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蜂窩又遇公關危機,它的2018年居然是這樣過的.....
10月20日,一篇《獨家|估值175億的馬蜂窩 竟是一座殭屍和水軍構成的鬼城?》刷爆網際網路。
文章中列舉了各種“實錘”,直指馬蜂窩2100萬條點評中,有1800萬條都是從其他網站抄襲過來,佔到馬蜂窩官網聲稱總點評數的85%。
隨後,該公眾號又釋出了一篇文章,表示馬蜂窩開始毀滅證據了,提到的賬號全部都搜不到了。
今天上午7:49,馬蜂窩官微釋出宣告,稱資料造假指控為:“言論歪曲事實,為有組織攻擊行為,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
不少網友表示,馬蜂窩的公關回應就是典型的否認三連“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甚至,讓爆料者捷足先登又釋出一篇文章,讓馬蜂窩完全陷入被動。
雖然不知道此次事件最終會如何發展,但榜妹想說,其實馬蜂窩這一年來都在不停地“犯錯”,在各類新聞中狂刷存在感,過得十分坎坷……
2月6日,原“螞蜂窩旅行網”正式更名為“馬蜂窩旅遊網”,並表示,“為你而變,即將開啟新一輪品牌換新”。網站、App、微信、微博等一系列產品名稱及官方帳號,都將陸續更名。
宣告中還有一句讓人莫名心酸的話,“相信快遞小哥和計程車師傅再也不會叫錯我們的名字,我們也不用再糾正大家誤寫的錯別字了。”
這一舉動,大部分網友都表示不理解:
知乎網友Gideon吳表示:“這是選擇了向市場妥協。”馬蜂窩是一個固有詞彙,避免了分歧,也更容易傳播和搜尋;將旅行改為旅遊,則是加大了受眾面。
不過,一直到昨天晚上還有位榜妹在群裡問,“所以其實是螞蜂窩嗎?”
(孩子醒醒!)
今年6月,在世界盃賽事報道鋪天蓋地時,世界盃廣告也被罵上了熱搜,其中首當其衝的品牌便是馬蜂窩。
一名扮演唐僧的演員不斷打斷黃軒的話,追問著“為什麼要先上馬蜂窩”?
15秒的廣告中前10秒都是“為什麼”“為什麼”,在黃軒向他展示了手機App內容後,唐僧大做恍然大悟狀,叫著“哦哦哦”,片尾的“嗡嗡嗡”也被網友的重度吐槽。
沒幾天,不知道是不是迫於輿論的壓力,馬蜂窩換上了新廣告,“馬蜂窩廣告去旅遊了,明天回來。”
就在網友們喜大普奔的時候,馬蜂窩魔性廣告又回來了,還是同樣的配方、同樣的味道、重複的表達,只是唐僧不見了。
對此,營銷圈各種猜測,甚至還有網友爆料。
這些馬蜂窩都沒有做出迴應,雖然廣告成為了世界盃中的一大談資,但對網友的傷害卻遲遲不能消減……
唯一反轉的一次公關危機,就是馬蜂窩賠了8萬讓一個使用者從俄羅斯打車去希臘。
起因是因為@二村不停在微博上炮轟馬蜂窩,他訂的俄羅斯海參崴的酒店被訂到了希臘,和客服協商多次後得出的解決方案是,解決方案是報銷從俄羅斯到希臘的打車費。
俄羅斯海參崴到希臘有多遠呢?打車6天,步行95天。
馬蜂窩這波搞笑操作讓不少網友笑到頭掉,留下了羨慕的淚水,“現在下訂單還來得及嗎”?
果真任何出乎人意料的新聞都可以成為營銷事件。馬蜂窩8萬車費賠償絕對超值,甚至在各大媒體曝光之下,已經達到了千萬級的傳播量。
原本訂錯酒店、客服不能及時處理,都會帶來極其負面的傳播,而這次馬蜂窩公關的騷操作,讓這次事件成為了一個搞笑段子,真是因吹斯聽。
Line"/>
據瞭解,今年8月,馬蜂窩計劃融資3億美元,而此輪融資對該公司的估值定為20億~25億美元,也就是將近175億人民幣。
網友吐槽:“大家都在抄大眾點評,為什麼點評的估值那麼低?”
迴歸到此次“資料造假”的公關危機,馬蜂窩迴應慢且沒有完全調查清楚,真是不給自己留餘地……
如今開啟馬蜂窩釋出宣告的評論區裡,有不少旅行博主在內的使用者都紛紛留言表示支援馬蜂窩,“這是一個有溫度的社群”。
更有人質疑說:“這是一次有目的性的惡意攻擊!”
據瞭解,馬蜂窩已向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稱該報道的資料提供方乎睿資料以及該自媒體作者丁子荃侵犯名譽權,目前已獲立案。
對此,你怎麼看呢?
·END·
本文由 營銷新榜樣(ID: newrankco) 授權梅花網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 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