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折戟茶飲,奶茶店能否突圍?
現製茶飲是高週轉、高毛利率、容易標準化的絕好生意,但低門檻和高利潤引來競爭,成為紅海。對比咖啡行業的星巴克、Costa等品牌,歷史悠久、三十億客群的茶行業並沒有出現現製茶飲門店大公司。現製茶飲供應鏈與原材料簡單,投資低,標準化程度高,同時高復購、高坪效、高毛利、快週轉,是熱門創業領域。但延長生命週期需要不斷推出爆款單品,保持品牌的吸引力,同時店鋪位置核心。國人口味多變,新店的吸引力往往大於新品;行業新進入者眾多,難以保持強有力的核心競爭力,競爭激烈。
TEAVANA和奈雪の茶、喜茶等定位相似,其失敗原因有很大啟示作用。12年星巴克重金收購TEAVANA,17年關閉所有門店;後者的成長可分成兩個階段,12年前,業績主要受同店銷售驅動;12年擴張速度明顯加快,業績受規模擴張驅動。從經營表現看,TEAVANA人效和坪效顯著高於星巴克。但高階定位使受眾群體較小,在往非中心區域擴張時存在明顯阻力,中心區域加密又會分流;相對咖啡,水果茶成癮性弱,高單價影響復購決策,因此擴張存在上限。同時,TEAVANA供應鏈支撐薄弱,門店數量增加後服務品質難以保障。
國內飲茶歷史久,習慣強,但缺乏大的茶葉品牌,新茶飲有望突圍。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茶葉生產國、消費國和貿易國,但最大的茶葉品牌市場年銷售額不及英國立頓的十分之一。地域特徵明顯、小農生產、流通混亂、文化屬性強等共同造成了茶行業有品類無品牌。目前的突圍方式包括:(1)強化禮品定位的小罐茶;(2)全產業鏈佈局的天福茶;(3)弱化“製造”屬性,強調門店服務,綜合“年輕”+“茶”的新茶飲。其中,新茶飲行業通過將“茶”的底蘊年輕化,改良口感,將新茶飲定位於傳統茶飲和普通奶茶之間,不再實行傳統奶茶品牌的“低價+加盟”策略,而通過升級口感、品質和差異化競爭形成核心競爭力。其中,以強品牌+強運營為特色的喜茶和注重社交場景化的奈雪の茶為典型代表。
楔子:2018年,“瘋狂”的現製茶飲市場
2018年是現製茶飲市場“瘋狂”的一年,在一二級市場資金緊張背景下,據不完全統計,該細分行業僅幾家明星品牌全年融資就超過10億元。奈雪の茶更以A+輪60億估值成為我國現製茶飲行業第一個獨角獸企業,喜茶單輪融資額達到4億元,眾多成立於2014-2016年的現製茶飲品牌在2018年迎來了集中融資風潮,且融資金額均在1000萬元以上。

僅在一年之前的2017年年中,星巴克宣佈將關閉旗下所有379家茶瓦納(Teavana)門店,飲料門店一哥折戟茶飲。這個2012年才收購的美國現製茶飲門店品牌最終也沒有成為“茶界星巴克”。
正如我們在前一篇報告《現製茶飲模式解讀與星巴克的困境》中所論述的,現製茶飲是高週轉、高毛利率、容易標準化的絕好生意。但是,對比咖啡行業的星巴克、Costa等品牌,坐擁千年文化、三十億顧客群的茶行業並沒有出現現製茶飲門店大公司。
現製茶飲行業失敗率較高
現製茶飲行業因為門檻低,同質化嚴重,關店率較高。我國現製茶飲店在新增店鋪快速增長的同時,也有大量的店鋪在選擇關閉。根據美團點評的資料顯示,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飲品店顯著超過開店數量,2017年上半年飲品店關店數量更是開店數量的1.3倍。

TEAVANA 的失敗原因
TEAVANA 和奈雪の茶、喜茶等定位相似,都定位於高階現製茶飲,並且都在現製茶飲市場中有極佳吸引力。
TEAVANA 自2012 年11 月被星巴克收購之後,短短不到5 年的時間,便宣佈關閉所有門店,這其中的失敗原因對
我國現製茶飲品牌有很大啟示作用。
1、目標受眾較小,擴張存在上限
2、供應網路不完善,發展受到掣肘
新茶飲:中式茶飲年輕化的出路?
