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行業大趨勢:到2023年,全球83%的AI晶片都要供給物聯網裝置
IoT行業大趨勢:到2023年,全球83%的AI晶片都要供給物聯網裝置
作者: 高姝睿
物聯網行業與人工智慧、自動駕駛和5G技術的結合將使之具備巨大的潛力。目前行業內有一種看法認為,截至2023年,全球83%的AI晶片都將供給物聯網裝置。
人工智慧、自動駕駛和5G技術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之中。作為這三類技術在實際應用時的重要載體,物聯網未來的發展趨勢將與它們密切相關。
部分行業內人士認為,在未來5-10年內,物聯網系統將吸納全球絕大部分AI晶片,並被廣泛部署在無人駕駛、智慧城市領域,同時,5G技術也將直接投入物聯網的應用之中。
目前物聯網市場發展仍然處在尚未成熟的階段,在一些從業者看來,主要原因仍在於物聯網未能與上述技術更好地結合,而由於物聯網並不能脫離上述技術而單獨存在,這種結合也正是未來物聯網技術未來的發展趨勢。
物聯網趨勢之一:“吃下”AI晶片83%供應量
物聯網(IoT)和人工智慧(AI)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的兩個領域。
金融媒體The Motley Fool提到,目前行業內有一種看法認為, 到2023年,全球83%的AI晶片都將供給物聯網裝置 (如汽車、智慧音箱、智慧手錶及農業裝置等)。
反過來,與物聯網的合作也將大大推動人工智慧市場的增長。 截至2030年,人工智慧預計將為全球經濟帶來15.7萬億美元的增量 ——僅略低於第一大經濟體的體量。
如果沒有物聯網作為載體,人工智慧的應用將仍然侷限於枯燥的互動遊戲;而如果沒有人工智慧作為“大腦”來進行主動思考,物聯網將只是雞肋地“為了連線而連線”。
人工智慧最重要的一個優勢就是其具備深度學習的能力,對於物聯網來說,人工智慧的作用在於將裝置的簡單連線升級為智慧連線。在人工智慧的輔助之下,物聯網系統中數十億臺裝置所收集到的海量資料能夠得到快速的處理與分析。
物聯網趨勢之二:百萬自動駕駛汽車上路
自動駕駛是人工智慧與物聯網在汽車行業的重要應用。目前,各公司的自動駕駛汽車上路試驗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 據IHS Markit的估計,截至2040年,自動駕駛汽車的年銷量將超過3300萬輛 。
在今年的GDU技術大會上,晶片大廠英偉達CEO Jensen Huang曾透露,該公司基於雲的自動駕駛汽車模擬平臺NVIDIA Constellation已普遍推出。日前,有媒體報道稱,英偉達正在與AVL公司、TüV SüD集團合作研發模擬測試套件和標準化程式,用於自動駕駛汽車驗證。
此外,Alphabet的Waymo商用自動駕駛汽車乘車服務已經部署完成,通用汽車的自動駕駛子公司Cruise也正在計劃增派人手,為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助力。
物聯網趨勢之三:5G全覆蓋
無人駕駛的應用離不開5G網路的覆蓋。5G最大的優勢在於其極高的資料傳輸速率,能夠大大提升物聯網的使用體驗。在許多技術從業者看來,5G網路“專為物聯網而生”。
蔚來汽車CEO李斌曾表示,在自動駕駛領域,5G和人工智慧是非常重要的兩個支柱,其中,5G對車聯網系統相當有利,“它會讓自動駕駛的可靠性以及體驗提升幾個量級” 。
5G的高效率不僅對無人駕駛領域意義非凡,對於智慧城市建設也同樣重要,將為城市交通和公共事業帶來極大幫助。
目前,全球各大移動運營商已開始在5G部署上進行最後的衝刺。
美國公司威瑞信通訊(Verizon Communication)將於下個月成為首批在美國推出官方5G網路的移動運營商之一,並計劃於今年年底前在至少30個城市覆蓋5G網路。該公司預計將在今年投資170-18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用於建設5G網路。
另一家美國運營商AT&T則表示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將5G部署到21個美國城市。
國內方面,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今年均會開啟5G試商用,預計截至2020年,一線城市及部分二三線城市均可實現5G訊號覆蓋。
也就是說,隨著物聯網的發展,包括英偉達、高通在內的全球主要晶片製造商將在今年餘下的日子裡迎來重要機會。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開通華爾街見聞金卡會員,馬上領取2019全球市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