傢俱企業投資越南,機遇與挑戰並存的荊棘之路
【編者按】在越南對外資吸引力逐年增加的大背景下,加之越南自身的政策優惠、低廉的勞動力與電力成本和較為成熟的木材加工產業,越來越多的傢俱企業湧入越南佈局工廠,中國傢俱企業也成為了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然而,在當下,中美貿易戰為中國傢俱企業投資越南帶來了相當的風險和變數。
本文釋出於家居微新聞,作者為高單單;經億歐家居編輯,供行業人士參考。
2018年即將結束,這一年傢俱業最關心的話題之一就是貿易戰。
長期來看,中美之間的互補大於競爭,合作的需要遠遠大於分歧。而對於廣大出口導向型的傢俱企業來說,出於規避貿易壁壘的需求,越南、印尼等國家開始再次進入視野。
之所以說“再次”,是因為中國對東南亞等國家的投資由來已久。
對越南的投資最開始可以追溯到1991年,至今已經歷了四個階段:從摸索研究到因為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而投資驟減,再到逐漸復甦以及近期平穩發展的階段。
那麼,越南的投資環境如何?傢俱產業轉移有何機遇和風險?又折射了國內傢俱業的哪些問題?本文將一一探討。
對外資吸引力逐年增加
據越南外國投資局公佈的資料,2017年越南吸引外資達358.8億美元,同比增長44.4%,創10年最高紀錄(截至2017年12月20日)。
在外資來源的115個國家和地區中,日本超越韓國,成為對越南最大投資國,協議金額達91.1億美元,佔外資總額的25.4%;韓國退居第二,協議金額為84.9億美元,佔外資總額的23.7%。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排位上升至第四名,協議金額達21.7億美元,284個新增投資專案,83個追資專案,817個注資或購買股份專案。
中國在新增專案的數量方面超過新加坡,注資或購買股份的數量超越日本。
此外,據越南外國投資局釋出的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中資企業在越南的總註冊資本達到104億美元,投資領域集中在加工和製造業,這兩個領域共有916個專案,總價值53.8億美元。
木材加工出口為主,國內木材供應不足
越南的基礎製造業仍然不夠發達,但木材加工出口發展迅速。在過去十年間,越南的木材加工產業規模增長了約2.7倍,已經成為世界第五大木材出口國。
根據統計,2017年越南木材加工行業產值為8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了10%,預計在未來10年還將增長200億~250億美元。
2018年前7個月,越南木材加工行業產值為53億美元,如果下半年產值持續增長,將達到全年出口交易額90億美元的目標。
在距胡志明市東北方向30公里的平陽省,木材加工是其經濟貢獻最大的產業之一,年產值約40億美元,佔越南木材出口總額的一半。
越南總理阮春福也表示,“需要為木材加工和林業生產行業提供更多的支援,以實現在農村和山區的發展目標,創造就業機會。”
但越南國內的木材供應依然存在不小的缺口。根據越南農業部的報告,到2018年4月底,越南進口了價值6.98億美元的木材材料,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5%。
據估計,每增加10億美元的出口營業額,所需材料為350萬立方米,而越南國內資源(人工林)只能滿足10%~15%的需求。
傢俱製造和集散地漸成氣候
越南林業局的一份報告顯示,2016年該國木質傢俱產品的出口額為51.2億美元,2017年前9個月出口了55億美元。傢俱製造產業主要集中於胡志明市,這裡也是越南最大的工業基地。
平陽省聚集了越南50%以上的傢俱製造商。平陽政府的目標是將其打造成為“東南亞的傢俱產業中心城市,讓世界各地的人都能來這裡尋找傢俱製造業的最新技術”。
平陽人民委員會副主席Tran Thanh Liem(TTL)表示,“目前正在規劃一個傢俱製造業的工業區:第一階段為200萬平方米,第二階段將追加200萬平方米的規劃用地。我們也會優先考慮那些希望投資木工供應行業的投資者。”
來自中國內地和臺灣的傢俱企業已經或正在佈局工廠。
其中,臺灣凱盛傢俱2004年進入越南,在位於平陽省的美福工業區投資建廠。根據該公司的官網介紹,公司佔地30萬平方米,總投資金額超過1億美金,擁有7條生產線5000多名員工,月產量可達1000貨櫃,是越南唯一的中高檔傢俱生產企業。
內地傢俱企業也紛紛行動,包括敏華控股、美克家居、永藝股份、恆林股份等,也紛紛在越南或收購製造企業,或建立生產基地(見下圖)。另據報道,A家家居也在2013年佈局越南,建立了30萬平方米的工業園。
