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你以後寫不寫JS,都應該學會這種思考方式

昨天的文章噴了下程式員寫不過35這種說法,但事實上,確實並不能每個人都像我一樣,在寫JS中找到樂趣,就樂意寫這東西直到50歲眼瞎為止。
那肯定有人要問,也許我不僅寫JS寫不到35,可能我連3、5年的時間都寫不到。那我學JS的意義在哪裡呢?直白的講,也就是掙點錢兒。培訓班學費一萬,幹一二年後,第三年工資漲到一萬,然後一年十萬,培訓班的錢掙回來了。
這時你可以繼續幹,也可以說幹了三年,shit,不想幹了。那麼,這二三年程式生涯給你留下了什麼呢?除了讓你掙個十來萬之外還能讓你有什麼其它的收穫呢?
這個問題如果讓我回答,我會說,這種程式設計師生涯給了我一種看世界的方法;一種解決問題的思路。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程式設計僅僅是電腦科學的一個小小的分枝。而電腦科學是一門包含各種各樣與計算和資訊處理相關主題的系統學科(不擴充套件講),就是它是用來處理和表達各種資訊的。而人的生活中時時刻刻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資訊,與你有關的,與你無關的。
那你怎麼解決呢?東來東去,西來西去麼?還是哪件事急就辦哪件事?要知道總有些事情是你必須要辦,而且很可能它們的緊急程度是一樣的,那你該怎麼辦呢?
或者你可以像你在寫JS的時候那樣,把相同的事情分類,然後sort()排序,然後把這些事情分解,按照相關度重新組合。例如,也許你在去房地產公司的路上,可以順便把朋友的東西給送去,然後讓朋友去幫你看著點你在裝修的新家。。。
這些實際上就是,解耦、邏輯、拆分需求、模組化,排序,大局觀。。這時,你的大腦就成了計算機。你可以看到,這裡基本沒有什麼JavaScript,沒什麼程式語言,它們只是實現你思考結果的工具。
真正起作用的,真正在做決定的,是你對於事物的思考方式。而這種思考方式,我覺得通過寫JS會是一種很好的練習方式。確實也是因為我只會JS。
搜尋關注-微信公眾號:web前端教室
微信公眾號ID:webfe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