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別網際網路的套路,漩渦之下的網際網路金融開啟新進化

當新零售風靡一時,或許預示著人們正在忘記電商曾經帶給我們的巨大改變,正如當新金融不斷成長,我們開始與網際網路金融說再見一樣。那個曾經在資本與網際網路風潮的聯合作用下野蠻生長的全新物種不斷顛覆著我們對於金融行業的原有認知。金融這個曾經相對封閉的行業在與網際網路發生化學反應之後竟然爆發出如此強大的力量,並且真正讓人們的生活開始因網際網路金融有了很大改變。
可能有人會說,網際網路金融帶給人們的傷痛與教訓遠遠不及它給我們帶來的便利,但這何嘗不是一個事物發展必然要經歷的階段呢?當網際網路落幕成為必然的大背景下,被負面纏身的網際網路金融註定要開啟一場新的變革來抵消人們對於金融科技化地懷疑。只不過這場變革不再以獲取使用者為終極追求,而是開始迴歸到金融行業本身,用新技術去改變和重塑傳統金融的運作邏輯,改變傳統金融的組成元素,挖掘傳統金融的功能屬性。
無疑,金融行業本身正在成為被改造的物件。
日漸明顯的產業網際網路昭示著這種趨勢的必然。當金融行業的沿革步伐跟不上使用者需求的轉變,改造金融行業以適應使用者的消費升級成為必然。或許這才是金融行業的產業網際網路化的根本原因所在。無論是網際網路金融新貴還是傳統金融行業巨頭,他們都在通過將新技術應用到金融行業的流程裡去改變那個曾經用百年前的金融體系依然在滿足當下使用者需求的陳舊的金融體系。

消費升級激發需求嬗變,金融行業需要新變革
在經歷了網際網路時代的培養和改造之後,人們的消費需求已經不再僅僅只是停留在“買得到”的階段,而是進入到了一個更加講究品質的時代。同樣地,簡單地用網際網路的方式去縮短金融與使用者對接的流程和環節,而不是去改變金融行業本身去滿足使用者更多需求的做法難以奏效。金融行業需要一場新的變革,以此來滿足消費升級下的使用者需求。
傳統金融的供應模式難以滿足海量使用者的多樣化需求。 傳統時代,一對多是金融行業的主要供應模式。每一個金融機構都會面對海量的使用者群體,這種現象即使到了網際網路時代依然沒有任何改變。用有限的金融產品和機構來應對無限的金融使用者很難達到滿足使用者需求的效果,改變這種一對多的金融供應模式才能滿足使用者多樣化的需求。
網際網路金融時代的來臨僅僅只是改變了使用者和金融對接的渠道而已,並未真正改變一對多的供應模式。從本質上看,我們依然在用單一的金融供應模式去應對多樣化的使用者需求。一味地用單一的金融產品去應對海量的使用者需求的做法只會帶來使用者需求的不滿足,這種狀況的持續發展不僅會給金融行業帶來傷害,還將會給使用者帶來消費降級。
只是改變金融行業的對接渠道而不去拓展金融產品,只會讓使用者痛點不斷出現。用新的手段去衍生足夠多的金融產品,以此來滿足使用者多樣化的需求。金融行業正在從使用者端迴歸到行業端,以此來實現金融行業更大的發展。
以人為主的金融運作元素難以滿足海量的使用者需求。 雖然金融行業的發展經歷了網際網路時代的洗禮,但是金融行業的運作邏輯依然是以人為主的。面對海量的使用者需求,我們用人去收集資料,稽核資料,風險篩查,顯然是無法達成預期效果的。只有不斷加入新的元素來提升金融行業的運作效率,才能滿足海量使用者的多樣化需求。
因為儘管金融行業涉及到諸多的流程和環節,但是人始終都是這些流程和環節的主體。由於每一個流程和環節都需要繁瑣的、程式化的工作,簡單用人工去處理的話勢必會低效,當海量使用者的金融需求需要稽核的時候,金融行業的效率便會下降。網際網路金融時代的來臨並未減少這一痛點,而是將這一痛點得到了放大。於是,我們看到了很多缺少稽核的不規範專案的上線,最終讓金融行業亂象頻出。
儘管人的參與讓金融行業的更加安全和穩健,但是如果我們將人從一些程式化的流程和環節當中解放出來讓他們去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的時候,或許更加能夠讓金融行業的運作效率更高,更加能夠滿足使用者的多樣化需求。因此,當金融行業的效率與使用者需求地增加產生脫節的時候,金融行業同樣需要新的變革,才能滿足使用者需求。
金融的基礎性作用與使用者需求脫節讓金融行業難以發揮最大的作用。 金融行業的投資和理財屬性的根深蒂固讓人們僅僅只是將目光停留在投資和理財上面,我們看到在網際網路時代誕生的幾乎所有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都是以投資和理財的屬性為主。僅僅只是建構金融的基礎性作用限制在投資和理財的層面而不是去拓展金融行業更多的功能才能屬性,只會把金融行業的發展帶入到一個越來越艱難的境地裡。
既然金融行業是一個基礎性很強的行業,能夠與我們生活的每一個流程和環節聯通,那麼,我們就不能僅僅將金融行業的基礎性作用僅僅停留在投資和理財上,而是應該發掘出更多的功能和屬性。儘管網際網路金融時代的來臨縮短了使用者與金融之間的流程和環節,但是,金融行業的基礎性作用依然僅僅只是停留在投資和理財上。對於基礎性作用的禁錮最終讓金融行業始終都停留在一個相對初級且低端的層面上,難以達成進一步拓展和延伸。
使用者之所以需要金融並不僅僅只是為了投資和理財,除了投資和理財之外,他們還有更多的訴求。如果我們一味地去放大金融的投資和理財需求只會把金融行業的基礎性作用困囿於一個相對狹隘的“小圈子”裡,最終難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拓展和延伸。
消費升級時代的來臨帶來的是使用者需求已經集中爆發,一味地去中間化,而不是去改變金融行業本身的做法無法真正起到改變金融行業的目的。面對金融與使用者之間的供求矛盾、效率矛盾和效能矛盾,金融行業需要一場全新的變革才能真正滿足發展的需要。一味地去中間化,一味地唯流量至上,一味地放大傳統金融的作用,只會把金融行業的發展帶入到相對狹隘和封閉的境地裡。面對新技術的崛起,金融行業需要一場全新的變革才能真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蛻變。