投資越南,機遇和風險並存
越南無疑有著許多得天獨厚的優勢,例如勞動力成本較低——截止到今年上半年,越南工人月平均工資為553萬越盾,摺合約為240美元。而2017年美國工人的平均工資高達3099美元,中國工人為635美元。
此外,越南工業用電約為0.45元/度,是國內的一半,外商投資專案還可享受“兩免四減半”的稅收優惠。越南還與歐盟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EVFTA),大多數從越南出口到歐盟的手工藝品和傢俱享受零關稅等等。
不過,情況也並不是全部樂觀,甚至有許多很難規避的風險和困難。
首先是資源和勞動力的限制。越南木材加工產業較為成熟,但其國內木材供應並不能滿足傢俱製造業的需求。根據越南農業部的統計,現有每年1800萬~1900萬立方米的木材,只有200萬~300萬立方米可以用來製作木製傢俱,其餘都是用於生產人造木板的雜木或碎片。
此外,越南還缺少國內所具有的成熟、訓練有素的勞動力,且當地工人的勞動強度、主動性和用於工作的時間遠不能和國內相比,工資水平也在持續上漲。
最重要的,可能還是政策方面的風險。一方面,越南的木傢俱產品以針對美國市場的美式傢俱居多,這將讓許多以出口美國為主的傢俱企業直接和當地企業形成競爭。在越南《投資法》還處於試行階段的情況下,雖然涉及給外商提供部分優惠政策,但由於法律制定的不完善,外商的相關利益並不一定能時刻得到相應的保護。
更重要的在於,對於中國企業“借道”越南向美國出口的潛在可能,當地政府和協會一直保持著較高的警惕。早在2017年,就有越南媒體針對中國傢俱企業轉移越南一事發文,警示越南傢俱製造商。
隨著中美貿易關係的緊張,越南木材和森林生產協會(VIFORES)呼籲林業部門密切關注美中貿易戰的發展,以便能夠迅速作出反應。
胡志明市手工業和木材工業協會副主席黃文幸警告稱,中國有可能把產品先出口到越南,再從越南出口到別國以享受原產地為越南的產品優惠關稅,“這對越南木製品行業來說將是壞訊息。”
平陽省傢俱協會會長兼Hiep Long Wooden Furniture Company董事會主席Huynh Quang Thanh預測,出口木製品將在不久的將來遇到困難,尤其是來自中國的木製品。
越南農業和農村發展部(MARD)越南林業局副局長曹志聰向保證,MARD和工業和貿易部已制定措施禁止來自中國或其他國家的企業將越南視為過境出口到美國的木製傢俱。
由此可見,傢俱企業佈局越南是必須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充分了解當地情況,謹慎行動,而不能隨大流。
中國傢俱業:提高生產力已成燃眉之急
產業轉移是全球化的必然。製造業從生產力發達的地區逐漸向欠發達地區過渡,也是資本尋求更高回報,以及產業升級的需要。
中國傢俱業30多年來的持續發展獲得了長足的進步,但長期以來依靠的是廉價勞動力和資源消耗、環境汙染,走的還是粗放發展的道路。從生產力水平上來講,和發達國家的差距依然很大。
亞洲傢俱聯合會前會長,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博導林作新先生曾指出,1978~2008年間我國傢俱行業的生產力提高了約5倍,2014年人均年產值到大約是20萬~25萬元,而這樣的生產力水平仍然只有發達國家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隨著東南亞各國如越南、印尼等的不斷髮展,尤其傢俱行業的勞動密集屬性,中國傢俱產業的部分落後產能勢必會被替代。而我們也必須更加註重內銷市場,用資本、技術以及網際網路等手段,提升傢俱產業的附加值和技術含量,實現新的產業升級,這已成為燃眉之急。
相關原創文章推薦:
家居建材企業承包高鐵機場的廣告位,2019年的日子會好過一些嗎
億歐作為產業創新服務平臺,始終關注新科技、新理念、新政策在傳統產業中的應用。億歐家居上線裝配式裝修行業系列報道,旨在向業內人士介紹先進的生產方式和生產理念,共同探討新生事物成長的可能性。未來,我們會走訪更多的企業、約聊更多的專業人士,舉辦產業論壇,為行業提供更多資訊交流和觀點碰撞的機會,帶來不同的聲音。
歡迎關注裝配式發展的業內人士積極參與到這一話題的討論中來,與億歐攜手,助力產業創新發展。
專題連結: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772
編輯:韋昱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