京東零售子集團CEO徐雷:以變應變才是制勝關鍵
【環球網科技記者 王楠】資料統計,2018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8萬億元之多,比上年增長9.0%。進入2019年,雖然經濟發展過程中長期積累的矛盾和風險進一步凸顯,消費市場承壓較大,但我國擁有近14億人口的大市場,其中不僅有4億中等收入人群,還有更為廣泛的低線城市人群正在成為推動消費升級的重要群體,可謂消費市場潛力大、韌性強、成長性好。
當下,目標使用者能否全覆蓋亦是眾多品牌商的痛點。
“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服務好消費者需求變化,建立涵蓋產品研發、供應鏈管理、銷售觸達等環節的敏捷服務體系,是電商企業和產品供應商及服務商共同要面對的挑戰。”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院長李鳴濤在2月26日以“聚勢·領航”為主題的京東零售子集團3C電子及消費品零售事業群消費品事業部合作伙伴大會上指出。
面對新的環境,京東商城在今年年初升級為京東零售子集團。
京東零售子集團CEO徐雷指出,京東商城升級為京東零售子集團,主動求變,在商業模式、生意鏈條和目標使用者三個方面重新進行戰略定位和設計,並在組織和運營層面與戰略進行匹配,從而實現各項業務的有質量增長。
京東零售子集團CEO徐雷
2018年,當國際國內環境發生深刻變化時,尤其是在網際網路行業、零售行業,增量問題與存量問題並存,面臨諸多挑戰。然而,在某種程度上說,行業發展感覺到壓力,也正是發展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過程中必然出現的現象。因此,發展的動態過程中,“以變應變”才是最好的制勝關鍵。
徐雷的觀點,正是在發展和增長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解決之道。
“在京東商城創立之初,打造線上一站式綜合購物平臺,曾是滿足消費者需求最佳模式。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購物行為可以發生在任何地方,這是京東零售子集團向全零售形態轉變的最重要原因。” 徐雷認為這標誌著京東零售子集團在商業模式上將迎來巨大變化:從開放式貨架向全零售形態轉變。全零售形態則意味著消費者可以在任何一個場景下形成交易——電商平臺、社交媒體、線下店、社群中心、智慧硬體等。對於京東而言,在滿足多種場景和業態下的每一個需求的同時,可在不同場景間形成協同效應,增加使用者黏性,從而創造更大的價值。
徐雷表示,場景與場景之間在空間和時間上的間隔正在被打破,商品也將涵蓋物品、以及服務等多種形態。消費者購買的不僅僅是商品本身,還包括服務以及對平臺、對品牌的信任。這使得京東零售子集團在生意鏈條方面從“商品”向“商品+服務”轉變。
在商品維度之外,服務是滿足消費需求、衡量企業競爭能力的重要體現。在 “商品+服務”兩個維度上為消費者創造價值,是京東零售子集團生意鏈條變化的初衷,也是京東零售子集團打造下一階段“護城河”的關鍵。
當提到目標使用者時,徐雷指出:目前有超過3億多使用者在使用京東商城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作為綜合性零售平臺,無論是企業使用者、家庭使用者、男性使用者,女性使用者、高線城市人群還是低線城市人群,都要覆蓋。
徐雷所描述的商業模式、生意鏈條、目標使用者的三大變化,將精準定位在新環境下京東零售子集團的新使命,這樣的變化,或將成為零售行業解決發展和增長問題的參考範本。
中華商業資訊中心主任王耀認為:“京東提出精準對話消費者,意義重大,面對隨時變化的消費者可能出現的各種需求,實現了精準對標。我相信,這一措施的實施,將會極大地提高消費者的上線熱情,同時也會激發品牌商不斷開發新產品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