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巨頭何以崛起? 後廠村數萬碼農拼盡全力

百度大廈/圖片來源於網路
晚上11點後廠村仍舊燈火通明,被同事笑稱“拼命十三郎”的90後小禮快速寫完當天日報,騎上一輛摩拜終於趕上了去回龍觀的末班地鐵。此時的13號線里人已沒有上下班高峰期那樣“嚇人”,他找到一個靠近車門的位置坐下。
對面兩個也是跑著上地鐵的後廠村碼農,眼鏡+格子衫的裝扮像是廠裡的RD哥,他們正在為iPhone XS雙卡雙待究竟是火爆還是衰落爭吵不休,手機上百度APP熟悉的閱讀介面讓小A倍感親切,這正是他這幾夜連軸轉的“罪魁禍首”。
後廠村幾乎囊括了網際網路公司半壁江山,百度、新浪、網易、滴滴等巨頭落座於此,就算總部不在這裡最少也會設立個“分舵”。百度恰是最早在這落戶的巨頭之一,尤其這兩年,內容生態、AI等新業務已成為推動百度股價上揚的新引擎。
資訊流行業的跌宕起伏
2016年百家號剛推出時,大家並不怎麼看好“後廠村”這個後起的新貴。雖然有手機百度App(現已更名為百度App)、百度搜索以及百度體系的其他資訊流渠道作為流量支撐。可當時內容生態賽道上競爭異常激烈。彼時,已經深耕行業多年的今日頭條、搜狐新聞客戶端都宣佈邁進了億使用者級俱樂部。
不止前有大山,還後有來者。
就在百家號內測前不久,阿里剛在北京召開了“UC訂閱號“戰略釋出會,現在已改名為大魚號。同一時期,騰訊公司也在杭州舉行“企鵝號”暨騰訊移動產品矩陣釋出會。加之早就出現的頭條號、一點號、搜狐號等,整個2016年內容平臺戰場人滿為患。
同年,UC訂閱號啟動“W+”量子計劃,計劃投入10億元來補貼內容,企鵝號也上線全年共計2億元的補貼的芒種計劃,加上頭條號、一點號的補貼動作。彼時的百家號上線不久,雖然有幾億使用者的手機百度App支援,可一切都要從0開始。
雖然這樣,在其他平臺瘋狂的撒錢招納作者的時候,百家號在稽核作者方面依舊非常嚴格,一開始是邀請制,後來的入駐門檻也非常高,百家號的百科詞條顯示,2016年6月啟動並正式內測,四個月時間註冊使用者就超過十萬,可最終通過的賬戶只佔其中的五分之一。
這或許和百度文化有關,十幾年的中文搜尋積累,還有百科、知道、貼吧等內容產品的經驗。
就在年初,IF2018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上李彥巨集透露,使用者越多,機器也會越理解你,演算法分發也會越準確,提供的內容質量也會越來越高。在公開場合,這已不是李彥巨集第一次強調內容的質量。
今年5月,百家號宣佈平臺上作者數量超過120萬,資訊流月活數已達6億。

百家號阮瑜公佈百家號作者突破120萬現場圖
回首內容大戰這幾年,很難事後諸葛亮地評價各大平臺的策略,畢竟相比高門檻,低門檻的內容運營策略更容易聚集人氣。可在內容市場無數個大事件後,似乎一切都向著有利大平臺的方向發展。
巨頭如何奪得一杯羹
據QuestMobile釋出的中國移動網際網路2018半年度報告顯示,人均單日App使用時長已經接近5小時,綜合資訊類App佔用的使用者時長排到第四位置,全國網民每天都拿出8%的時間用來閱讀。
經過幾年發展,進入2018年內容生態正迎來非常大的變革。在內容形態上不僅細分出了文章、圖片、視訊、直播、VR等多種內容形態;還有千人千面的AI推薦和持續的高品質內容的運作,正讓內容脫離最早的純消遣的地位。作為一個網際網路從業者可以明顯感到,資訊流正在一點一滴的影響著這個世界資訊獲取的方式。
