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ebrityZ明星商業影響力榜單
中國是最熱衷於在廣告中使用明星的國家之一,使用明星的頻率僅次於日本和韓國,且利用明星廣告的比重還在不斷攀升。
但凱度的專業調研發現,過去三年裡在中國市場上堅持使用明星策略的品牌居然有60%沒有實現品牌力持續增長。也就是說,很多品牌砸了錢請明星站臺,但這更像是一次華麗的冒險,很多的預算打了水漂。
如何選擇對的明星,實現“塑造更強大的品牌”這一目標?提高明星代言的ROI,已然成為品牌不容有失的必修課。
凱度最新發布的CelebrityZ明星商業影響力榜單以服務品牌建設為目標,通過全新升級的研究模型,重新定義明星影響力,助力品牌實現短期和長期的成長。
在“2019中國最具商業影響力明星100強”榜單上,中國女明星趙麗穎排名上升1位登頂,迪麗熱巴排名較去年上升9位排名第二,周杰倫大幅上升15位排名第三。(100強完整名單見文章最後)
2019中國最具商業影響力明星100強前10名
明星姓名 |
代言力總得分排名 |
2018年較2017年變動 |
美譽度排名 |
區隔度排名 |
號召力排名 |
傳播力排名 |
趙麗穎 |
1 |
1 |
65 |
55 |
5 |
1 |
迪麗熱巴 |
2 |
9 |
3 |
84 |
2 |
4 |
周杰倫 |
3 |
15 |
2 |
22 |
33 |
13 |
楊冪 |
4 |
-1 |
16 |
47 |
12 |
5 |
胡歌 |
5 |
1 |
13 |
44 |
8 |
18 |
周冬雨 |
6 |
-1 |
29 |
38 |
3 |
31 |
王俊凱 |
7 |
14 |
57 |
97 |
11 |
2 |
劉濤 |
8 |
0 |
20 |
67 |
7 |
28 |
古天樂 |
9 |
69 |
22 |
25 |
21 |
39 |
陳奕迅 |
10 |
39 |
5 |
33 |
51 |
61 |
CelebrityZ是凱度洞察中國原創的明星商業影響力研究資料庫。從2011年起,它就在中國追蹤研究什麼樣的明星才能真正提升品牌的價值,為品牌主提升明星代言投資的回報率。
最新升級的CelebrityZ 2.0研究模型基於為全球廣告營銷業界廣為認可的BrandZ品牌資產模型,接入Kantar Media CIC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的大資料分析,再疊加明星的專業成就(如明星的作品數量、票房表現、獎項情況等),全面考察明星代言的商業影響力。
新的模型具有三大優勢:
1. 拓寬資料覆蓋面
整合消費者態度、輿情及與品牌相關的行為大資料,結合凱度獨有的明星區塊鏈,打造客觀、全面的明星評價體系;
2. 打通品牌影響力
將明星資產與短期品牌影響及長期品牌建設相結合,選出最能提升品牌有意義(Meaningful)、差異化(Different)、突出性(Salient)的明星;
3. 挖掘深度
依託凱度強大的消費者洞察解決方案,將相關消費者洞察模型與CelebrityZ靈活結合,滿足客戶各類洞察挖掘需求。
洞察一:不可持續的“流量”≠商業影響力
中國的明星概念一直在演變,從傳統意義上的演員、歌手,到明星、流行偶像、人氣藝人,再到現在被頻繁提及的“流量明星”。不少“流量明星”的確能為品牌帶來短暫的銷售增長,但是如果沒有穩定的專業成就和良好的公眾口碑,這些“流量明星”避免不了成為“流星”的命運,因此他們對於品牌的長期建設不會有所貢獻。相反,能夠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持續保持高水準,並且為公眾樹立良好模範形象的明星,能夠穩健地保持自己的商業影響力。
這方面的例子如今年男性明星中排名第一的周杰倫。雖然他在傳播力(Salient,基於知名度和網路曝光度)指標於一直在下降,但他的商業影響力排名卻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還在2018年反彈到了綜合榜單第三名的高位。
如果到百度指數上搜索一下週杰倫,就可以發現和他的名字最相關的都是他的專業活動,如“演唱”、“演唱會”、“歌曲”、“新歌”等等。而如果搜尋某些流量明星,我們會發現最相關的詞都是緋聞。
品牌應該認識到:不可持續的流量不等於商業影響力,需要短期商業目標與長期品牌資產建設並重。著眼短期影響,瞭解消費者行為的變化和為品牌帶來的銷量增長;立足長期影響,瞭解消費者對品牌態度的變化,更深入分析明星如何為品牌帶來長期影響。
洞察二:不籤‘流星’,品牌要選擇‘波長’最合拍的‘恆星’
基於“流量”的明星如果沒有持續的高水準專業成就,或是人設崩塌爆出醜聞的話,他們的商業影響力會迅速消散。但品牌對這一點的認知會有滯後性。例如在今年的排行榜上前20名中,有10個明星是新進前20名的,相應地,有10個人掉出了前20名。我們的觀察是新進入前20名的10個明星合計只有8個廣告代言合同,而掉出去的那10個明星則合計有15個代言合同。
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為品牌還在依照“流量”衡量應該與哪個明星合作。從“傳播力”維度來看,反而是掉出前20名的10個明星的表現更好。但實際上,綜合來看,新進入的10個明星的表現要強得多,主要是因為他們在區隔度和美譽度上領先很多。
那麼,“流量”之外,品牌應該看什麼呢?
