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規範產品體驗 | 談談樂趣APP的Le趣所在
“ 寫在前面: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關注。
說來也怪,這個號從來沒有清晰的定位,總是記錄著零零散散亂七八糟的內容。思考些許,將這個簡書號更名為: NetError 。我想,是時候賦予它一個清晰的定位,即:網際網路+產品,研究生日常+思考,不外如是。唯借只紙片語,不勝感謝。 ”
有點酷的音樂軟體 —— 樂趣
1、體驗環境
體驗機型:堅果pro2
手機系統:安卓7.1.1
APP版本:v1.3.5
體驗時間:2019年3月24日
網路環境:聯通4G
2、產品簡介
樂趣是一款小眾唯美的音樂APP。
是一款小眾音樂分發的app,滿足想聽歌但不知道聽什麼還想聽自己喜歡聽的的那部分人的需求,希望養成使用習慣,把樂趣作為自己常用的音樂播放器。
可以彈幕聽歌並附有炫酷的動態桌布。
支援音樂歌單和音樂分類,不支援音樂搜尋,聽歌大部分依靠推薦。
3、使用者分析
3.1、使用者定位
文藝青年
小眾音樂愛好者
小眾音樂內容生產者
3.2、使用者特徵
下圖分別是使用樂趣APP的年齡分佈、性別比例以及地域分佈。
(資料來源:360指數)



地域分佈
年齡分佈上,19-24歲和25-34歲均佔總體40%,其他年齡佔20%,這說明樂趣APP的使用者群主要以青少年和中年人居多。
性別比例上,女性使用者明顯多於男性,女性使用者佔63%。由於女性更注重簡潔唯美的生活方式,以及對音樂的依耐性更強,女性使用者佔比較多不難解釋;
地域分佈上,使用者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其中廣東省使用者比例最多,這可能是由於沿海地區人們更開放以及對音樂的追求更為迫切,想要在現有的線上音樂聽歌方式上尋求新的轉變和新的刺激。
3.3、使用者卡片和使用場景
我叫小A,女,一名在校大三學生。怎麼說了?我應該算地地道道的一個文青,熱愛文字,熱愛電影,熱愛音樂,熱愛生活。我特別喜歡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個人聽著我最喜歡的歐美小眾音樂,思考著屬於我自己的美好回憶。可我已經厭煩我最常用的網易雲音樂和QQ音樂了,在這些音樂APP裡我收藏過許多歌單,可聽來聽去,聽多了就不知道再去聽什麼音樂,而且每每點選搜尋框的時候,我真的不知道去搜索什麼我所喜愛的音樂。一次偶然機會,我逛微博的時候發現了一款叫做“樂趣”的音樂APP,下載使用的時候竟然發現它給我推薦的歌兒很多都是我喜歡的,而且我所有聽的歌兒都是推薦給我的。看著APP裡面炫酷並且富有文藝色彩的動態桌布,我想我已經喜歡上這款聽歌軟體了。
我叫小B,男,25歲,一位在深圳打拼的職場小白。工作壓力很大,工資也不高,又沒有幾個聊得來的朋友,我開始思考我背井離鄉來到深圳是否是一個錯誤的決定。每天回到在城中村自己一個人租住的小房間,為了省錢,自己還得做飯,生活大概真的很艱辛。不過還好,最近心情有了改變,我下載了一款叫做“樂趣”的音樂APP。我每次做飯的時候,都開啟這款APP邊做飯邊聽音樂。她真的很懂我,推薦的歌都是我最愛聽的音樂。不同於其他音樂軟體,她好像真的成為了我的一個靈魂伴侶。生活看來還是很美好的。
我叫小C,男,27歲。這是我來到北京的第5個年頭,但事到如今我還是沒混成個什麼人樣。撫摸著手裡的這把花去我大半積蓄的吉他,開啟這款名叫“樂趣”的音樂APP,突然發現我之前上傳的屬於我的音樂,開始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點贊和評論。看著來自陌生網友的評論,我心突然一熱,原來我的堅持還是會得到許多人的認同的啊!我開始彈起屬於我自己的和絃,只是隔壁房間又傳來歇斯底里的吼叫。他們不懂音樂,但樂趣APP上的網友懂。
3.4、使用者需求分析
全球音樂產業持續增長,中國文娛產業進入黃金期,在這個大背景下,中國音樂產業不斷髮展,各種音樂形勢,音樂節目以及音樂APP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據艾瑞諮詢《2018年中國數字音樂消費研究報告》,中國數字音樂消費者關鍵詞見下圖:

