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回購+勒緊褲腰帶,中國遊戲廠商能否扛過寒冬第一波衝擊
過去幾個月對遊戲產業來說,不啻於一個漫長的寒武紀:版號凍結、收入下滑,成本攀升,加上突如其來的全球性股災,都讓遊戲行業猝不及防,從大廠商到小開發者,不同程度體會到了死亡的味道。
有人觀察,自8月份ChinaJoy之後,行業品宣基本進入啞火模式:相比於上半年絡繹不絕的大型遊戲交易會、論壇、文創主題活動,9月份以來除了零碎的專案上線,全行業鮮有真正的焦點營銷事件。
其原因也很簡單,近兩個月期間,進入市場的新遊戲被砍掉6成,對於一個內容為王的產業來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漫長的寒武紀之後,春天似乎就要來臨,據Gamelook等媒體透露,中央級國家機關相關主管部門“三定”(定職責、定機構、定編制)、以及省級機構改革逐步完成。本月,據出版行業官媒《出版人》的報道,其已獲悉:“新聞出版署“三定”方案已於不久前獲批,共設定出版管理局、傳媒監管局、印刷發行局、反非法反違禁局、版權管理局和進出口管理局6個司局。
“(中國遊戲廠商)需要更冷靜地去理解,未來應該把資源放在哪裡,很多廠商過去做產品的時候其實是抱著賭博心態”,遊戲行業資深人士王薇對數娛夢工廠表示。
眼下,中國遊戲企業痛苦地期盼拐點到來,而自救成為其本能的反應。
自救1:走出去對衝國內市場風險
資料證明,加大布局海外,成為遊戲企業對衝國內風險最可靠的戰略。在前不久Facebook宣佈取消安卓平臺小遊戲30%分成後,小遊戲出海明顯出現加速。今年8月,ofollow,noindex">崑崙萬維 宣佈啟用獨立品牌GameArk,整合單獨拆分上市的Opera社交平臺上的流量,計劃用一年時間幫助100款輕遊戲產品開展全球聯運發行。
此外海外手遊的表現也繼續堅韌:9月相比國內出海手遊收入整體並未下降,即便未保持增長,也至少與8月持平。《荒野行動》、《王國紀元》等月流水收入繼續保持在3-4億左右。
網易成為近期出海的最大突破者,Sensor Tower和App Annie兩家的8月出海遊戲廠商收入排行榜顯示,《荒野行動》成為8月出海收入第一,網易一躍成為收入第一齣海廠商。此外,《終結者2:審判日》及其海外兄弟版本《Rules of Survival》表現也可圈可點。
對於早年致力於出海的廠商來說,海外收入的高佔比為對衝國內市場風險起到了關鍵作用。
崑崙萬維 上半年境外營收7.94億元,營收佔比44.92%,毛利率81.4%,增值服務收入,社交網路收入10.11億元,毛利率96.66%;天神娛樂 的境外營收4.18億元,佔比33.93%,毛利率54.46%。
遊族網路 2018年上半年遊族海外地區營收9.47億元,營收佔比為53.05%,毛利率45.03%。從國內轉向海外業務,再由遊戲轉向社交、營銷等利潤更高的領域,這是不少遊戲公司海外成長的清晰路徑。
而從地理空間劃分,美國遊戲市場將愈發成為出海的決勝關鍵,SensorTower近期一份美國地區Facebook廣告主排名顯示,前45位頂級投放中游戲廠商投放數量佔到了18位,中國遊戲廠商佔據了9位。
從過去幾個月的趨勢看,遊戲廠商出海已經從日韓拓展到最核心的海外市場美國,太平洋足夠大,能夠安放中國遊戲企業的野心和未來。
能說明美國市場有多誘人的,看看IGG的例子就夠了。憑藉《國王紀元》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42%,《國王紀元》宣稱擁有全球1.8億同服玩家,並已獲蘋果谷歌推薦48萬次以上。
自救2:史詩級回購繼續上演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在遊戲悲觀論蔓延到股市之際,幾乎所有國內二級市場廠商都開啟了大手筆的回購,以穩定投資人信心。截至目前,至少15家遊戲廠商出手回購流通股,已累計投入資金,其中有7家廠商回購資金已經破億元。
其中騰訊近期連續24個交易日回購公司股票,此前公司股價已經連續10個交易日下跌,打破該股史上最長連跌紀錄。剛剛完成收購的世紀華通 9月18日宣佈擬以不超過20億元回購公司股份,用於後期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員工持股計劃等,創下國內A股遊戲股最大回購金額。此前被股民質疑吝嗇收購的愷英網路 也開啟了買買買模式,10月10日宣佈以480萬元收購108萬股。愷英網路 在今年CJ期間即透露,今年接下來將展開不少於一個億的回購,目前僅僅完成了幾百萬。
回購行為在短期內避免了低迷的股價進一步跌入深淵,10月12日騰訊股價當日一度大漲8%,創2015年8月來最大單日漲幅,股價逼近290港元,市值一日急升2000億港元。
自救3:降低營銷成本,迴歸研發初心
削減成本,首先是削減買量成本。一年一度的金投賞期間遊戲廠商是當仁不讓的座上賓,但今年金投賞遊戲公司的聲量卻低調了許多,今年金投賞期間,廠商和營銷機構都更加關注玩家本身的體驗,包括網易遊戲、盛大遊戲 、17173等遊戲平臺在內的多家機構,都在圍繞超級玩家 和遊戲情感等展開探討,這樣的細節,也反映了。
雖然目前各家三季度財報尚未釋出,但有廠商內部人士透露,從專案組到事業部,目前公關品牌開銷已經明顯回落,遊戲專案投放一擲千金的土豪們開始“囊中羞澀”。
新浪遊戲平臺一位負責人對數娛夢工廠表示,遊戲廠商的投放總體看已出現滑落,平臺投放業務上已能感受到。而一位遊戲媒體廣告投放監測人士透露,9月中旬以來,遊戲廣告投放量級至少降低了50%以上。
紅杉資本 全球執行合夥人 沈南鵬曾高度評價中國遊戲產業未來的顛覆性力量,“在移動網際網路方向上面,接下來持續有機會的還是遊戲領域。這個領域無論是從中國過去的發展,從PC到WEB,到原來的Social到移動,每次的變革裡面都會發現一些新的公司冒出來,過去一些公司某個領域已經做得很強,但是每次的轉型過程中都會有新的機會出現,這裡面推陳出新的機會很多。”
國金證券 分析師裴培表示,遊戲廠商往往過於重視需求端的變化,而遊戲真正的變革往往來自於供給側。一個好的遊戲開發者,往往能夠帶來行業競爭格局的改變,這在過去幾十年遊戲產業中已是常見事實。
對遊戲開發和研發人才更加重視,也是在遊戲寒冬之下,一些大廠商展現出的姿態。包括盛大遊戲、網易遊戲、騰訊、完美世界 等公司近期均展開了大規模校園招聘。“寒冬對於中國遊戲長期發展來說,不是災難而是一個機遇。”中國市場未來的消費力依然是這些廠商堅守的最重要理由。AppAnnie10月15日釋出的2018Q3遊戲報告顯示,全球iOS和GooglePlay綜合下載量超過290億次,收入接近200億美元,同比增幅20%,增長主要受美國、中國和英國市場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