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與促銷:為何前者能帶來35%的績效提升
總部位於紐約的一家效果導向的諮詢公司Analytic Partners在其ROI基因組(ROIGenome)系列的最新報告中研究了傳統媒體支出與優惠券、團購折扣、返利及類似促銷策略的效果對比。這些資料直接來自該公司的客戶,包括全球45個國家的700多個品牌。研究發現,從2004年到2017年,媒體廣告的支出回報效率比促銷平均高出35%。
但是這項為期13年的新研究的目的並不是告訴品牌商們只選擇ROI更高的一種策略,而是促使品牌商們在兩種營銷策略之間找到合適的平衡以獲得最佳效果。
五折減價和買一送一的慣例促銷的泛濫在各種節日假期已經屢見不鮮,但促銷可能不像一些營銷人員認為的那樣有效。
關於廣告與促銷的效益孰優孰劣的爭論至少可以追溯到1967年,當時《營銷雜誌》(Journal of Marketing)發表了一篇文章,建議品牌在銷量疲軟的地區分配預算用於促銷,而在銷量強勁的地區分配“持續支出”用於廣告。
根據Analytic Partners的報告,如今,部分問題在於消費者越來越多地用智慧手機進行各自的價格比較研究,各品牌也傾向於過度使用大減價促銷。Analytic Partners發現促銷的效果沒那麼好了,例如每隔一週都進行一次 促銷活動 的時候就是如此。
尋求更好的平衡策略
Analytic Partners的高階副總裁Mike Menkes在接受Marketing Dive採訪時表示,這項研究的靈感來自於Analytic Partners的客戶提出的問題,即如何在廣告和促銷之間保持恰當的平衡。他說,在某些情況下,品牌商是為了應對競爭對的壓力而增加了促銷活動的。其他一些品牌商則是感受到來自內部的壓力,比如要完成年度或季度銷售目標。
“當你進行促銷活動時,你可以直觀地看到它對銷售的影響,”Menkes說。“這種直觀感受在做廣告時是不存在的。如果我今天做廣告,我不知道它是否會對本季度的銷售造成影響。”
Analytic Partners的研究結果與早在數字時代之前的1999年進行的一項類似研究相呼應。該研究發現,重視廣告的品牌平均ROI(投資回報率)為30%,而重視促銷的品牌平均ROI為18%。
然而,Menkes說,AnalyticPartners研究的目的不在於選擇其中一種策略,而在於鼓勵保持一種良好的策略平衡。例如,資料顯示,在2015年至2017年間,將促銷與媒體支出增加結合起來的廣告客戶的ROI提高了12%。
不僅僅是數字廣告
廣告支出的有效性在現在看來可能會令人驚訝,畢竟現在廣告軟體攔截興起,廣告欺詐和透明度都是問題,不過,Analytic Partners的研究內容全面包括瞭如電視、廣播和戶外媒體等傳統渠道,而不是隻關注數字廣告。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看到數字媒體的ROI一直在下降。”他說。“不過在某些情況下,這是意料之中的。我們現在看到一些品牌商在Facebook上花費從起初的幾百萬美元到現在的大約4000萬美元。在這樣的平臺上,你能給人留下多少實際的曝光度? ”
同樣,儘管廣告預算可能會在今年下半年被削減,但Analytic Partners認為,將更多資金用於促銷是一種直接創收的方式。但應該把更多的時間花在研究如何制定促銷活動的包裝和展示方式上——就和品牌商在慎重選擇廣告創意時花的時間一樣多,Menkes說。例如,在購買的同時提供免費產品與僅打折50%之間就可能存在差異。
“消費者知道交易是否划算,”他說。“對交易的認知比交易本身更重要——換句話說,更重要的是交易是否被認為是有價值的。對於促銷來說,現在是一個改善進入市場策略(go-to-market strategy)的大好機會。這樣做會更具挑戰性、更困難,但這種深思熟慮是會帶來回報的。”
Analytic Partners的報告還建議品牌商先做廣告,一旦品牌知名度提升,再跟進促銷活動,這樣做比反過來要好。這意味著品牌商必須考慮到,媒體廣告的支出並不總能像促銷活動那樣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在長期看來,媒體廣告支出預算帶來的影響是促銷活動的兩到三倍,這種影響往往意味著一到兩倍的 績效提升 。
“我們希望讓企業更多地考慮如何以可持續的方式發展業務,而不是一味的扎進同質化促銷的怪圈裡,這種做法不僅對未來是不利的,甚至眼下對品牌也有不利的地方。“他說。
來源:marketingdiv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