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必讀--矽谷增長黑客實戰筆記
*以下內容來源於---高三零班 網際網路終身學習群 “阿嬌”同學
1 增長黑客從哪裡發展起來的呢?
Growth Hacking這個詞是從10年7月的一場酒局上而來:
在加州的一個酒館裡,三位矽谷的創業明星一起聊天,聊到一個話題,大公司往往都會招募一些所謂的“營銷精英”,擁有豐富的資源和經驗,從而加速企業的增長。但是,這些人去了之後往往採用的是燒錢的戰略,拍腦袋做決策,但問題是,創業公司根本沒有錢給你燒,也沒有那麼多人可以用,於是,大佬很快就發現傳統的營銷思維救不了創業公司,應該換一種玩法了。

那麼創業公司究竟需要怎麼型別的人才能帶動增長呢?他們以自己為模板,總結了以下的特點:

1.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核心業務增長上,而不是“品牌形象”之類的虛無概念。
2.每天觀察和分析指標,用資料說話,而不是拍腦袋。
3.具備很強的使用者思維和產品思維。
4.跨職能的多面手,掌握多種技能,只要能跟增長有關的工作,自己都能頂上。
他們興奮的認為這是創業公司真正需要的東西,為了讓這些概念擴散到整個創業圈,必須取一個響亮的名字,於是,“Growth hacking"就誕生了。
更為有趣的是正真幫助“Growth hacking"發揚光大的是矽谷的一個大佬,叫Andrew Chen,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寫了一篇文章,文章裡提到了Airbnb增長案例,直到今天依舊還被流傳,一度被譽為“黑客精神”的典範。

當然,大佬的部落格裡還有很多關於增長的文集,且在2018年的時候還總結了一份關於增長指標,市場和企業的病毒式論文集。以上是增長黑客剛剛出現的時候,離我們現有的AARRR模型其實還有一定的距離,這個概念火之前,三位酒桌上的創始人分別都去不同的會議上宣講如何做增長。對於國內來說,範冰是第一個把增長黑客帶入中國佈道者。
2 增長的定義是什麼?
增長的精髓是一套習題和方法,它以資料為指引,以實驗的方式,系統性地在使用者生命週期的各個階段(包含使用者獲取、啟用、留存、推薦、變現、迴流等),尋找當下價效比最高的機會,在具體的執行上橫跨市場、產品、工程、設計、資料等團隊,通過快速迭代實驗的方式達到目標。
真正的增長是以使用者的留存為基礎,涵蓋使用者生命週期的各個階段。
對於書中的定義,利用現有的工具不斷的做增長的實驗,從而到達目的。在增長黑盒的作者也曾說所謂增長是一種持續做優化的實驗思維,而“黑客”的意思是指用技術去爆破瓶頸,放大規模。

(AARRR模型)
3 增長裡的北極星指標是幹什麼用的?
-第一,北極星指標可以指引方向,當公司到達一定的規模,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統一的資料指標只因,很容易出現不同的隊伍勁兒不在一處使的情況。
-第二,北極星指標可以幫助大家明確任務的優先順序。
-第三,提高行動力:設定一個數據指標,能夠大幅度提高行動力。
書中舉例說FB與MySpace的一戰,兩人關注點不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從總使用者量轉而關注了“月活躍使用者數”,保證了FB真實維持使用者增長的指標。
4 那如何找到合適的北極星指標呢?
書中給出了6個標準,希望通過自己的回答找到合適的北極星指標,指標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漸進,也可以以實驗的目的反覆分析。
-標準1:產品的核心價值是什麼?這個指標可以讓你知道你的使用者體驗到了這種價值嗎?
-標準2:這個指標能夠反映使用者的活躍程度嗎?
-標準3:如果這個指標變好了,是不是能夠說明整個公司是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標準4:這個指標是否容易被整個團隊理解和交流?
-標準5:這是先導指標還是一個滯後指標?
-標準6:這個指標是不是一個可操作的指標?
在《矽谷增長黑客實戰筆記》中,作者把他的作戰計劃都列為模板,所以本文還是推薦買紙質版本的書,可以根據書中實戰內容配合去做增長。
如果你也想每天學點兒網際網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高三零班”
加入學習群
明天比今天更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