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塑出新IP,京萬紅秀出“靠譜”態度和“網際網路“氣質
從洗腦廣告語到隱性植入,硬廣紅利逐漸沉寂,數字營銷紅利正迎來井噴。經歷了紙媒、電視、樓宇和影視劇的廣告植入,營銷的藥企費盡心思,消費者卻也只是一笑而過。
如今,媒體變了,使用者變了,品牌也變了。“網際網路+”時代,營銷方式層出不窮,注意力稀缺的網民卻是健忘的,究竟什麼樣的營銷才能吸引消費者,藥企一度陷入困局。尤其是老字號藥企,一路走來,舉步維艱。在藥品新零售井噴前夜,解決創新難題、加速全面佈局、搶佔消費者心智,是破局之道。
走心的醫藥營銷之所以能佔據消費者心智,一方面是因為藥企具備人文關懷;另一方面是因為營銷富有傳播內涵。在處方外流、藥店分級背景下,零售連鎖藥店和B2C醫藥電商迎來大發展,但目前的OTC渠道欠缺品種資源與能力去承接外流的處方,藥品銷量更大程度地受到患者的選擇權和依從性的影響。
因此,藥企嘗試新的營銷模式,從品牌、產品等多個角度出發,力圖開啟患者教育新通道。即使在紅海市場,也要做好患者教育,只有真正站在患者立場,才會得到患者的信任,繼而形成口碑效應。
迴歸藥企本質,培養“靠譜”品質、修煉”網際網路“氣質
藥企的本質是對患者的關注。現在,有的藥企做起了科普教育和義診講座,有的藥企選擇用“網際網路”關注患者。為了讓“患者教育”更貼近消費者,中新藥業選擇雙管齊下,打響“紅動中國”營銷實戰,摸索出突圍奇招:
1、產品思維打造“差異化”藥品
全世界風靡的“戴森捲髮棒”成功捲到了錢,這無非靠了兩方面:品質和營銷。做好品質,能避免遭遇滑鐵盧;做好營銷,能在同一品類中脫穎而出,成為明星產品。
對藥企而言,藥品質量是生命線。京萬紅軟膏早在研製階段,便應用於越戰,因療效顯著,傷員傷口快速癒合,使戰士們免受很多外傷之苦。京萬紅軟膏列為國家戰備藥品,“京萬紅”三字取“亞非拉萬眾心向北京、祖國山河一片紅”之意,實至名歸。
2、使用者思維玩轉“貼心”營銷
時代在變,年輕消費者的痛點和嗨點總是相似的。只有沉下心洞悉消費者的需求,做到有用和有趣,才能對了消費者胃口。
作為京萬紅軟膏的銷售企業,中新藥業從使用者思維出發,做起了“患者教育”。與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燒燙傷關愛公益基金髮起“京萬紅關愛兒童 遠離燙傷”公益專案,在全國範圍內展開燒燙傷科普教育,創新“預防式”關愛理念,京萬紅軟膏此次營銷走心更暖心,帶來好口碑,此舉填補了中國兒童預防燒燙傷科普系統化教育的空白。
3、平臺思維蓄能“全方位”發展
隨著“95後”“00後”越來越成為消費的主力軍,頂著“產品老、形象老、營銷老”三座大山的老字號——京萬紅軟膏,主動擁抱網際網路。探索“網際網路+醫療”新型商業模式,與多平臺深度聯姻,修煉”網際網路“氣質。
從市場現狀來看,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發展為藥品新零售提供了天然的沃土,合理進行渠道佈局,可以形成完整的消費閉環。在銷售渠道上,繼叮噹快藥之後,京萬紅軟膏搭車阿里健康,拓寬銷售平臺,消費者可以享受O2O送藥即時達服務以及24小時線上支援,患者的消費體驗得以提升;另外,在營銷渠道上,發力“雙微一抖”,憑藉有用又有趣的內容吊起年輕消費者的胃口,展開多樣營銷。
培養消費新勢力!“紅動中國”圓夢”健康中國“
品牌年輕化浪潮下,改變消費者的認知和體驗是聰明的做法,吸引眼球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在市場叫好又叫賣。如果從銷售目的來做患者教育,難免會影響消費者對藥品的信任度。做患教的藥企雖然得不到短期的商業回報,但是,只要聲量大了,口碑好了,業績自然能搭上順風車。
今年,京萬紅踐行“患者教育”,走進 50 所鄉村學校,開展“遠離燙燙小怪獸兒童課堂”,並在北京開展“遠離燙燙小怪獸兒童安全體驗空間”親子活動。以專業授課、模擬場景體驗的方式,向兒童家庭普及“預防燒燙傷與急救科普知識,推廣預防燒燙傷警示識別系統的家庭應用。”
在延續“紅動中國”主題上,中新藥業推陳出新。去年,“紅動中國”在世貿天階面向所有消費者喊出“健康”宣言,亮出治癒燒燙傷的經典國貨“京萬紅軟膏”,一度走上年輕化路線。今年,“紅動中國”走向全國50所小學,開展預防兒童燒燙傷教育工程,培養消費新勢力,圓夢“健康中國”。在明年的“紅動中國”活動中,京萬紅軟膏又將以什麼形式圈粉、鑄就品牌成長呢?我反正很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