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潮洶湧,VMware前路依然難測
在人們高談Salesforce、亞馬遜等新興雲端計算廠商取得的成就時,以VMware、HPE和Cisco為代表的老牌廠商也在進行著自己的轉型和變化,而且還取得一定的進展。以VMware為例,虛擬機器巨頭公佈了第二財季報告所示,它第二財季收入同比增長13%,達到了21.7億美元,而且該公司收入和每股收益均超出預期。
除此之外,這些老牌供應商還在雲系統管理這個較為新興的市場中有所突破。如分析公司 IDC 根據 2017 年度收入,將 VMware 評為全球雲系統管理市場份額的領導者。不過,IDC的最新資料並不意味著VMware在這個年輕的市場上有不可逾越的領先優勢。
據IDC的資料所示,截止到2017年底,VMware獲得了22%的市場份額,約合9.07億美元,這是因為該公司成功地讓企業使用其vCloud套件和vSphere運營管理服務以構建私有云。IDC報告的作者之一、分析師Stephen Elliot於本週表示:“在過去幾年裡,他們(VMware)確實磨練出走向市場的銷售策略。”
然而,VMware的地位並沒有反映出它與另一家老牌供應商Cisco競爭的進展,後者為企業提供了將公有云工作負載與資料中心中執行的應用程式對接起來的工具。但許多與供應商提供公有云連線相關的產品都過於全新化,IDC的對此並沒有進行更多研究。
IDC表示,Cisco在雲系統管理市場約6%的份額,部分原因在於該公司將在2017年初完成AppDynamics的收購。AppDynamics提供的應用程式效能管理軟體在維護雲端軟體方面變得愈發重要。
IDC還預計,Cisco和VMware將繼續在系統管理市場保持領先地位,因為企業將大幅增加使用公有云來執行業務應用程式。該研究公司預計,從現在到2021年,全球公有云服務支出將以每年22%的速度保持增長,到2021年將達到2770億美元。
Cisco、VMware面臨著強大的競爭對手
IDC認為,其他廠商將與Cisco和VMware展開激烈地競爭。例如,微軟在2017年的研究中就以14%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它的成功歸功於應用SaaS操作管理套件(OMS)和微軟Azure雲管理服務的企業數量。其中OMS支援本地IT系統、Azure和AWS公有云。
Elliot表示,作為軟體供應商和三大公有云服務供應商之一,微軟在市場上的影響力將會持續增加。而且微軟、AWS和谷歌這三大供應商在其平臺上構建的管理工具將影響雲系統管理產品的未來發展。
使用雲供應商的系統管理工具可能意味著企業在第三方軟體上花費更少。然而,節省下來的錢會帶來一個難題。
“需要注意的是,你必須使用他們的平臺來獲得它,”Elliot說道。
IDC的資料顯示,去年雲系統管理市場的總規模增長了18%,達到42億美元。IBM以9%的股份排名第三,隨後是BMC、Cisco、New Relic和HPE。除前七名以外的供應商佔據了35%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