可見,使用者注重高品質的音樂內容、音樂社交認同體驗以及音樂內容開始向國際範圍內蔓延。
對於音樂,其需求見下圖:

音樂需求
基於KANO模型,對於樂趣APP作如下分析:

KANO模型
4、市場現狀及分析
據艾瑞諮詢《2018年數字音樂消費研究報告》,


國內音樂產業一片大好,並且隨著使用者對內容付費意識的逐漸增強,音樂行業將會是各網際網路公司爭奪利潤的機遇之地。國內,音樂軟體主要有QQ音樂、網易雲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以及蝦米音樂等。這幾款軟體幾乎佔去了國內音樂軟體大部分份額,並且隨著各軟體之間的音樂版權之戰以及消費者逐步提高的消費品質和消費需求,國內音樂軟體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樂趣APP以其去中心化的智慧推薦以及簡介唯美的UI設計,致力於小眾音樂群體,也將會在未來使消費者產生較高的品牌忠誠度。
5、產品分析
5.1、產品功能結構

產品功能結構
從樂趣APP的產品功能結構來看,其整體架構較為清晰,主要有五個一級功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音樂、視訊、以及發現功能。
音樂頁按照推薦和熱門進行分類,簡潔方便,並配有動態桌布以及彈幕評論,提升使用者視覺體驗,目的在於抓取使用者的興趣以及形成產品獨特的吸引力,使使用者能更多的留在音樂介面,減少使用者的後臺聽歌行為;
視訊頁以與音樂相關的視訊作為切入點,內容包含有:演唱會現場、MV、國際音樂等多種形式。這個功能在所有聽歌軟體上幾乎都存在。
發現頁最主要的一個功能就是“匹配樂友”。這個功能致力於“音樂社交”,基於社會認同理論,貼合小眾群體的心理體驗,目的是找出在這些小眾群體裡志同道合的同類人,從而建立起情感聯絡甚至於情感寄託。“匹配”功能,網易雲音樂在2018年年度報告中曾上線過,但之後也不了了之。
5.2、產品使用流程

產品使用流程
作為一個聽歌軟體,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給使用者帶來良好的聽歌體驗。
所以產品使用流程以“聽歌”為中心,再向比較重要的“視訊”以及“匹配樂友”進行功能延伸。
“匹配”功能,置於發現頁之下,作為其中比較有特色的一個功能,
建議:“匹配”功能代替“動態”功能,單獨作為一級功能展示在應用介面。同時建議新增“音樂群”功能,思考如下:將匹配分為“兩人私聊”和“多人群聊”,同時兩人私聊可以加入“是否允許他人加入?”功能,擴充套件雙方共同的社交體驗。對於動態功能,併入發現頁。
5.3、產品互動及頁面分析
5.3.1、進入介面和音樂介面

進入介面和音樂推薦介面

音樂-熱門介面
使用者在第一次使用產品的時候,進入的便是音樂介面。
音樂介面最主要的特徵主要有兩個:
一是智慧化推薦音樂。在當前使用者還沒有進行登入的時候就可以給使用者推薦讓使用者認為滿意好聽的歌曲,而且在整個APP內,沒有關於“搜尋音樂”的功能。樂趣APP立志做一款人性化的產品。
二是動態桌布。不同於其他類似產品,樂趣APP的動態桌布在於提高使用者的視覺體驗,從而提高使用者對產品的新奇感受以及滿意度。當桌布跟著正在播放的音樂跳動的時候,樂趣APP提供了不同於其他產品的體驗感受,更加深入人心的使使用者能多停留在APP使用介面內,而不是現在更多的後臺聽歌行為。
關於切換音樂:向上劃切換下一首,向上劃切換上一首。
調整播放進度:向右劃前進,向左劃後退。
播放與暫停:輕觸螢幕暫停,再一次輕觸播放。
喜歡音樂:雙擊播放介面喜歡音樂,或者點選喜歡按鈕。
5.3.2、視訊介面

