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思半導體如何崛起,回顧當年的麒麟950系列
就在2015年,驍龍810/820系列已經因發熱問題而飽受詬病,而且手機廠商大洗牌,樂視、ZUK等因此倒下。
此時,華為用一顆SoC打開了新局面——這就是本集所要介紹的麒麟950處理器。
麒麟950/955:勝利的曙光
2015年11月,海思正式釋出了麒麟950,這是海思第一款16納米制程的手機SoC。
麒麟950處理器具有四顆Cortex-A53核心和四顆Cortex-A72核心,最高主頻達到2.3GHz,圖形處理器為ARM Mali T880。
麒麟950率先商用了16nmFinFET Plus 工藝。A72相對於此前主流旗艦晶片使用的A57大核心,效能提升了11%,而且功耗降低20%,能效比提升30%。
A72是此前A57的優化升級版,雖不是全新設計但大大提高了能效,A57飽受詬病的高發熱、低效率問題也得到了消除。
總之,麒麟950用優秀的發熱控制在那一年成功幹贏了驍龍810/820,也完成了麒麟從能用到好用的轉變。
麒麟950主要使用於華為Mate 8和榮耀8。
華為Mate 8於2015年11月26日召開發佈會。
這款手機重新引入了Mate系列最引以為傲的大屏長續航賣點,也是Mate 7的正統續作。
這款手機還支援華為FCP快充協議(9V/2A),有效解決了大電池充電速度慢的問題。
以及榮耀8,採用了5.2英寸1080P觸控式螢幕,這裡就放一張圖吧。
麒麟955也是一個小改版,主要使用於華為P9系列和榮耀V8。
說到華為P9系列,這也是華為一代神機,華為P9系列於2016年4月釋出並銷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