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演變的必然趨勢:社群新零售
所謂社群新零售,其本質是傳統零售+社群經濟+電子商務,社群新零售無論是對比微商還是傳統的零售模式,都擁有巨大先天的優勢。

圖片發自簡書App
它既能運用線上運營的模組能夠讓銷售變得簡單快捷;又有線下實體的支撐,能夠彌補電商平臺的缺陷。
社群經濟模式能夠快速集聚粉絲,獲得龐大的流量來源,通過眾多商業模式推動運營效率的提升,這就是社群在新零售時代孕育的巨大商機。
為何說微商演變的趨勢必然是社群新零售?
首先,我們要了解社群新零售與微商的區別。
微商團隊是通過產品去維繫的。從代理進到團隊,就是賣產品賺錢,更多的交流或者互動也侷限於微商老三樣,刷屏,招代理,晒單。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種通過產品維繫的團隊也會隨著產品的更迭而渙散,以至於很多微商大團隊到後期,慢慢的就解散了。
而社群新零售的核心在於口碑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聯結。
在社群環境中,基於強使用者信任,產品一旦受到個體的控訴就很容易引發群體懷疑,甚至演變為群體控訴,回想一下,是不是很多商家的微信群可悲地成了售後群或控訴群?相反,產品如果得到社員的廣泛認可,他們的口碑宣傳會直接為社群帶來裂變價值。
這就是口碑的力量。
社群的存在大多時候是基於一種情感聯結,我們也許沒見過彼此的臉,卻因為相同的地域、興趣、需求而聚集在一個小小的螢幕上,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社群能有多少溫度,就能產生多大熱度。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以"人"為出發點,很多社群嘗試提供諸如天氣預報、知識分享、免費運送等服務,一些零售類社群還會結合不定期的競猜、抽獎、秒殺或其他興趣活動來提高活躍度,沉澱社員。
然而,單純的線上互動無論怎樣熱鬧,重利益關係的連線還是具有脆弱性,難以與品牌建立真實可靠的情感共鳴,使用者的忠誠度就會很低,再加上移動網際網路"輕"的特質,粉絲遷移成本低,因而很多社群在後期的流失率很高。
在這樣的情況下,線下入口成為很多群主進攻的第二關卡。事實上,如果社群的活躍度和粘性都達到了一定程度,那麼線下的溝通互動也自然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可以看到,社群新零售的營銷模式從最初的選品到推廣、維護,它並不是很多人理解的建個群賣東西這樣簡單,更需要的是一種社群運營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