視訊介面
關於切換視訊:向上劃切換下一首,向上劃切換上一首。
調整播放進度:向右劃前進,向左劃後退。
喜歡視訊:雙擊播放介面喜歡視訊,或者點選喜歡按鈕。
關於音樂介面,我們可以看到在分享音樂功能裡有下載音樂的選項,但是對於視訊介面,分享視訊選項裡並沒有下載視訊的功能。這可能是由於現在隨著網路的發達,人們對於短視訊並沒有強烈的下載慾望,同時為了保護視訊上傳者的權利,所以就沒有提供下載視訊的功能選項。
同時,不同於音樂介面,視訊介面提供了上傳視訊的功能選項,為使用者上傳自己喜歡的視訊提供許多便利。而相對於上傳音樂,樂趣APP手機客戶端並沒有提供該選項,只能通過電腦端才能上傳音樂。
5.3.3、發現介面以及匹配功能
(1)發現介面

發現介面
(2)匹配樂友介面

匹配介面
匹配功能作為樂趣APP最有特色的一個功能,其目的在於致力於小眾群體打造音樂社交特色。通過 “音樂匹配度”或“匹配指數” 這樣一個概念,以音樂為中心,拉近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絡,為一部分小眾群體提供有關心理上的社交體驗。當用戶點選“匹配樂友”按鈕的時候,使用者隨即進入聊天介面。使用者可以檢視和樂友的“匹配指數”,並可以同時聆聽所匹配的歌曲,還可以進行分享音樂,分享照片,進行文字語音形式的社交體驗。
5.3.4、動態頁面

動態介面
在“動態-最新”介面,使用者可以看到打當前最新的使用者的動態。其中有樂趣APP官方賬號“樂趣小姐姐”的動態以及其他樂趣使用者的狀態,在這裡使用者可以知道其他使用者的心情體驗並進行音樂欣賞,進行點贊評論分享,甚至於關注使用者並進行交流分享。
在“動態-好友”介面,展示的是使用者所關注的使用者動態。系統預設關注的好友是“樂趣小姐姐”。
同時,介面也有“發表動態”按鈕,當用戶點選便可以自己編輯動態分享音樂。
5.3.5、“我的”頁面

