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驅動 技術如何讓廣告更美好
每日大量的廣告傳播為整個廣告監管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和挑戰。華治數聚作為相關企業,在阿里雲POLARDB的支援下,成功完成了從一個軟體提供商向資料服務商的轉型。本文浙江華治數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 張偉方,將為大家介紹華治數聚的整個轉型過程。
一、廣告行業資料化發展背景
十多年前,廣告亂象的社會情況尤為嚴重,華治數聚也將解決該問題作為自己的使命,提出了“技術讓廣告更精彩; 廣告讓生活更美好”的願景。大家知道,市場監督管理機關(工商行政管理)的職能是對主體的出生到死亡的全過程管理,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鏈條管理,以生命和財產為核心的多領域監管,廣告就屬於其管轄職能範疇。而中國有六千多家媒體,千萬級的APP和網站中的大量廣告,這為全國的廣告監督管理造成了極大的壓力。
政府行政執法的核心是從主體的資訊獲取、分析到傳遞。從資訊科技角度來看,就是要關注一整條資訊加工鏈。當前,利用網際網路、物聯網、雲端計算以及大資料等技術方式可以極大的降低監管成本。研究表明,資訊成本對法律實施有著極大的影響。這是由於,對物件的理解,對機關的解釋,以及不同主體的獲取等方面都會影響法律的執行。華治數聚由“第一方”轉變成了“第三方”,由原本的僅向政府提供軟體,轉變成了將採集、分析、傳遞過程一同完成的服務方,由此也極大的地提高了政府監管部門的治理效率。華治數聚在全國佈置了五百多個點,覆蓋了31個省份,涉及三千多個電視、電臺以及一千多個網站等。跨越了原來的業務困境,華治數聚完成了轉型,已經建成全國實時廣告資料庫中心。
利用阿里雲下一代雲資料庫POLARDB,華治數聚希望可以滿足擴容的需求和相容的需求。同時,由於採用的是租用的形式,使得資料庫成本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再加上阿里的團隊技術支援,使得華治數聚在一年的時間內很快地完成了轉型,從原來的IT模式轉變為了現在的DT模式。
二、華治數聚的技術變遷
在華治數聚所研發的軟體中,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可以極快的將播出的廣告進行切片。原本需要兩天時間才能完成的任務,現在在廣告播出的幾秒鐘之內就可以完成,實現了廣告的全自動監測,將這樣的新技術應用到政府治理當中也帶來了一種極好的使用者體驗。
在十多年前,叫模式識別演算法,來提取音訊視訊的特徵,再進行音訊採集、分離、錄入、稽核、線索、報告、稽核步驟中,實現了四個步驟的自動化。而藉助現在的雲技術,實現了整條處理過程的全部自動化,人工部分則實現了眾包化,從而極大地降低了成本。以一個電視臺為例,每年會生成三百多萬條的記錄,而以前的技術需要大量的人力才能完成監管。
通過十多年的堅持,以及大資料處理技術的進步,響應國家社會化治理號召,截止到2018年,華治數聚已經向全國的監管部門和電視電臺提供了大資料服務。至此,企業已經完成了從提供軟體到提供服務,再到提供大資料的三個階段轉型發展。對很多企業而言,不能進行跨越連續性的創新是他們失敗的根本原因。如果一個企業的主營業務依賴過重,團隊、思想、技術都在一條線上,往往是很難跨越鴻溝的。而阿里巴巴所提供的下一代雲資料庫POLARDB卻為很多企業進行的二次創業、創新提供了非常好的技術基礎。
對於滴滴打車、摩拜和OFO這樣的共享單車以及美團等很多企業來說,技術進步推動了需求的變化和供給結構的變化。同時,政府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而管理模式的變化也會推動整個行業的變化,最終使得我們進入了2B的模式,為很多大企業提供了服務,比如茅臺等,可以幫助他們瞭解營銷環境,也為企業自身帶來了新的想象空間和走向國際化過程中的新思考。
三、應用實踐
從“網際網路+”的本質上說,需要做到線上化,資料化和交付化。原本一個省需要三百個幹部對廣告進行監管的工作,而現在通過華治數聚服務,只需要少數幾個人輔助就可以完成,極大的改革了整個生態,完全重構了監管和服務的價值,實現了結構和能力的變遷。在實際應用中,華治數聚在全國佈署了採集點,將資料採集到阿里雲的伺服器中的POLARDB資料庫,從而完成整個監管治理流程。通過阿里雲的技術支援滿足了企業對現在和將來的需求,降低了成本,實現了高可用性和自適應能力,也為企業提供了極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