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來了!50萬起、不設T+0,即日可申報
投中網(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 報道:此次下發的試行版相關檔案,有不少的調整、變化、新增之處。
3月2日凌晨0:45分,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主要制度規則試行版正式釋出,共2+6個相關檔案。此時此前釋出的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期剛剛結束。
這2+6個檔案,對科創企業註冊要求和程式、減持制度、資訊披露、上市條件、稽核標準、詢價方式、持續督導等方面進行了規定。
3月2日即日起,有意科創板的企業可以按照上市稽核和註冊程式向有關部門遞交申報材料。科創板正式落地。
六大看點
與此前的徵求意見稿相比,此次下發的試行版相關檔案,有不少的調整、變化、新增之處,涉及到IPO標準、流程、減持等諸多方面。其中尤為值得注意的變動有以下幾處:
看點一:增加優先支援企業
在科創板定位方面,試行版與徵求意見稿相比增加“優先支援”的內容:
優先支援符合國家戰略,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具有穩定的商業模式,市場認可度高,社會形象良好,具有較強成長性的企業。

看點二:明確紅籌企業上市標準
科創板允許紅籌企業上市,是A股的一大突破。試行稿進一步明確了紅籌企業的上市標準。
試行稿明確,符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關於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託憑證試點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8〕21號)規定的相關紅籌企業,可以申請在科創板上市。
21號文規定的紅籌企業上市條件包括,營業收入快速增長,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同行業競爭中處於相對優勢地位的尚未在境外上市紅籌企業,如果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0億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5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5億元。
試行稿明確,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的紅籌企業,還應當符合本辦法相關規定,但公司形式可適用其註冊地法律規定;申請發行存託憑證並在科創板上市的,適用本辦法關於發行上市稽核註冊程式的規定。
另外,適用21號文“營業收入快速增長,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同行業競爭中處於相對優勢地位”的具體標準,由交易所制定具體規則,並報中國證監會批准。
看點三:IPO申請流程 先交易所後證監會
證監會以答記者問的方式,解讀了企業申請在科創板上市,需要履行什麼樣的發行上市稽核和註冊程式。
發行人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應當按照中國證監會有關規定製作註冊申請檔案,由保薦人保薦並向交易所申報。交易所收到註冊申請檔案後,5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
交易所主要通過向發行人提出稽核問詢、發行人回答問題方式開展稽核工作,基於科創板定位,判斷髮行人是否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資訊披露要求。
交易所按照規定的條件和程式,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發行人股票公開發行並上市的稽核意見。同意發行人股票公開發行並上市的,將稽核意見、發行人註冊申請檔案及相關稽核資料報送中國證監會履行發行註冊程式。不同意發行人股票公開發行並上市的,作出終止發行上市稽核決定。
中國證監會收到交易所報送的稽核意見、發行人註冊申請檔案及相關稽核資料後,履行發行註冊程式。發行註冊主要關注交易所發行上市稽核內容有無遺漏,稽核程式是否符合規定,以及發行人在發行條件和資訊披露要求的重大方面是否符合相關規定。中國證監會認為存在需要進一步說明或者落實事項的,可以要求交易所進一步問詢。中國證監會在20個工作日內對發行人的註冊申請作出同意註冊或者不予註冊的決定。
看點四:IPO被否6個月後可重新申請
試行稿有一個值得注意的變化是,如果申請科創板IPO的過程中被終止稽核或不予註冊,重新申請的期限由一年縮短為六個月。
證監會指出,交易所因不同意發行人股票公開發行並上市,作出終止發行上市稽核決定,或者中國證監會作出不予註冊決定的,自決定作出之日起6個月後,發行人可以再次提出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申請。
看點五:股份減持更靈活 便利創投資金退出
相較於徵求意見稿,試行稿進一步優化股份減持制度。主要調整有:
1、縮短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徵求意見稿中的核心技術人員股份鎖定期,由3年調整為1年,期滿後每年可以減持25%的首發前股份;
2、優化未盈利公司股東的減持限制,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和董監高、核心技術人員減持作出梯度安排。
