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增長官:YouTube是自媒體的第二春嗎

身邊認識的自媒體作者,在歷經了18年的低谷後,開始逐漸往YouTube轉型,主要原因有兩點:
- 看上了YouTube的高收益
- YouTube的限制比頭條等自媒體平臺要小,可以自由地推薦自己的微訊號/公眾號,漲粉效果好

那麼問題來了。
- 到YouTube做自媒體,需要什麼條件?
- 在YouTube適合發什麼樣的內容?
- 在YouTube怎麼賺錢?
1
最基本的條件,想必大家都清楚,就是要能跟全球連線。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不少朋友委託住在香港的親戚,代為上傳YouTube視訊,而這也大有成為產業鏈一環的趨勢。
在我認識的自媒體人中,以B站的趕海四大天王為例,基本都是通過同一個代理上傳視訊。
但由於刷粉等問題,YouTube刪除了其相關的頻道,得不償失。
這同時也釋放了一個訊號:
做YouTube不同於國內新媒體,刷量是很容易被封號的。
那麼,相對國內的新媒體平臺,YouTube有優勢嗎?
準確地說,國人做YouTube,目的無外乎3個:賺錢、吸粉、營銷,把國內的好貨銷往海外。
我們先說第一點,關於YouTube的收益規則:
1、收益門檻
2017年是YouTube在大中華區的爆發元年,許多創作者紛紛湧入YouTube,想要通過YouTube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為了應對突然暴增的作者人群,YouTube相應調整了收益門檻:
需同時滿足1000訂閱+4000小時的播放才可新增廣告。
- 1000訂閱指的是1000個粉絲,這個門檻並不算高,畢竟YouTube的日活可是達到了15.3億,相比之下頭條只有區區7500萬。
- 4000小時的播放,指的是你的影片被觀看的總時長達到4000小時。
舉個例子。
如果你單支影片長5分鐘,4000小時的播放量折算下來,就是48000次的觀看。而且必須得看完,這對於一個優秀的視訊作者而言,並不難。
像頭條上優秀的“山藥視訊”,在YouTube的表現也非常出色,2018年全年有50萬訂閱,超2億次觀看,單支影片最低播放量都在3萬以上,開通廣告不過一兩天的事。

2、收益計算方法
跟國內相同,YouTube的收益按CPM計算。也就是說,你的視訊播放一萬次也好,如果沒人看廣告,依然是沒有收益的。
因此,在YouTube上做標題黨是行不通的,使用者連廣告也沒看完就離開,即便有100萬次的播放,這個收益也是0。
而且,YouTuber的CPM數值是不同的,主要受3大因素影響:
1、平臺根據廣告播放的完成率、點選率、跳出率等綜合數值進行換算
2、觀看你影片的使用者所在國家的經濟發達程度。
像臺灣地區,每千次播放的收益普遍在0.6~1.4美金之間,優秀的能達到2~4美金。而這個資料在美國,極有可能達到5美金,甚至10美金。
3、是你影片的長度,超過10分鐘的影片,可以同時插入2個廣告,CPM自然比10分鐘以下的影片高。

因此,做YouTube,不僅要學會瞄準觀眾人群,還得做好翻譯工作。
像山藥視訊這些用心做了英文字幕,其觀眾大多來自歐美等國家,CPM可以達到3.3美金/千次播放。
2億次播放的收益大約為20~66萬美金,摺合人民幣134~443萬,這個收益是頭條的3.3~11倍。
最重要的是,YouTube有相應的創作者獎勵機制,優秀的YouTuber會獲得官方推薦的品牌方合作機會,收益會翻一番。
要知道,頭條視訊作者的收益普遍為2元/萬次播放,即便是原創視訊作者,最高收益也不過20元/萬次播放,2億次播放的收益最高為40萬。
也就是說,YouTube的收益比頭條號收益高了足足10倍。就此而言,國內新媒體平臺跟YouTube的差距顯而易見。
2
關於吸粉,YouTube是一個非常大的流量池。
且不說外國人用不用微信和微博,華人以及大中華區的同胞,絕大多數使用微信進行日常通訊交流。
2018年,Instagram大中華區的註冊使用者數為3100萬,而YouTube的數量大約是ins的1.5倍,加上非註冊使用者,這個數量大概可以達到6000萬,算得上一個龐大的流量池。

由於中國區許多YouTuber的註冊國家為他國,很難準確獲取排名。
不過,YouTube不同ins,使用者質量良莠不齊,有留學生,外貿從業者等,也有噴子,網路遠征軍那種,倒不像ins的使用者那麼精緻。
當然,這不影響YouTube成為一個優秀的吸粉渠道。
我認識的新媒體人中,在YouTube上的吸粉方式主要有2種:
- 資源吸粉
- 內容吸粉
如果單從吸粉的角度來說,YouTube上的資源吸粉效果是最好的,不過,資源吸粉不好的地方在於:
- 容易招惹羊毛黨
- 脫粉率相對較高
以我個人的經驗,公眾號次日留存率平均在50%~70%之間,最好的一天,次日留存率也不過91%,最差的一天,下到了48%。
大概是受資源型別的影響,公眾號粉絲主要以男粉為主,佔總使用者數的70%以上。
不過,如果你是一個兢兢業業的資源up主,粉絲的粘性以及活躍度都會大大提升。
像我認識的好幾個up主,粉絲每天都會給他留言,點廣告,5萬粉絲,創造了日均7800的閱讀量,公眾號會話開啟率在10%以上。
缺點之一,就是轉發率特別低,主要以公眾號會話閱讀為主,很難形成裂變。

