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聯絡上比爾·蓋茨,可這是我的人脈嗎?
世界經理人專欄

“劉潤”公眾號主理人,網際網路轉型專家,前微軟戰略合作總監。任海爾、中遠、恆基、百度等多家知名企業戰略顧問,他總能將複雜的問題,抽絲剝繭地探尋出商業本質,釋出在他的公眾號“劉潤”(ID:runliu-pub)上。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劉潤”(ID:runliu-pub),世界經理人經授權轉載。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多個朋友就多條路;四海之內皆兄弟……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話,把人脈看成是重要的社會資源。
過年期間,我收到了很多新年祝福,很開心。
有位同學很羨慕我:“潤總,你朋友這麼多,平常一定花特別多時間來經營人脈吧?”
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我幾乎是不花時間來經營人脈的。
為什麼?
— 1 —
人脈,是製造“ 價值引力 ”
君子之交淡如水,好的 人際關係 ,未必需要天天一起吃飯,或者逢年過節送個禮。
人脈,靠的不是刷存在感,而是要製造“價值引力”。
如果說萬有引力定律是物體之間相互作用的規律,那麼“價值引力”就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作用的規律。
——
就在前幾天,經過我不懈地努力說服,潤米迎來了一位新夥伴,我提到過無數次的 PPT 大神——哲濤,現在我們一起做新媒體事業。
哲濤有多牛?去年 5 商畢業大課 PPT 就是他做的,技驚全座,這篇文章看完你肯定會認同我的話。
我跟他第一次見面,遠在 5 年前的一場企業培訓,那時候他是我的學員,課後,他加我微信,給我提了很多 PPT 方面的建議;
那一刻,是我們“價值引力”牽引的開始。
2016 年,我的新書《趨勢紅利》出版,那時哲濤已經有了自己的自媒體,他自告奮勇幫我做了一份 PPT 筆記。
再後來,我在得到開《5商》專欄,哲濤又幫我製作線下大課課件。
我對他的專業能力簡直不能再認可,合作也非常愉快,慢慢把他介紹給了更多朋友。
——
從 5 年前的培訓開始,到今天的並肩作戰,是互相認可和欣賞,是彼此釋放的“價值引力”。
不少人認為的“人際關係”,是如何“使用”對自己有價值的人,這是本末倒置了。
我見過比爾 · 蓋茨,有他的聯絡方式,但他不是我有效的人際資源,因為他對我有價值,而我對他沒有什麼特殊價值。
我對他沒有“價值引力”,也就很難有對等的 價值交換 。
— 2 —
人脈,是你能幫到的人
關於人脈,我還有一個觀點——
那些“能幫到你”的人,不是你的人脈, 只有那些“你能幫到”的人,才是你的人脈。
看上去很大的話題,其實有時方法也很簡單。
平時留心,用好微信就行。
比如,我在聽到某個觀點,或者看到某個資料時,經常聯想到——說不定能幫到我哪個創業的朋友,我就會隨手轉給他。
再比如朋友圈分享,我會堅持把新的想法發出來。
很多朋友因此養成了每天翻我朋友圈的習慣,因為他們覺得我的分享是有價值的。
——
不要有所保留、擔心分享出去會掏空自己。
如果你覺得講幾句話就可能被掏空,那你的價值也太脆弱了。
你要相信自己永遠都在進步, 毫無保留地把你的價值付諸到別人身上。
這句話不是說說就算的,是一直貫徹在行動中的一句箴言。
— 3 —
人脈,充分尊重是前提
在《5分鐘商學院》中,我經常會請一些牛人來擔當客座教授。
我找到這些牛人時,如果只是刷臉,告訴他們:“這件事對我有價值,對使用者也有價值,所以請你給個面子”之類的。那這些牛人,是很難請動的。
除非人家欠你很大人情,今天想把這個人情兌現了……所以,就算真請來了,也是一種信用的消耗。
為什麼他們願意答應給大家講課? 我總結出最主要的三點原因,分享給你。
1)我們做的事對牛人有價值,甚至心存感激
比如我們邀請到的企業家,他們能夠藉助這個機會把他的思想、感知以及個人品牌傳遞給更多的人。
2)每一個企業家都代表了他背後的企業
他們作為企業的代表發表自己的看法,不僅會得到成就感和榮譽感,從商業價值上來說,也能讓更多的人瞭解企業的經營理念和價值觀。
3)不僅要對嘉賓有價值,對我和使用者也要有價值
當一件事對其中一方來說沒有價值,那麼這件事兒就不能做。
當然,我們也做到了充分地尊重和體貼:尊重這些嘉賓的時間和安排,不做人情綁架;
提前篩選出十個問題供他們選擇,這樣既能給嘉賓選擇空間,又儘可能地減少了他們的工作量。
— 4 —
人脈,從積累和輸出開始
不同的人生階段會認識不同的人,或者說,當你具備不同的價值時,你也會認識不同級別的人。
以我自己為例,二十年前,我不可能認識那麼多牛人。
因為這取決於我當時對周邊人的價值有多大。
想要收穫人脈,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積累自己的價值,並不斷輸出自己的價值 。
從2006年,我寫了《出租司機給我上的MBA課》,到今天的《5分鐘商學院》,都是不斷的積累和輸出。
如果你不斷地發揮,不斷地發光發熱,發現都幫不到一些人,那隻能說明你暫時對他們沒有價值,他暫時不是你的人脈。
繼續努力,也許是某個偶然的時機,你就幫到了某些人。
當你能夠幫到越來越多厲害的人時,你的人脈就會越來越廣,質量也會越來越高。
最後的話
所以,你的人際關係,不是那些對你有價值的人,而是那些你對他們有價值的人,以及向他們提供過價值的人。
也許你覺得,在幫助牛人時,回報並不如你所想……別急,持續地付出和提供價值,你會有很多的收穫和成長。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吃虧是福。
吃虧,就是提供價值而不求回報;主動吃虧,才是建立人際關係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