3、明確科創板股份減持的其他安排仍按照現行減持制度執行,同時,為建立更加合理的股份減持制度,明確特定股東可以通過非公開轉讓、配售方式轉讓首發前股份,具體事項將由交易所另行規定,報中國證監會批准後實施。
此前,上交所表示為創投基金等其他股東提供更為靈活的減持方式。在首發前股份限售期滿後,除按照現行減持規定實施減持外,還可以採取非公開轉讓方式實施減持,以便利創投資金退出,促進創新資本形成。
看點六:明確資訊披露稽核內容和要求
上交所交易所發行上市稽核規則進一步強調,在發行上市稽核中,將重點關注發行人的資訊披露是否達到真實、準確、完整的要求,是否符合招股說明書內容與格式準則的要求。
同時,關注發行上市申請檔案及資訊披露內容是否充分、一致、可理解,具有內在邏輯性,加大稽核問詢力度,努力問出“真公司”,把好入口關,以震懾欺詐發行和財務造假,督促發行人及其保薦機構、證券服務機構真實、準確、完整地披露資訊。
三大不變
在做出了多出調整的同時,試行版規則也在幾個關鍵方面保持了與徵求意見稿一致。
不變一:投資者需有50萬資產 兩年交易經驗
科創板股票交易實行投資者適當性制度,有投資者建議適當調整投資者適當性門檻。上交所以答記者問的形式迴應了這一問題。
上交所表示,近年來,市場各方對於投資者適當性的認識極大深化。這也是資本市場在近30年實踐過程中,付出很多代價,花費很多成本換來的經驗。科創板企業商業模式新,技術迭代快,業績波動和經營風險相對較大,有必要實施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從徵求意見情況來看,大多數投資者對目前科創板投資者適當性要求表示認可,也有部分投資者認為投資者門檻過高或過低。
從資料測算看,50萬資產門檻和2年證券交易經驗的適當性要求是比較合適的。現有A股市場符合條件的個人投資者約300萬人,加上機構投資者,交易佔比超過70%,總體上看,兼顧了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和科創板市場的流動性。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實施投資者適當性制度,並不是將不符合要求的投資者攔在科創板大門之外,不符合投資者適當性要求的中小投資者可以通過公募基金等產品參與科創板。下一步,上交所將積極推動基金公司發行一批主要投資科創板的公募基金產品。此外,經向監管機構瞭解,現有可投資A股的公募基金均可投資科創板股票,前期發行的6只戰略配售基金也可以參與科創板股票的戰略配售。
不變二:不引入T+0交易機制
有投資者提出應當實行T+0交易機制,以增強流動性。上交所對此迴應,在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配套業務規則徵求意見過程中,不少投資者建議引入T+0交易機制。實際上,T+0交易機制在A股市場並不是新鮮事物。上交所成立初期曾實施過T+0交易機制,但最終因為市場條件不成熟,轉而採取T+1交易制度。國內對實施T+0交易機制一直有呼聲,但是也存在不同意見。經綜合評估,按照穩妥起步、循序漸進的原則,在本次釋出的業務規則中未將T+0交易機制納入。
不變三:上市門檻不變
對於最受關注的科創板上市門檻,試行版也未作調整,仍然是五套財務、市值指標。
(一)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 10 億元,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 5000 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 10 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 1 億元;
(二)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 15 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 2 億元,且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佔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於 15%;
(三)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 20 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 3 億元,且最近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累計不低於人民幣 1 億元;
(四)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 30 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 3 億元;
(五)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 40 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准開展二期臨床試驗,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並滿足相應條件。
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黃紅元此前在記者會上表示,科創板沒有首批名單,交易所做了很多摸底瞭解工作,科創板企業上市數量適當,從準備來看也是有快有慢,不會出現大批量的集中申報,北京、長三角、珠三角、武漢、成都、西安等儲備企業較多,生物醫藥等領域佔比大。
(編輯:王滿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