我國茶行業有品類無品牌,最大的茶葉品牌市場年銷售額不及英國立頓的十分之一。天福(6868.HK)是中國領先
的傳統中式茶產品企業,中國所有品牌傳統中式茶產品公司當中擁有最大的銷售網路。2017 年天福茶的營收僅為16
億元,利潤為2.44 億元,並且近幾年經歷了較大幅度波動,增長停滯。相比全球袋裝茶領導品牌立頓每年300 億元
的收入相去甚遠。我國茶葉更多的是以“地名+品類”的方式為人熟知,例如西湖龍井,黃山毛峰等。我國十大名煙
和十大名酒均為品牌名稱,而十大名茶均為品類名稱。這些都展現了我國雖然是產茶、飲茶大國,但是卻沒有一家
大型茶企的現實。
地域性強、小農生產、流通混亂、喝茶貴“品”等共同造成了茶行業有品類無品牌。我國茶葉生產以個體經營為主,
有強烈的地區屬性,生產極為分散。在製茶過程中,採茶後需立即炒制,因此一般都由茶農自行炒制;茶農和消費
者之間互相信賴的流通體系由來已久,環節長短不一。茶葉的品質與茶葉的部位,炒制手法,茶樹品質等息息相關,
因此茶葉品質難以標準化。品質的混亂也導致價格體系的混亂,因此目前仍以茶葉店銷售為主,非專業使用者對不同
茶葉的品質很難區分,消費價格透明度低。
強化禮品定位之小罐茶
小罐茶以統一的價格、優良的品質、精美的包裝,強化了禮品屬性。2014年成立的小罐茶聯合八位製茶大師,精選茶葉品質,建設自有供應鏈,保證了茶葉產品統一的高品質。小罐茶以精緻雕琢鋁合金小罐為包裝,內充氮氣,保證了茶葉的新鮮。同時,小罐茶在全渠道保持價格的統一,產品定價分為500元/10罐裝和1000元/20罐裝。這些特性強化了小罐茶的禮品屬性,類似於茶葉中的“茅臺”,成為了某種意義上的“硬通貨”,一改傳統品牌品質參差不齊,價格體系混亂的局面。2018年,小罐茶的銷售額突破了20億元,遠遠超過天福。
全產業鏈佈局之天福
天福已完成自建茶園、自建門店、自建茶室的供應鏈體系,擁有茶葉、茶點、茶餐等全產品佈局。截至2018年6月30日,天福共擁有1116家自有及第三方零售門店及專賣店,擁有我國傳統茶葉品牌最強的流通渠道。在產品方面,天福以茶葉為依託,開發了茶食品、茶具等周邊產品,營收佔比超過25%。隨著流通渠道的完善和相關品類建設,天福的品牌影響力有望進一步提升,從而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年輕”+“茶”之新茶飲
新茶飲淡化了茶的屬性,以休閒消費品的定位獲得了市場認可。2014年以來成立的茶飲品牌,例如喜茶、奈雪の茶等,將自身定位為“新茶飲”,與傳統的奶茶店區別開來。“新茶飲”不再以粉末勾兌,主打現泡茶和新鮮牛奶的結合,例如奈雪の茶堅持茶底4小時一換。選址時也不再是街邊檔口店,而是選擇進駐商場,店鋪裝修更精緻。相比傳統奶茶,新茶飲的現泡茶更有茶的底蘊。但是與傳統茶飲相比,牛奶和其他配料又改良了茶的口感,淡化了茶的屬性。在選購飲品時,僅以品類為基礎,並不涉及茶的品牌,茶葉本身質地對口感的影響也微乎其微。通過淡化茶的屬性,新茶飲拋開了歷史文化中“品茶”的包袱,定位更加年輕,成為了時尚的休閒消費品。
新茶飲行業的發展速度極快,有望突圍中國茶行業。2018年的現製茶飲投資基本都集中在新茶飲,而非以一點點、快樂檸檬、地下鐵等為代表的傳統奶茶品牌。我們認為新茶飲休閒消費屬性更強,既以茶的底蘊為突破口,又改良了茶的口感,並通過進駐商城和店面改良提升了品牌形象,有望突圍中國茶行業。
差異化競爭
差異化競爭是我們認為最有可能成功的競爭策略。以星巴克為鑑,正是因為提供了裝修精美的“第三社交空間”才獲得了競爭優勢,一統天下。新茶飲行業通過將“茶”的底蘊年輕化,改良口感,將新茶飲定位於傳統茶飲和普通奶茶之間,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