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雲平臺和資料中心之間遷移應用程式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為了轉型將資料中心遺留系統和應用程式遷移到雲端,而這種轉型是為了充分利用雲端計算資源的安全性、可擴充套件性、效率或可用性而實施的。
然而,有時將應用程式從雲平臺遷移到傳統資料中心或內部部署基礎設施更有意義。
哪些應用程式可以被遷移,何時遷移更有意義呢?
混合基礎設施帶來的更多選擇
混合基礎設施的價值在於,它提供了隨需應變、可擴充套件的靈活性和易用性,以及對內部基礎設施的治理和控制。
有時,應用程式需要遷移到資料中心以利用其易用性。藉助混合基礎設施,IT團隊可以根據需求進行選擇。
現代混合企業已經為跨環境採用和部署基礎設施和應用程式做好了準備,以確保應用程式的連續性和持續發展,從而保持其競爭優勢。

應用基礎設施時需要考慮的一些因素
選擇託管基礎設施選項時,應用程式體系結構、資料安全性以及計算和網路資源可用性是關鍵的考慮因素。
某些應用程式可能需要在本地部署資料中心執行,而災難恢復在雲中執行,以利用其靈活性和敏捷性,避免業務中斷和對客戶的影響。
如果自定義應用程式滿足以下任何用例,則將其從雲中遷移到企業內部私有云環境是有意義的:
(1)關鍵業務應用程式,是計算資源(記憶體、CPU等)工作量巨大且持續的消費者。
(2)它需要來自雲端計算環境的持續高連線性和更高的網路頻寬。
(3)它需要更高的可訪問性和資料安全性。
(4)客戶需要保留資料或定期訪問舊資料。
(5)在採購資料中心設施時,首先在雲上構建應用程式,並使用遷移計劃將該應用程式移動到私有主機上。
由於雲端計算提供基於資源使用情況的按需付費模式,與私有云託管相比,持續消耗計算資源和網路頻寬的應用程式對於公有云而言可能過於昂貴,而私有云託管具有適當的視覺化環境,現代網路和安全系統由熟練的資源監控和管理。
資料中心的價值仍然令人關注
根據產品策略、路線圖和服務交付需求,企業可能會發現自己是內部部署應用程式託管的良好候選者。其好處包括:
(1)管理/監測/維護的成本控制。有時,某些應用程式的總擁有成本比雲端計算更便宜。
(2)資料的可訪問性和控制可以保護智慧財產權,並改善應用程式的安全引數。
(3)通過確保更好地檢視和使用系統,提高應用程式的效能和可用性。
(4)提高不斷髮展的技術的可用性,以在不依賴於特定雲端計算服務可用性的情況下實現現代化和改進。
(5)避免特定雲端計算提供商的供應商鎖定。
如果適用這些標準中的任何一項,則企業應該檢查業務和應用程式的遷移計劃。

以最小的中斷進行遷移
首先,雲遣返的最佳候選者是構建為模組化的應用程式。這些應用程式不依賴於底層基礎設施的定製。微服務體系結構設計用於處理類似這樣的用例。
在理想情況下,應該利用現代微服務架構構建自定義應用程式,以實現最大的靈活性,而無需使用無伺服器技術或RDS等特定於雲端計算的服務來避免雲平臺鎖定。
關於傳統應用程式設計的注意事項:在沒有現代架構的情況下,將傳統的遺留應用程式遷移到雲端通常不會節省大量成本或獲得靈活性。這就是企業使用與雲端計算無關的微服務架構來簡化其應用程式架構的原因,以保持必要的靈活性和敏捷性,以最小的客戶影響將其返回到本地資料中心,這一點至關重要。
小心陷阱
當然,與任何數字化轉型計劃一樣,可能會遇到挑戰。利用特定於雲端計算的服務和API的應用程式可能會因定製或特定於提供程式的功能而出現遷移問題。
缺乏技術資源或適當基礎設施(如現代資料中心技術)的企業在保持效能和可用性方面可能會面臨挑戰。
同樣重要的是,這種遷移對於業務基於雲端計算的公司並沒有意義。這些公司從未擁有資料中心或必要的資源來處理這些轉變或提供具有高可用性和效能的全球安全訪問。
對於這些企業來說,將會繼續利用公有云,但要考慮現代微服務架構,以避免雲端計算供應商鎖定並在基礎設施選項之間遷移。只有這樣,組織的業務才能更好地在混合環境中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