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百強銷售4300億 線下如何感受“發展的春天”
連鎖百強銷售規模達4300億 線下商業如何感受“發展的春天”?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20 21:20:32
與美國相比,中國特許經營的數字化水平、應用水平處在一個更高起點,有更多的後發優勢。數字化科技的應用會幫助很多特許經營企業實現模式的創新,從而使各業態的競爭優勢得到進一步提升。
每經記者 陳克遠 每經編輯 王麗娜

圖片來源:攝圖網
“有人說,連鎖便利店的發展就像90歲的老太太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但也有業內同行在分享時介紹,北京便利店業績好的平均日商已超過2.4萬元。對於大環境的論斷,每個人有不同的判斷,但我認為,還是要去感受發展的春天。”
在3月19日舉辦的“2019中國特許加盟大會”上,東莞市糖酒集團美宜佳便利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秋育如此表述對連鎖零售行業前景的認知。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最新發布的“2018中國特許百強榜單”顯示,2018年中國特許連鎖百強銷售規模約4300億元,同比增長14.8%,增幅比上一年提高了1.8個百分點。同時,榜單中也顯示了頭部企業強勢擴張、企業在海外發展加盟業務、服務業市場規模漸顯等特點。
但也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少連鎖品牌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反映要面對來自供應鏈、資金、人才、創新技術應用等方面的嚴峻考驗。
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市場環境下,線下連鎖零售企業如何才能感受到“發展的春天”?
連鎖百強銷售增速達14.8%
根據“2018中國特許百強榜單”顯示,門店總數17.7萬個,同比增長15.1%,增幅比上年提高4.1個百分點。其中,加盟店數量達16.5萬個,同比增長16.1%,加盟比率為93.2%。
同時,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方面表示,作為特許經營的頭部企業在去年表現出了更為強勁的擴張勢頭。根據榜單中的資料顯示,2018年特許連鎖百強淨增門店超過或接近千店的有9家,年淨增門店超百家的達到40家,以便利店品牌美宜佳為例,淨增門店數量達3900家。這也意味著,在巨集觀經濟增速放緩的市場條件下,特許連鎖百強企業依託成熟的管理體系和規模化、專業化優勢,依然實現了開店提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汽車服務連鎖和便利店兩條賽道依然延續了上一年的領先勢頭。根據榜單顯示,在特許連鎖百強企業中,汽車服務連鎖企業平均營業收入為24.4億元,增長11.7%;平均擁有門店數750餘個,比上年增加33.4%,其中加盟店498個,增長146.8%。便利店平均銷售規模達50.6億元,增長35.4%,門店3171個,增長27.6%。
“中國的特許經營,發展速度是最大的優勢,相信在未來不久的時間內,在很多業態都會實現新的超越。”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在大會上表示,強者愈強的趨勢已經顯現,管理基礎牢固、規模化優勢明顯的頭部企業,在更要靠內功效率的當下,有著更加明顯的管理優勢,因此能夠在逆勢環境下提速增長。
除了上述兩條賽道外,裴亮還表示,百強企業在健身、正餐等業態還存在不小的差距,未來有較大的增長空間。他表示,服務業市場供給總量大,有著萬億級市場蛋糕,但整體來看仍處於連鎖化、集約化水平較低的階段,亟待解決“小、散、亂”等問題,通過特許經營的方式是整合存量市場的好方法。
面臨人才缺口挑戰
正如上述所言,特許經營的方式不失為品牌企業整合存量市場的一種方式,而這也是不少傳統零售、服務品牌尋求增量市場的契機。但也需要注意的是,區別於品牌直營的模式,連鎖品牌的擴張主要依靠加盟,而在這一過程中,品牌較為核心的能力體現在“複製”方面。但在實際發展中,企業所要面臨的挑戰也多源自於此。
如上海紫燕食品有限公司營運副總裁趙漢利在大會發言時表示,連鎖品牌的運營的核心在於兩個複製:一個是人才複製,一個是店鋪複製。但就以熟食銷售為主營業務的紫燕食品來說,對於店內人才的技能培養不只侷限於使用掃碼槍等工具,更需要員工具備切削剁拌等對熟食的店內加工能力,而這方面的培訓需要2-3個月的時間。
“品牌快速發展中存在的痛點主要在於管理型人才、運營型人才不能快速跟上發展節奏。”湖北良品鋪子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總裁特別助理賀元強也強調了品牌在門店擴張中所遇到的人才缺失難題,因此他表示,目前良品鋪子除了要自己做一些人才培養工作外,還要找尋一些中腰部人才從外部引進。
對此,胡秋育以美宜佳便利店的人才機制建設提供了參考意見。他表示,美宜佳在人才培育方面建立了金字塔形的人才驅動策略。其中頂部的高階人才、專業人才從外部引進;中間腰部的人才建設,需要企業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隊;底部的人才則是提前籌劃、儲備的人才,可以通過中英現代學徒制全面匯入或是採用校企全面合作模式招收。
根據美宜佳方面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美宜佳擁有實體門店數量1.6萬餘家,且保持了月均300-400家的增速,月均服務顧客1.5億餘人次。
“老樹發新芽”的契機
挑戰中伴隨著機遇,縱然面臨巨集觀經濟增速放緩、人才缺失乃至經營成本提升等方面的挑戰,但連鎖經營企業同樣也有著明顯的發展機會。
如裴亮在大會中就提出,科技應用已成為特許經營突破發展瓶頸的強大助力。就目前情況而言,與美國相比,中國特許經營的數字化水平、應用水平處在一個更高起點,有更多的後發優勢。數字化科技的應用會幫助很多特許經營企業實現模式的創新,從而使各業態的競爭優勢得到進一步提升。
良品鋪子是傳統連鎖經營企業中通過數字化升級實現創新發展的典型案例。賀元強表示,良品鋪子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可以總結為三方面的成功:第一是在產品,力求確保產品品質;第二是運營體系,有紮實的供應鏈支撐;第三就是與騰訊、阿里兩大生態的商業合作。
賀元強進一步表示,通過結合網際網路巨頭的工具和技術,品牌可以串聯起整個業務鏈,用科技手段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並解放員工。尤其是通過對大資料的應用,可以實現為顧客定製商品,對品牌銷售有明顯的銷售提升貢獻。
而除了科技應用給特許經營企業帶來的發展機遇外,資本市場同樣對這一傳統賽道有所改觀。普華永道諮詢(深圳)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交易併購業務合夥人翟黎明表示,連鎖經營行業的併購活動近年來有一些明顯的變化。
“變化的一方面體現在投資的主體上”,翟黎明介紹,早期連鎖經營領域的投資主體主要是餐飲,但近年來也可以看到,多元化的消費開始出現,投資主體也從單純的餐飲變成更多元的社群生活服務乃至新零售。
此外,翟黎明進一步表示,業務的增長性及可複製性、盈利能力、合規性、協同效應是投資機構對連鎖經營企業較為看重的四項指標。傳統的連鎖經營企業如果希望受到資本市場青睞,需要考慮在傳統行業裡面加入新的經濟元素和新的零售概念。因此,能否順應消費升級、中產階級人群的增長、新興消費群體的趨勢,能否趕上技術革新的浪潮,是否具備行業整合的能力,這些是投資人關心的問題,但也是傳統連鎖企業可以實現創新發展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