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團購催生新需求,大千超市緊握流量紅利
“市場下沉、消費升級”是2018年的消費環境關鍵詞,在消費往上市場往下的交錯背景下,緩慢發展了近兩年的社群團購模式為何能在2018年底忽然崛起似乎也能得到很好的解釋。
前段時間,經過了以往的“吃不起辣條”的熱點話題以後,“車釐子自由”再一次成為了當下一種評判一個人窮不窮的標準,然而當辣條升級到車釐子,就能側面顯示出當下的消費標準正在提升。實際上,不同階層、收入和年齡段的人對消費升級的需求都不同,但在整體環境中人們的消費趨勢的確在往上走,並消費者也越來越注重品質以及個性化方面的需求。

根據今年商務部的統計資料顯示,在除夕至正月初六期間(2019年2月4日至10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高達10050億元,比去年春節黃金週增長了8.5%。
從消費大勢來看,根據京東大資料研究院釋出的資料顯示,消費者對類似於鐘錶、手機、珠寶等高單價品類的需求正在上漲,另外就是關於旅遊出行、禮品箱包、傢俱家裝、服飾等品類的客單價的提升。
可以知道,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如今的消費者的選擇更加多元化,對商品的品質要求也更高。而O2O平臺大千生活也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在集合了酒店旅行、KTV、餐飲美食等服務,滿足使用者的一站式吃喝玩樂的需求之後,打造了大千超市社群團購版塊,融入優質的生鮮以及日用、家居、零食等產品渠道,進一步滿足使用者的更多購買需求。
然而,消費升級的另一面卻是無法忽視的市場下沉現象,春節期間的消費情況從地域特徵進行劃分的話,首先值得關注的是,4—6線城市消費繼續高速增長。
電商渠道的下沉讓越來越多的鄉村使用者在過節期間也能隨時隨地享受到電商的便利服務。以提前佈局下沉市場的大千超市為例,在其展開社群團購模式的拓展時,尤其注重三四線城市甚至是鄉鎮居民的消費市場。藉助本地優質渠道的大量彙集,大千超市省去了大量的中間流通環節,既減少了產品運輸損耗也降低了運營費用,而這中間省下的資金就以拼團、搶購的方式來將商品低價回饋給消費者,讓使用者的小區社交和微信群關係來進一步降低平臺的獲客成本。
用過社群團購的模式,電商進一步提升了人們的購買能力,下沉市場的消費者能夠購買到更加新鮮的蔬菜水果,以同樣的價格享受到價效比更高的產品,具有更多元的選擇。
消費升級與市場下沉的碰撞對電商來說無疑是一種機遇也是一個挑戰,未來的市場競爭將會從流量轉移,對平臺來說,掌握市場的關鍵點似乎已經落到了渠道上,擁有更多的流量相當於擁有更多更大且更穩定的市場,而大千超市顯然已經在這個市場趨勢下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