內容吸粉是最困難的,不適合小白,因為YouTube上面的up主太多了,許多人只需關注頻道就能獲取大量關於生活、科技等多方面的內容。
如果你想通過內容吸粉,那麼你必須得滿足以下條件:
1、內容原創且優質,粉絲看完還想看更多
2、你的播放量要高,瞄準的使用者群體要精準
要知道,資源吸粉最大的轉化率可以達到30%。YouTube每千次觀看,就帶來300個新增粉絲,遠超公眾號轉化率。
優秀的內容,在YouTube上的播放量破億很正常,周杰倫的mv《告白氣球》播放量就高到1.8億次,連週二珂翻唱的視訊都有1475萬次播放量。
由於粉絲口味的迥異,在國內影響力很大的自媒體IP,在國外可能就水土不服了。
例如,在國內火到不要不要的《萬萬沒想到》、《papi醬》等IP,在YouTube上就表現不佳。
不過,《辦公室小野》的YouTube訂閱使用者達到了548.9萬,全年累計11.8億次播放量,折算成收益大約為118萬~389.4萬美金,中國區大約為1美金/千次。
這個收益已經相當高了,取中間值250萬美金作對比。咪蒙80萬刊例報價已經處於自媒體頭部水準,就算是咪蒙,也要發20條頭條廣告,才能賺到250萬美金。

目前,在YouTube上做電影資源分享的up主是最多的。
用影片資源來吸粉也是常見的方式,大概是摸清了國人的特性,許多做影片資源的up主大多劍走偏鋒——三級片解說。
YouTube有相應的分級制度,有成人頻道,而三級片解說由於關鍵鏡頭打碼,因此不涉及色情,而YouTube對於此類視訊幾乎都是放行的。
YouTube的頻道簡介可以自由新增微信公眾號等聯絡方式,還可以增加5個連結,可以自由推薦公眾號、推特、ins等官方頻道。

看完解說後,如果你想進一步觀看這部電影,則需要關注up主的微信公眾號,回覆相應的關鍵詞獲取播放地址。
據悉,一部三級片解說的播放量能夠在短短的幾天內輕鬆突破100萬,單支影片能夠為公眾號吸粉約2萬。
不過,我個人並不鼓勵這種吸粉方法,風險指數太高,YouTube不會封你,微信就沒那麼好的脾氣了。

一個專注三級片解說的自媒體,同樣的內容在國內容易遭到封殺,可見YouTube的影片稽核相對寬鬆。
其實,三級影片解說是眾多視訊當中相對簡單的,你解說得好不好,使用者並不關心。
最重要的是,你的言語夠不夠露骨。
我對比了一下國內up主的三級片解說頻道,其中,女聲解說的播放量以及留言量都比男聲高18%。
所以說,好色是男人的通病。
至於在YouTube上面賣貨的效果好不好,我只能說見仁見智。YouTube跟嗶哩嗶哩非常像,軟色情類,三農類視訊的播放量都非常高。
在我認識的自媒體人中,在YouTube上賣農產品、乾貨的不少,銷量也非常可觀,建議做三農產品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
3
做YouTube難嗎?
可以說難,也可以說不難。
但不用心就想月入鬥金幾乎是不可能的。
臺灣有一個up主,2017年做了整整一年,總的(帶廣告的視訊)播放次數不過13萬,收益382美金,還比不上她打工。
不過,2018年YouTube全球收益最高的前10位up主的總收入為8.92億元人民幣,人均年收入8920萬。其中包含其他收入,如廣告商合作等。

放在國內,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要知道,就算你把視訊佈局到所有的新媒體平臺上,你一年的累計收入想要破100萬元軟妹幣都特別困難,跟何況是100萬美金。
綜上所述,YouTube將會是國內自媒體的新陣地。
不過,我個人的建議是,吸粉為主,賺錢為輔。
畢竟做新媒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並非每個人都能生產優質的內容,走最適合自己的路才是王道。
文:知識提供者@運營公舉小磊磊(gongjulei)
首席增長官CGO薦讀小紅書推廣:
- 《 談一談Youtube Premium:模仿競品並不是正確的產品策略 》
- 《 47個增長策略,Netflix Facebook YouTube都在用 》
- 《 增長營銷:從四個問題讀懂哪種營銷方式最有效 》
更多精彩,關注:增長黑客(GrowthHK.cn)
增長黑客(Growth Hacker)是依靠技術和資料來達成各種營銷目標的新型團隊角色。從單線思維者時常忽略的角度和高度,梳理整合產品發展的因素,實現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帶來的有效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