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崗是如何細分成前端、策略和後臺三類的
在各類招聘平臺上,網際網路產品的分類越來越細了,前端產品,平臺產品,策略產品,後臺產品等等,這些名詞給我的感覺,就像 網際網路+ 和 +網際網路,明明都是把傳統業務線上化,卻要看是網際網路人進入傳統行業,還是傳統行業進入網際網路,區分這些名詞來顯擺。
說歸說,通過整理學習資料,大概梳理了產品崗細分的過程,主要有5個階段。

產品崗細分過程
階段一:網際網路公司初創期
公司的組成大概是BOSS、研發、設計、運營,以及產品,此時產品需要負責前端和後臺。
階段二:網際網路公司成長期(一)
產品上線了,運營過程中,發現H5、微信公眾號等運營工具太缺乏了,運營崗天天找老闆要人,說我們的產品支援太差了,需要配置運營類的產品,來給我們的運營活動打助攻。
於是公司組成變成了BOSS、研發、設計、運營,以及產品(前端&後臺),運營產品
階段三:網際網路公司成長期(二)
隨著使用者的增長,產品的效能變慢了,運營催研發,研發說我們的後臺太渣了,而且做了很多重複的開發,需要專門的PM來重構。
於是公司組成變成了BOSS、研發、設計、運營,以及前端產品,後臺產品,運營產品

產品崗分類
階段四:網際網路公司成熟期(一)
隨著使用者積累期的完成,BOSS說我們要準備做商業化變現了,於是有了商業化產品的加入,來專門負責配合銷售部門進行變現。商業產品過來後,發現我們的後臺從變現支援角度來看,不能太渣了,於是和後臺產品開始一起搗鼓 BI、CRM、廣告系統和銷售系統。
公司組成變成了BOSS、研發、設計、運營、銷售,以及前端產品,後臺產品,運營產品,商業產品。
階段五:網際網路成熟期(二)
隨著商業化產品的變現過程,發現客戶量比較大的情況下,商業化過程總體不是很智慧,於是,引進了策略產品經理,負責開展智慧化商業專案。
公司組成變成了BOSS、研發、設計、運營、銷售,以及前端產品,後臺產品,運營產品,商業產品,策略產品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