“我的”頁面
在“我的”頁面中,主要有:我的資料、訊息、我的喜歡、下載的音樂、最近播放、本地音樂、新手引導以及認證樂趣音樂人等內容。
6、如果我是PM
現如今,音樂軟體幾乎被騰訊以及網易壟斷,兩家公司為了版權之爭鬧的不可開交。雖然這兩家公司在音樂軟體中佔去了大部分市場,但也從反面降低了使用者的產品體驗。樂趣APP作為一款致力於小眾群體的音樂軟體,想要從這兩家公司中搶奪市場份額幾乎不怎麼現實, 所以假如我是PM,我會將重點放在以下幾方面:
提升去中心化演算法推薦準確度,致力提升使用者更好的產品使用體驗:
樂趣APP比較大的一個優勢就是依靠去中心話演算法智慧推薦,滿足想聽歌但不知道聽什麼還想聽自己喜歡聽的的那部分人的需求,而且在使用者首次使用不登入APP的情況就能給使用者提供良好的聽歌體驗。保留使用者不能自己進行搜尋歌曲的前提,進一步提升智慧化推薦的準確度。同時,歌曲風格不能單一,在使用者一直聽某類歌曲的情況下,嘗試推薦與之相似風格的歌曲,並進行改變,以免使用者厭煩某一類一直推薦的歌曲之後,放棄使用該產品。
加強動態桌布管理,給與使用者更豐富多彩的視覺體驗:
樂趣APP作為一款小眾音樂APP,動態桌布是其區別於其他同類產品,並吸引使用者最為特別的一個功能,所以必須加強動態桌布的管理,提供與音樂更匹配更多彩的動態桌布,從而給使用者提供更好的體驗,讓使用者能更多的停留在APP內。
加強使用者上傳版權稽核,以免陷入版權糾紛:
對於樂趣APP內的音樂,許多都是使用者自己上傳。
在使用者上傳協議裡有這樣幾條:
1.使用者須確定其上傳的作品符合法律法規、規章政策要求,且擁有全部版權或已得到版權方合法授權。
2. 使用者須保證作品不存在任何權利問題,作品不侵害任何第三方的著作權和/或其它智慧財產權。
5. 樂趣的審查並不免除使用者的責任,如因權利歸屬、瑕疵及違法等問題而引起的任何處罰、糾紛,或因視訊內容涉及任何侵犯第三方權益處罰、糾紛,使用者負責解決糾紛,並承擔包括侵權賠償在內的一切責任;同時,使用者應確保樂趣免責。如樂趣因此受到任何損失,使用者有義務及時給予樂趣完整且等額的賠償。
從以上可以看出,對於以後可能產生的很多關版權糾紛問題,協議裡表明全部讓使用者自己負責,樂趣APP不負責任。而對於很多上傳音樂的使用者,其本身可能並不知情。雖然樂趣APP已經在協議裡免去全部責任,但為了對使用者負責,讓使用者對產品產生忠誠,必須加強版權稽核,免於未來的糾紛。
重點打造“匹配樂友”功能,加強音樂社交體驗:
將“匹配”功能作為一級功能,代替“動態”功能,而動態功能併入發現介面。對於提升使用者音樂社交體驗,將“匹配”置於一級功能,對於形成產品自己的特色有著重要的作用;
可以嘗試上線匹配“音樂群”功能以及附近功能,形成真正依靠音樂的社交產品。可以在產品進行灰度測試的時候,檢驗該功能的適用性,並考慮是否可以正式上線。
注重極簡和唯美UI設計,增加更多主題選擇:
樂趣APP整體以暗黑色作為主體,富有極簡唯美的風格,同時,配合其具有特色的動態桌布,給使用者以非常好的體驗。但樂趣APP只有這一種暗黑色的主題,建議增加多種極簡唯美風格主題,給使用者以更多選擇。
音樂推薦聽歌介面增加語種選項:
作為使用者,不僅對歌曲風格有選擇,而且對於語種也有選擇。建議增加:國語、日韓、英語共三種選項,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感受。同時,基於這三種選擇,系統能進行更準確的推薦,不至於在進行多次推薦過後使推薦風格單一,平臺low化,從而使使用者流失。
上線使用者等級功能,根據使用者等級提供相應獎勵:
建議根據聽歌時長或活躍程度(分享音樂或喜歡評論音樂)上線使用者等級功能,同時根據使用者等級提供相應獎勵,比如當用戶等級達到10級(達到10級很難)的時候就可以在樂趣APP動態介面內建頂自己的動態。
樂趣APP當然是一款具有很多樂趣的音樂軟體,但如何獲得這些樂趣,希望你在真正使用的時候去發現!
ending!
寫在後面:
第一次寫產品體驗報告,望擔待。
不僅文字不成熟,而且更為致命的是相關基本知識的欠缺以及思維邏輯的不夠嚴密,所以造就了這篇文章的不規範、不成熟、不體面。
雖然作為鹹魚的我,對未來不抱有任何可觀的幻想,但無論怎樣,也得慢慢的摸索、前進。本文若有任何不合理之處,望指正,必恭聽。
最後,附張小龍對於產品的理解:
“對使用者真正理性的善良,使用者才能長久的使用我們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