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快手、抖音,到拼多多、趣頭條,中國消費降級、屌絲重振的時代又回來了?

企創網:一面是GDP資料連年增長,社會消費連年增長,出國旅遊連年增長,奢侈品消費連年增長,房價和物價跳躍式連續增長。
而另一面,卻是主打低價、再低價甚至是假貨和山寨商品氾濫的電商平臺使用者爆發增長;只是可以薅上幾塊、十幾塊錢羊毛的資訊APP大火特火。
龐大而割裂的中國,究竟是消費升級了?還是消費降級了?
01

快手的前身,叫“GIF快手”,誕生於2011年3月,最初是一款用來製作、分享GIF圖片的手機應用。2012年11月,快手從純粹的工具應用轉型為短視訊社群,用於使用者記錄和分享生產、生活的平臺。
抖音,是一款可以拍短視訊的音樂創意短視訊社交軟體,該軟體於2016年9月上線,是一個專注年輕人音樂短視訊社群。使用者可以通過這款軟體選擇歌曲,拍攝音樂短視訊,形成自己的作品。
快手和抖音雖然誕生的時間不同,產品的基因不同,但是在相同的時間點,全都走進了段視訊的這個賽道。今年6月份,抖音對外宣佈日活超過1.5億,成為繼快手之後又一個日活過億的平臺,抖音僅用兩個多月就完成了超8000萬的日活增長。
作為短視訊領域兩家使用者體量最多的平臺,快手和抖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較深刻地反應出對應使用者群體的生活方式和消費喜好。
雖然在使用者體量迅速上漲之後,快手和抖音都有迅速進行“洗白”操作,由一些官方及媒體大號入駐傳播正向內容。但是從視訊的數量來看,絕大多數依舊以較為低俗內容居多。為了點選量,視訊內容下限一降再降,也因此屢屢受到監管部門的處罰。
但饒是如此,依舊無法禁止一些通過各種手段成為網紅的帳號,迅速開始商業變現,通過廣告或是帶貨各種收割方式,儘快落袋為安。但是從實際來看,使用者群體本身的限制,導致了廣告和商品本身的層次也並不高,走量成為關鍵。
02

9月13日,拼多多股價快速上行。截至當日收盤,拼多多報收29.96美元/股,股價一日之內上漲30.03%,創下該股上市以來股價最高值。資料顯示,拼多多股價暴漲當日,拼多多總市值一度達到331.89億美元,一舉超過網易市值。
網易是中國網際網路企業中,除了BAT之外發揮十分穩定的第二梯隊企業。無論是曾經的門戶、遊戲,還是如今的音樂、電商都做得別具特色。從使用者規模來看,同樣是億級企業。但創辦僅三年的拼多多,竟然在資本市場上一度站到了和網易、京東同一級別的位置,這不得不令人感嘆。
除了拼多多在對外宣傳時經常提到的“三億人都在用的購物APP”中彰顯的使用者體量優勢,似乎拼多多各方面的體驗都遠無法與網易和京東相比。那麼美帝投資者願意真金白銀投入拼多多,難道是腦子抽了?顯然不可能。炒作拼多多,正是因為中國龐大的人口規模和對應的消費降級市場。
截至2017年底,中國的城鎮化水平也還不足60%,距離發達國家平均80%以上的城鎮化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更重要的是,已經城鎮化的人口中,絕大多數都集中在三四線城市,一二線城市的人進口仍舊是少數。換而言之,三四線城市加上農民農村人口,足以佔到中國總人口數的80%以上,理論上這些都是拼多多的潛在使用者。
不過,8月底通過的《電子商務法》即將於2019年1月1日起實施,其中對於售假販假電商平臺有了非常明確而嚴格的規定——
如果違反“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平臺內經營者侵犯智慧財產權的,應當採取刪除、遮蔽、斷開連結、終止交易和服務等必要措施”這一規定,對平臺內經營者實施侵權智慧財產權行為未依法採取必要措施的,由有關智慧財產權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處5萬元至50萬元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0萬元至200萬元罰款。
對於許多為了銷售業績和規模曾經對於平臺售假商家態度曖昧的企業,恐怕未來也需要掂量掂量。賣廉價商品本身無可厚非,因為低收入者永遠是人群中的多數。但是仿冒和偽劣商品,未來將成為電商平臺上被嚴格監控的重點。
03
趣頭條

趣頭條,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話來定性的話。那就是加入了網賺系統,內容更為粗俗的今日頭條。
9月14日,趣頭條在美國納斯達克正式上市。開盤僅兩分鐘,趣頭條大漲49%暫停交易。開盤首日,趣頭條股價持續升高,最終收盤價15.97美元,上漲128.14%,收盤市值達到45.9億美元。
不要說大洋彼岸的美帝投資者,即使是在中國本土,知道趣頭條的網際網路使用者數量也並不太多。原因無他,趣頭條上市的速度,的確是讓人感到十分驚訝的——
從成立到登陸納斯達克,趣頭條僅僅用了兩年零三個月。要知道,在趣頭條上市前不久剛剛完成上市的拼多多,已經重新整理了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發展速度記錄。但是趣頭條的上市時間,比拼多多還要縮短了7個月。
截止今年8月,趣頭條APP的月活使用者6220萬,日活使用者超過2000萬,使用者增速在持續加快。對於發展的迅猛,趣頭條自己給出的原因是:“我們成體系的運用了娛樂化、社交關係鏈、積分體系等運營方法,產品很快就做了起來,佔有了先發優勢。現在外面再有一個團隊去copy這個產品是很難的,因為時機已經過了。”
和拼多多高度相似的是,趣頭條也把自己的主要使用者定位成三四五線城市、縣城、鄉鎮人群。他們在APP上大量推送養生保健、廣場舞、明星八卦或者其他一二線城市居民眼中認為極“低俗”的內容,以此獲得了大量的流量。

伴隨著中國近乎所有能夠上網的國人全國上網之後,來自網際網路的紅利已經越來越少。涸澤而漁,焚林而獵,成為很多著急收割利潤者迫不及待的事情。
一部分媒體和企業則認為:中國網際網路的第三波人口紅利是三四線城市家庭主流消費人群,也就是所謂的“小鎮中年”。他們是中國最後進入移動網際網路的4-5億人口,掌握著家庭消費決策能力,沒有揹負一二線城市人群的高房貸壓力,可支配資金和可支配時間都比一二線城市的人群高。
如果說快手和抖音的成功來自“小鎮青年”;那麼拼多多和趣頭條的成功則來自“小鎮中年”。你所感到醜陋和低俗的畫面,其實正是這些地方最真實、最日常化的現狀。
所以,中國到底是消費升級了呢?還是消費降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