成功的代言,是表現長紅的明星與品牌的如影隨形,二者形象在消費者心中合二為一。代言成為明星的“作品”,明星成為品牌的“內容”。
如果說一閃而過的“流量明星”是“流星”的話,“德藝雙馨”的長紅明星就是“恆星”,而品牌需要尋找的,就是與自己品牌“波長”能實現共振的“恆星”。
凱度的一個美國品牌客戶,啟用同一位明星代言已超過10年,是否需要更換呢?凱度資料顯示使用該明星的廣告比沒有用TA的廣告在關鍵指標上表現更好,人們看到這位明星也會快速聯想到這個品牌。我們的測算是這位明星每年能為客戶創造超過500萬美元的價值。在一系列投資回報估算之後,客戶延續了和這位明星的合作。
在中國,凱度的研究顯示香港明星陳奕迅和啤酒品牌百威在“如朋友般的”和“隨意的”這兩個指標上非常契合,而這對於提升品牌與消費者的“相關性”非常重要。因此百威從2016年就簽下陳奕迅做為形象代言人,最新的資料顯示百威在“相關性”上表現得到明顯提升,這意味著消費者更相信百威能滿足自己的需要,並且對百威感到親切。
洞察三:‘流量’並非原罪—給新人們一個變成‘恆星’的機會
從鹿晗、吳亦凡領銜的“歸國四子”到國民男團TFBOYS,到C位出道的蔡徐坤,到“錦鯉少女”楊超越,再到粉絲能量爆棚的朱一龍和白宇……隨著娛樂大環境的變化,明星更迭、流量移位速度愈發超出我們想象。
本次報告還排出了20人的“新勢力榜單”,包括的是尚未進入前100名的年齡在30歲以下且網路聲量排名前20名的明星,可以看到其中大多數人在25歲以下,最小的NINE PERCENT成員黃明昊甚至只有16歲。
“流量”本身是中性的,享受過流量帶來的知名度快速上升之後,明星們想要維持長久的價值,靠的還是作品和個人的發展規劃。
通過連續劇《鎮魂》而一舉成名的朱一龍,其實早在2009年就通過出演電影《再生緣》而出道。在2018年《鎮魂》播出期間(6月13日至7月16日),他的排名連續六週位列微博明星勢力榜內地周榜前三名。但此後他並沒有走上靠“流量”吃飯的道路,而是不斷地有高水準的專業演出,人設也始終保持高水準。
在主榜上排名第27名的劉昊然,在2014年出道之時僅僅是高一學生,憑藉《北京愛情故事》電影一舉走紅。2016年的網劇《最好的我們》更是拿下了豆瓣上8.8分的高分。他出道五年以來,每年都有作品,剛好的曝光度,可圈可點的表現,為自己帶來了穩定的人氣和口碑。
總結:
抽象地說,明星與品牌都是眾多形容詞的集合,為它們互相配對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
品牌首先要進行準確評估,為自己選擇個性契合、專業曝光度高、綜合實力均衡的代言人;其次要根據品牌自身情況,制定個性化代言策略,例如通過多明星策略來防備突發事件的損害。這樣,明星塑造與品牌建設之間才能實現有機打通,達成品牌建設的長期目標。
但不管怎樣,變動不居將是不變的商業邏輯。品牌選擇代言人還將面臨新變化和風險。但能確定的是,品牌需要立足市場動態和資料洞察,以不變應萬變。
欲瞭解有關明星代言的更多資料、分析和諮詢,
請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媒體採訪聯絡:[email protected]
來源:凱度,凱度華通明略 ,Kantar Media C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