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好讀 | 專訪《矽谷增長黑客實戰筆記》作者:做增長,有錢也不能總是為所欲為
採訪/整理:萬陽
增長黑客這個詞源於矽谷,簡單說,這是一群以資料驅動營銷、以迭代驗證策略,通過技術手段實現爆發式增長的新型人才。在過去的2018年,增長成了最炙手可熱的話題,而在增量市場全面轉化為存量市場的2019年,我們勢必還要在增長上做更多的討論,所以今天,我們就為大家推薦這本《矽谷增長黑客實戰筆記》,也請來了這本書的作者——來自矽谷的增長黑客曲卉,跟我們聊聊有關增長的那些事兒。
曲卉曾經在增長黑客之父——肖恩•埃利斯麾下擔任增長負責人,所以在增長的問題上,真刀真槍親身經歷過的她有著豐富的經驗。在書中,她也將自己的獨家兵法傾囊而出,為我們構建了一套系統完整的增長法則。在她看來,雖然她有關於增長的工作經歷大部分來自於矽谷,但在中國也有著普適性。運營之所以起源於美國而流行於中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國的人多,投資的錢多,所以產生了運營這個職位,通過多種多樣的手段達到目的。而矽谷強調工程師文化,美國人也少,講究精細運營,於是產生了增長的方法論。而隨著中國的增長模式逐漸脫離野蠻擴張走向理性,矽谷的競爭壓力不斷激增,兩地的經驗其實可以互通有無的溝通學習,這也是她寫這本書的一個重要動力。
在增長黑客的道路上,我們要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明白自己一步一步應該怎樣做,怎麼查漏補缺,怎麼增長技能,這一切,你也許都可以在這本書裡找到答案。而在那之前,先來跟我們一起,和曲卉聊一聊吧。
Q:這一兩年增長黑客的概念非常的熱門,我們也能看到網上有很多對增長黑客的介紹,但是他們都表述得比較的籠統,您是否能用一兩句話來簡單的概括一下職業的方向,或者說它對企業的作用。
A:我覺得大概是這樣兩句話,第一個就是新型的市場營銷,第二個是它是一套新型的體系和方法。 在美國,市場副總裁才是公司裡面傳統來說,管增長的這麼一個職位,但是增長黑客會是取代增長是市場副總裁的這樣一個人物,從一定意義上講,增長黑客就是一個新型的市場營銷職位,他的目標和市場營銷類似,是讓更多的使用者可以去使用這個產品,但是它的手段上是比較多樣的,不僅僅是營銷,可能還有資料技術產品,包括我們國內還有運營,也是這樣的作用。
Q:我們現在在國內也經常聽到增長黑客增長團隊這樣的新名詞,您覺得這個職業為什麼會突然的出現?又為什麼突然地火了起來?
A:第一個是說,在過去十年之間,有時候是產品技術特別厲害,然後不需要太多的推廣,自然就可以增長,再後來技術本身不足以帶來這麼大的優勢了,怎麼去通過各種各樣的辦法,一些新型的手段去觸達使用者就成為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就是增長的重要性大大的提升了。在中國,這些年增長黑客或增長團隊這些詞突然變得特別熱,我覺得是因為前幾年的時候,其實大家不太需要關注這個事情,因為這個市場很大,然後大家都是在搶,然後有流量紅利,有人口紅利,只要你能分得一杯羹,其實就能養活你這個公司,但是現在流量紅利人口紅利慢慢的都消失了,競爭更加激烈,必須要開始精細化的運營你已經有了的這些顧客,利用他們來做裂變,要不然的話,就沒有那麼大的新的增量去給你去獲取,所以黑客增長團隊這個概念就變得比較的更加的流行了。
Q:根據您的介紹,我們知道您的工作經驗更多的是立足在矽谷,那矽谷可能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增長體系,但是在中國的話,我們看到使用者的數量更多的是在野蠻增長,是強烈依靠資本投入的,或者說直白一點,就是用錢砸出來的客戶,這樣的增長模式,最後還能回到您的增長黑客邏輯裡來嗎?
