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大資料推送,要麼將人推向娛樂圈,要麼將人推進死衚衕
大資料時代,根據使用者的特徵,進行精準推送,提高資訊的傳播效率,算是當今社會的一大進步,可是隨著大資料的廣泛運用,360°無死角的推送,已經將我們的視野推向一個又一個犄角旮旯,逐漸習慣坐井觀天。
1.推送推什麼?根據我的觀察,無非兩個方面,要麼推流量,要麼推喜好。

花州手繪
流量是什麼?在這樣一個浮躁,碎片化閱讀成風的時代,除了娛樂圈,誰還能成為流量擔當?所以,哪怕因患有重度臉盲症而不關心娛樂圈的我,瀏覽首頁也不會錯過張三、李四、王二麻子等各路明星戀愛、結婚、生孩子、家暴、離婚以及穿不穿秋褲的新聞推送。真的很想吼:他們放屁、咬牙、吧嗒嘴關我什麼事?可惜大資料演算法聽不見我的怒吼。
喜好依據什麼?若是專業人員的講解,怕是會講出一套套關於精準推送的複雜演算法,讓外行人的我們雲裡霧裡,除了敬佩他們專業技術的高深,就剩下一臉懵圈。但根據個人體驗,其實很簡單,就是你點了啥,下次還讓你看啥,迴圈往復,把你逼成這個領域的“專家”,到死方休。若你想看看其他領域的內容,等等,讓大資料推算一下:對不起,你不具有該領域的推送資格!
2.既然不滿意大資料推送,那可以人為選擇啊,可是很多時候,我們在人工智慧的馴化下,已經僵化到不會選擇了。

花州手繪
作為技術白,我們想說,根本不知道如何切換。
當然想搞清楚怎麼換推送的內容並不困難,那麼多搜尋引擎,網上搜搜,肯定能找到方法,可是,我們就是不想找啊,這種費時費力的事情,不是想躺在安樂窩裡的我們想做的啊!那麼多複雜神奇的演算法,不是應該給我們提供無窮的便利嗎?可以讓我們躺在被窩裡,動動手指,甚至動動嘴就可以自由切換想看的東西嗎?
好吧,說句實話,技術白的我們,其他方面也挺白的,上網是為了讓紛繁的資訊填滿我們的空白,可是大資料將我們推向了初始點選的方向,沒有一絲開闊和進步。
作為閒逛者,我們想說我們不知道想看啥。
“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
當今社會,房貸、車貸、老人、孩子,壓力無處不在,偶爾逍遙半日,真的頭腦空空,只想在網上閒逛一下,吸收點資訊,補充下能量,放鬆會兒身心。可翻來覆去推送的資訊都是同一類,讓人有一種窒息感,哪怕手指不停的滑動下翻,也滑不出新鮮的花樣,永遠溺死在同一領域。
本指望“僧話”滌盪心靈,卻讓大資料的喋喋不休扼住耳鼻。
3.長期被動接受推送後,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會如何?
作為庸庸碌碌的普通人,每日疲於奔命應付生活,本就沒有什麼廣泛閱讀、深度思考的時間和精力,若長期閱覽同類文章,那將會使你的思維禁錮,眼界狹隘。尤其是,現在的大多網路文章,只有標題聳動,內容卻膚淺的不值一提,甚至很多語句都不通,完全不知所云。而更有甚者,內容偏激,夜郎自大,把本就隨波逐流的我們,一步步推向負面思想氾濫的危險禁地邊緣。
作為普通人,我們無法將“專業領域”培養成參天大樹,庇廕四方。我們只想追求內心的平衡與安寧,在紛繁的資料深林裡,我們充滿渴望卻又慌不擇食,我們依賴且信任大資料的力量,卻不知不覺間被推送成只食一味,營養失調的人。
4.真正的人工智慧,離我們還很遙遠。

花州手繪
秩序的建立,需要一次次打破,思維的進步,需要一次次碰撞。單一的供給,只會讓人渾渾噩噩,變成沒有想法的傻子。可是,大資料不分析這個,推送也不懂這個!
更可怕的,是機器無法辨別文章的質量。如果真的是對特定領域感興趣,我們也不反對在同一方向上深耕細作,但是演算法只會抓關鍵詞,計算文章長度,卻無法測量文字的內涵和深度。速食文的泛濫,一次次拉低我們的認知水平,讓我們越來越low。
真正好的推送,是直擊使用者的內心,豐富我們的思想,幫我們做更好的人。要達到這樣的效果,需要的是深度分析,而不是簡簡單單幾個關鍵詞的檢索。所以,真正的人工智慧,離我們還很遙遠!
5.最後,我想說,大資料推送,請給我留一點自由選擇的空間!
我知道,以我們現在的科技水平,大資料分析和推送,已經是時代給我們的最好禮物了,我不苛求也不指責。只想說,我期待你未來的完善和進步,但當你還不完美的時候,請給我們的網路生活留點白,不要把購物、閱讀等方方面面都填滿。
請創造一個模糊或者隨機的領域,讓我們的思想可以在那裡自由的飛一會兒,否則,就真的是要麼娛樂至死,要麼狹隘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