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上線個人快遞業務:短期不可高估,長期不可低估
文:羅超,陶程亦有貢獻。
10月18日,京東物流CEO王振輝透露, 京東將正式上線個人快遞業務,即日起將在北京、上海和廣州全面開放該服務。

京東個人快遞業務預計明年將會推廣到30-50個核心城市,再根據情況向全國進行推廣。
目前京東個人快遞服務可以通過三種方式獲取,只要開啟“京東”APP、“京東快遞”微信小程式或者“京東快遞”微信公眾號就可以預約配送員上門取件,最快一小時取件。在價格方面,京東個人快遞的價格略低於順豐,但是高於“通達系”。
過去一年,京東物流佈局加速。 今年9月,京東物流正式開始在部分割槽域試運營個人快遞的業務。而今年年初,京東快遞就開始為B端客戶提供商務件服務。
短期不會改變市場格局
京東物流服務範圍從B端面向C端,意味著其與曾經合作的第三方快遞物流企業的關係由合作轉變為競爭。

不過,羅超頻道(微信ID:luochaotmt)認為短期內對市場格局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主要原因在於:
京東在C端快遞市場的積累不多。 京東物流此前主要面向商家,本質上屬於B2C的倉配型物流。京東購物配送體驗好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京東建設大量的倉庫,貼近消費者;另一個則是有超過10萬快遞員,在智慧排程下高效運轉。然而,個人快遞業務和B2C配送模式不同,C端快遞更多是點對點的運營,對倉儲要求相對低,對收貨、轉運、分揀和配送等各個環節的高效銜接和排程要求更高,點對點的運輸京東物流積累相對不多。
京東物流處於虧損狀態有成本負擔。 作為一個新玩家,要在競爭激烈的個人快遞市場分走一杯羹,一定要有大舉投入,比如補貼甚至免費體驗等玩法。然而京東今年第二季度的財報中顯示,京東物流等新業務的虧損達到24.2億元,同比擴大了6倍,而在2017年上半年的虧損額僅為3.8億元。這意味著京東不會有大規模的燒錢式投入,而是謹慎擴張。
當然,京東物流的優勢也很明顯:良好的使用者口碑。長期以來,相比於其他電商平臺,京東的物流體驗一直被使用者稱好。 此外,京東的快遞員工幾乎全部都是內部員工,一方面保證了配送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提升了服務體驗,說得更直白點:態度好。
京東與順豐成為直接對手
京東推出個人快遞業務,順豐受到的影響最大。 京東宣佈正式上線個人快遞業務後,順豐控股股價下跌一度達到3%。不管是價格還是服務,京東快遞都和順豐極其相似,都是面向高階人群的服務敏感型快遞需求,不過順豐生態缺少像京東這樣的電商平臺。

對順豐來說,它早就意識到了業務生態的重要性,不甘於只做一個傳輸物品的公司。近年來順豐一直在圍繞快遞業務拓展周邊業務,包括了電商,零售和打車等多個領域。
早在2012年5月,順豐就推出了生鮮電商平臺順豐優選。2014年,順豐入局零售業,在全國開設3000+家“順豐家”便利店。然而,擴充套件並不順利,包括“順豐優選”和“順豐家”在內的順豐商業從2012年開始的三年時間虧損總額達到了16億元,只能通過關閉門店和裁員等方式減少虧損。

2015年順豐推出一個專注電子產品售後服務的品牌-豐修,投入也不少,在國內二十多個城市建立了8個維修中心。不過,這個領域是比較“冷門”的,蛋糕不夠大。
順豐在快遞外的探索不斷,然而不順利。順豐積極轉型的背後折射出快遞物流行業競爭之激烈,以及盈利想象空間有限的事實。
目前,國內物流行業從模式上來說大致可以分為菜鳥物流、京東物流和順豐物流三種模式。
菜鳥物流的模式是做平臺,將自身資料與物流合作伙伴的資訊系統高度整合。菜鳥核心目的不是要賺錢,而是要彌補阿里生態物流短板——事實證明它做到了。菜鳥不缺資金,2017年阿里巴巴宣佈斥資53億增持菜鳥物流股份至51%,菜鳥當時的估值達到了203億美元。當然,雖然第一目的不是盈利,事實上菜鳥卻有很強的商業化潛力,它沒有快遞員,卻可以通過快遞保險、物流智慧平臺甚至物流車等業務模式牟利,利潤率將遠遠超過快遞本身。