A:這個問題特別好,我其實也覺得,在矽谷和國內確實是有不同的,但是也是有相通的地方,因為我覺得國內比較特殊的情況是,過去幾年處在一個增量市場,所以你在這樣一個市場條件下,就是去跑馬圈地,去大量的砸錢買使用者,在一定程度上在某些情況下是合理的。但是從過去這幾年開始,增量市場慢慢轉化為存量市場,怎麼留住使用者是最重要的。你好不容易可能有100萬用戶,你需要的是考慮怎麼服務好他們,怎麼讓他們有更好的體驗,怎麼能夠讓他們給你帶來更多的價值,給你提供更多的利潤。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資料驅動,A/B測試,增長團隊,這一系列增長黑客所強調的概念都是非常重要的。設計師這樣一個跨功能的團隊來聯合作戰,這樣才是最大化你的增長的可能性。這個做法和矽谷相比較,具體到一些渠道上,可能不一樣,因為國內我們有微信的整個生態系統,然後渠道變化可能也比較快,資料的透明性可能比不上美國的一些大的平臺渠道,所以有一些不同, 但是我覺得方法論在整體上還是有很大的普適性的。
Q:那在中國現今的模式下,我們想要把矽谷的增長黑客模式執行起來的話,您對中國大批量出現的增長經理或者增長負責人有什麼樣的建議呢?
A:我通過和國內的很多同行朋友聊,覺得大家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一定要有一個懂行並且支援你的老闆,一般來說得是CEO創始人這樣的職位。 增長黑客是需要去調動工程師資源,或者分析師資源,等等一些不同部門的資源,所以高層的支援非常重要,因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你沒有資源,然後也沒有其他團隊的支援,你還沒開始,其實就註定就失敗了,所以這一點我覺得非常重要。
Q:我們現在國內已經有了像微信這樣日活將近十億的產品,日活上億上千萬的APP也是層出不窮。那麼對於這種現象級產品,您覺得還有什麼可以探尋的方向,或者說有哪些不錯的嘗試可以讓矽谷來學習一下呢。
A:對,我覺得其實矽谷可以學國內的非常多,國內的很多做法其實都非常先進,然後也有很多創新,我覺得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咱們國內競爭太激烈了,你就不得不想出一些新的方法,所以進化的速度也非常快。還有一點是我覺得國內做得非常好的,是國內的變現方式非常有想象力,非常多樣,在美國你看那些大的公司,不管是Facebook還是亞馬遜等等,其實他們的變現的方式是比較侷限的,但是你看現在國內我們比較火的概念,像什麼知識付費,直播打賞,周邊等等,前幾年在美國是沒有的,他們慢慢的現在開始在學國內,所以我覺得這一點非常有意思,而且國內的我們的變現方式也非常的多樣,一個公司一個產品可能有多個利潤來源,而不像美國這個是比較侷限的,現在美國的很多公司也開始在學習借鑑中國的一些模式。
Q:我們看到做一個增長黑客可能會面臨不同的挑戰,可能有應對外界變化的挑戰,也有對自身能力的挑戰。那麼對於想要轉行成為增長黑客的新人,您有哪些建議可以給到他們?
A:對,我在我的書《矽谷增長黑客實戰筆記》裡還寫到,增長黑客是一個比較多面手的職位,他需要的技能是比較多樣的,我覺得第一條,你想入門的話,要先打基礎,包括讀一些入門的書籍,幫助你有一個基本的概念。然後第二點是,其實每個人自己的技能裡面,可能都有一些擅長,比如說你本來是做產品的,你可能對使用者體驗產品的設計比較有專長,你如果本來是做資料分析的,你可能對資料分析的各種方法和思路比較有理解,所以找到自己技能中已經有的這樣的一些優勢,去磨練它,去想辦法用它來驅動增長,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可行的思路。然後第三點就是不管你現在是不是做增長,思維都應該是你先打造一個什麼東西,然後你去用資料去衡量它的結果,然後你從中學到一些什麼東西,然後你把學到的東西再投入到下一輪的迴圈中,這樣一種思維是在任何一個工作崗位上都可以去實踐的,也會為你以後想要轉行做增長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本期節目,我們要為您推薦的就是這本《矽谷增長黑客實戰筆記》,並邀請到了來作者曲卉,為我們分享她的寶貴經驗,如果您想要和更多朋友交流感受,分享見解,歡迎新增小氪微信:super36kr,加入我們的社群。下期節目,我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