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晚,劉強東打出“王炸”!京東淨收入達4620億元!
自劉強東在美出事之後,京東就不斷的被人看衰,先是市值被腰斬,而後又被拼多多搶走了電商老二的地位。
但隨著京東一系列調整組織架構之後,尤其是在確定了徐雷上位的情況下,京東又有了回暖的跡象。
今日,京東亮出了最新的財報,還真別說,財報確實很亮眼!
財報顯示,京東集團2018年第四季度淨收入為1348億元人民幣(約196億美元),連續5個季度單季收入破千億元人民幣;作為京東集團核心業務的京東商城,2018年全年的經營利潤率為1.6%,較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0.1%、0.9%和1.4%,呈現出顯著的增長趨勢。
2018年全年,淨收入為 4620 億元人民幣(約 672 億美元),同比增長 27.5%;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持續經營業務淨虧損為25億元人民幣(約4億美元),2017年全年為淨利潤1.168億元人民幣。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京東第三方平臺共有超過21萬個簽約商家。截至2018年12月31日,京東共有超過178000名正式員工。而前些天京東還明確表示:將再招聘1.5萬快遞員!
看完了京東的財報,我們再來看看蘇寧的財報。
據其業績快報顯示,2018年蘇寧易購營業收入為2453.11億元,同比增長30.53%,連續兩年實現兩位數增長;商品銷售規模為3371.35億元,同比增長38.54%。2018年,蘇寧易購實現歸母淨利潤133.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42.13億元增長216%。
雖然從兩份財報上來看,蘇寧還是小勝一籌,畢竟這些年蘇寧的佈局也是非常的深,無論是蘇寧小店,還是蘇寧易購以及蘇寧的物流,都可以說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而且說白了,我們都知道京東與蘇寧交惡,前些天蘇寧又來了一波王炸,那就是補貼10億給家電廣場。但從京東這份財報來看,劉強東算是出了一口氣!
早前,京東的市值被拼多多逼近,很多網友都說拼多多要取代京東成為國內第二大電商平臺。
當時我就覺得拼多多短時間內難以撼動京東,畢竟拼多多僅僅成立3年且目前依然是一家單一的電商公司,而京東則不多,京東是一家十多年的公司,且京東不僅有電商,還有自己的物流與金融與雲端計算等。
雖然在年度買家的絕對值上,拼多多已經超過了京東的3.05億,在環比增速上超過了手淘的5%,在這一資料中,拼多多已經顯示了足夠的優勢。
考慮到此前相當輿論(包括我本人),都在質疑拼多多是否靠搶市場費用換來使用者增量,我們再看市場費用這一關鍵指標的變化。
最後,劉強東的放權為京東重新贏得了開始,2018年7月徐雷升任京東商城CEO,掌管著比京東物流、京東數科戰略地位還要重要的業務。無疑,劉強東放權後,徐雷是裝點京東門面最好的選擇。
對於京東來說,未來肯定要培養自己的接班人甚至是核心接班的團隊,說直白一點,那就是要學習阿里巴巴與華為的模式,畢竟這兩家公司能做到這個體量上,那是有原因的,也是值得很多中國公司去學習的。大家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