將時間回撥到幾年前,內容平臺從出現之初,就面臨著“標題黨”、“資訊繭房”、“低俗內容”等特性。
在內容生態競爭進入白熱化後。一些內容平臺逐漸迷失,不但放寬鬆作者註冊的門檻,大量垃圾文、抄襲文和博眼球文章橫行。一些意志力不堅強的使用者也沉迷在“消遣”之中,三俗問題帶來全社會的指責。
這種情況也很快引起監管的重視,從去年末到今年初幾次“雷霆行動”,今日頭條下架、內涵段子被關停、暴走漫畫被關閉等等,一系列行動作迅速的扼制了行業亂象。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用軟色情、標題黨、三俗文章吸引眼球的年代,百家號的精品戰略還是很大膽的。在此策略下,百度內容生態獲得了迅猛發展。就在今年,百家號就分別與新華社、人民日報兩大央媒達成戰略合作,完善自身內容生態佈局。
雞年春節新春內部演講李彥巨集再一次重提:百度從本質上來講,最核心的東西還是在做內容的分發。
這2年來,在曾經的內容平臺“明星”們走下坡路的時候,百家號稽核嚴格的劣勢成為優勢。在百度第二季財報顯示,百度App 平均日活使用者達到1.48億,也就說每天將近1.5億手機使用者通過百度App上獲取資訊、看視訊和圖片及直播。
這一時刻,百度內容帝國已經成形。
中國的發展在碾壓式地超國外
鋼鐵水泥鑄成的城市裡,只有拿起手機的片刻才真正屬於自己。內容平臺作為承載資訊和人連線的重要紐帶,不只是一場生意,它可以影響每個人,影響這個世界。
實際上,在全球內容拉鋸戰中,中國內容行業的發展顯然已經碾壓式超國外。首先看國內,近年來,百度、UC、騰訊、今日頭條在內容方面都進行了創新嘗試並迅速躋身內容行業第一梯隊。以百度旗下的百家號舉例,百家號依託於百度AI優勢,推出基於人工智慧的輔助寫作平臺“創作大腦”,輔助平臺上的作者更高效、更高品質的進行創作。同時,針對優質內容創作者,百家號還相繼推出了“百萬年薪”扶持計劃、“百+新城市計劃”等舉措,多維度為百度內容生態加碼。據悉,目前百家號平臺活躍著各個領域的KOL、將近300多個MCN夥伴。做到行業第一階梯對於百家號來說或許只是實現了階段目標,按照李彥巨集的構想這一切僅僅是個開始。
相比之下,曾經是國內網際網路公司學習物件的美國,至今也沒有誕生一家拿得出手的移動內容平臺,而且大部分美國人依賴社交媒體平臺獲取新聞資訊,來自皮尤研究中心的資料顯示,2014年64%的美國成年人使用Facebook,約30%的人用其瀏覽資訊。到2017年末,使用率僅上升至66%,但在Facebook上獲取資訊的人的比例增長到了45%。
在後廠村這個網際網路小宇宙裡,百度和其中的人與事正是網際網路行業中一個縮影,在浩浩蕩蕩的資訊流大戰中,百家號的逆襲是一個時代的幸運。
說到這裡,也給大家推薦一個架構交流學習群:828545509,裡面會分享一些資深架構師錄製的視訊錄影:有Spring,MyBatis,Netty原始碼分析
,高併發、高效能、分散式、微服務架構的原理,JVM效能優化這些成為架構師必備的知識體系。還能領取免費的學習資源,相信對於已經工作
和遇到技術瓶頸的碼友,在這個群裡會有你需要的內容。
點選連結加入群聊【Java高階架構師學習群】:https://jq.qq.com/?_wv=1027&k=5T2k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