作別網際網路,新技術的風潮裡金融行業如何再進化?
網際網路的去中間化非但無法徹底解決金融行業的痛點和難題,而且無法滿足使用者的需求,甚至還將把金融行業的痛點和弊病進一步放大。因此,金融行業與網際網路作別成為一種必然,尋找新的破解金融行業困局的方式和方法成為新的發展動向。當新技術的風潮湧動,金融行業必然開啟全新進化。
以新技術元素取代程式化的工作,提升金融行業效率。 所謂的賦能就是用新技術的手段去替代那些人為的工作,進而提升金融行業的執行效率。大資料、雲端計算、智慧科技、區塊鏈無一不是如此。未來,金融行業變革的一個主要方向就是要用新技術去取代一些傳統時代需要人去完成的工作,從而進一步提升金融行業的效率。
我們現在看到的以BAT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巨頭對於傳統金融行業的技術賦能正是這種現象的直接體現,通過用新技術去取代人做一些程式化的工作,金融行業的效率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未來,隨著金融行業與新技術彌合的深入,金融行業的發展又將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階段。
從這個角度來看,金融行業的再度變革是基於新技術手段取代程式化工作為突破口的。隨著未來金融行業當中出現更多新的元素,金融行業的效率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從而讓金融行業“一對多”的弊病得到進一步地緩解。新技術加入有望實現理想狀態下的“一對一”的精準匹配,滿足使用者個性化的金融需求,從而將金融的效能進一步提升。
以新功能來拓展金融的基礎性作用,提升金融行業的普惠性。 儘管人們一直都在提普惠金融,但是,他們對於金融的功能和作用的認識依然僅僅只是停留在投資和理財上,這顯然無法做到讓金融行業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普適。只有通過挖掘金融行業的基礎性作用才能讓金融行業的基礎性作用得到進一步拓展,從而讓使用者需求的每一個階段都有相應的金融屬性相對應,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普惠性。
其實在網際網路時代,金融行業的功能和屬性已經得到了拓展,但是這種拓展僅僅只是停留在概念上,並未與人們的生活深度融合。當金融行業的新變革開啟,特別是金融科技化程度的加深,金融行業的進化開始像生活化轉變。金融行業的新功能開啟與人們的生活聯絡在一起,從而開啟金融行業發展的全新時代。
未來,金融行業變革的方向將會以金融基礎性作用的拓展和延伸以及由此帶來的生活化為方向。隨著人們的生活科技化程度的提升,金融行業的新功能將與人們的生活產生更加緊密的聯絡,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普惠性。
改變金融行業的供給模式,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精準供給,減少金融資源的浪費。 無效、劣質的金融資源在網際網路時代被進一步放大,金融行業的無效供給成為主流。我們看到很多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不斷以流量為導向進行無效的金融供給,從而把金融行業的發展帶入到新的發展困境裡。
未來,金融行業的另外一個變革動向是用新技術的手段來改變傳統金融的供給模式,藉助大資料、雲端計算等手段來實現金融行業的精準供應,在滿足使用者個性化需求的同時,提升金融行業的效能。對於金融行業來講,以新的供應模式為代表的全新變革將會減少金融行業的浪費,真正把金融效能發揮到最大。
傳統時代,金融行業的供給是以金融機構的一廂情願為驅動力的,金融行業的主觀意願很強,無法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化配置。進入到新變革時代,金融行業的供給更多的是基於大資料、雲端計算的結果為藍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化程度較高,能滿足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減少金融資源浪費,滿足更多使用者的需求。
風靡一時的網際網路金融最終因為缺少了真正意義上的變革而成為過去時。消費升級時代的來臨導致的使用者新需求昭示著金融行業新變革的來臨,當金融行業開始新進化,金融行業的供應模式、構成元素、功能作用都將發生深刻改變,從而將會為我們開啟一個瑰麗無比的全新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