順豐則是從快遞業務起家,一開始的定位就是中高階市場,自營投入運輸網路的建設。由於順豐的服務既優質又高效,從而從一眾快遞公司中脫穎而出,成為快遞業市值最高的龍頭企業。與之類似的還有通達系,定位中低端市場,與順豐模式一樣,都是靠運輸本身賺錢。
京東物流對標亞馬遜,形成商戶端到使用者端的物流網路,進而強化使用者的購物體驗,實現業界領先的物流體驗,不只是最快,也最安全,最省心。事實上,物流也可以直接優化售後等環節的體驗,比如京東物流提供上門收貨服務來提高售後體驗。不過京東比亞馬遜都走了一步,就是開放。
京東通過將物流網路標準化,提供給第三方以服務的方式使用,一方面,讓多餘的物流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形成強勁的變現能力。今年2月,京東物流完成新一輪25億美元融資,估值接近135億美元。
相比於菜鳥和順豐,京東物流最大的優勢在於倉配一體化帶來的體驗和效率,不過劣勢也十分明顯,京東物流的員工數已經有14萬以上,並且王振輝預計到2018年底會達到19萬人。而且跟很多快遞公司不同,京東物流員工全部都是自營,且足額繳納五險一金,京東也注重快遞員工的勞動保障和福利待遇,這都需要非常高昂的成本投入。
物流開放長期不可低估
在今年4月舉辦的博鱉亞洲論壇上,京東物流CEO王振輝談到無界零售正在到來,而“無界物流”也會隨之而至,其正 根據去年提出的“3S”理論-短鏈、智慧和共生來對“無界物流”進行戰略佈局。

“短鏈”的核心就是縮短冗長的鏈條,減少搬運次數,把商品放在離消費者最近的地方,從而實現快速送達。基於京東的大資料分析,將商品前置到離消費者最近的地方。這一點可以讓京東電商的購物體驗更好。
如果要做社會化物流服務,就意味著京東要讓第三方物品距離目的地更近,這需要智慧的排程系統和開放的生態系統。
“智慧”就是基於資料實現供應鏈的最優配置和精準排程。首先要在操作層面實現逐步實現無人化,而在大資料運營層面,需要實現倉運配全鏈路的智慧化。
“共生”則主要在於供應鏈體系的融合開放,從供應鏈和價值的角度全域性規劃物流企業和品牌商之間的分工和協同化發展。

此次京東進一步開放個人快遞業務,正是基於“3S”理論做出的戰略 。 羅超頻道(微信ID:luochaotmt)認為,京東此次全面開放物流的戰略的機遇在於:
共享京東物流鏈。 京東開放前主要提供B2C電商倉配一體化服務,開放之後,成為了綜合供應鏈服務商。個人快遞業務同樣可以和之前的業務實現物流鏈的協同和共享,幫助京東物流減少邊際成本,比如倉庫、運輸工具、排程系統、分揀系統、配送員,都可共享。
加速盈利期到來。 京東一直處於虧損狀態,鑑於電商有很高的透明度,憑藉著價格差盈利幾乎沒有可能。京東只能依託服務賺錢,比如京東Plus會員服務(已突破千萬會員),京東金融服務。京東物流服務開放個人快遞業務也可以形成直接現金流。
與京東大生態協同。 目前,京東的PLUS會員對個人快遞業務有很多優惠,未來個人快遞體系還將會和京豆、積分等打通。京東也可以將電商物流與個人快遞協同,比如快遞員到小區送貨,可以順便實現取件,進而節省人力、節約時間和降低成本。
吸引資本提高估值。 雖然京東花在物流上的成本已經非常高,但是從資本方來看,京東物流社會化將進一步獲得資本的認可,進而獲得更多融資,進一步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