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原生”將顛覆傳統IT,2019年全球IT市場將走向何方?
科技雲報道原創。
“AI、公有云、微服務、開發人員爆增、專屬化與行業化深化以及信任度提升都將推動企業創新倍增到2023年,幾乎所有企業都將在日益數字化的全球經濟中成為“數字化原生企業”。”

雲端計算分析師Louis Columbus在福布斯網站上撰文,列出了國際數字公司(IDC)最新報告《IDC Futurescape: Worldwide IT Industry 2019 Predictions》,對2019年全球IT的十大預測。該研究公司稱,鑑於競爭對手和產業都在向數字化轉型,如果企業不能快速向數字化轉型,到2022年,它們逾三分之二的目標市場會消失。

過去幾年裡,IT廠商及傳統企業始終專注於數字化轉型,他們利用第三平臺技術(雲端計算、移動、大資料/分析、社交)重組企業架構,而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和增強與虛擬現實(AR/VR)等創新加速器更進一步推動了這一轉型。
隨著數字覆蓋面擴大、智慧技術廣泛普及、應用程式與服務開發爆發式增長、網路環境日趨可信和安全,企業不斷釋放出“倍增創新”能力,數字化轉型已步入第二階段。在這個技術與商業日新月異的環境中,企業競相擴大自己的數字化創新能力,以便在迅速數字化的全球經濟中提升競爭力實現繁榮發展。

當前,各類行業及全球經濟圍繞數字化創新迅速調整和整合,企業必須加緊重構組織,以適應快速發展的倍增創新世界。這意味著要圍繞分散式雲基礎架構、公有云軟體棧、敏捷及雲原生應用程式開發與部署重新打造IT,以人工智慧作為新的使用者介面,並採用新的普遍方式大規模提升安全與信任度。
預測1:數字經濟比重大幅上升
數字化轉型迫在眉睫
到2022年, 全球GDP的60%以上將是數字化,每個行業的增長都是由數字化增強的產品、運營和關係驅動,2019-2022年的IT相關支出約7萬億美元。每個企業家都必須把數字化轉型列為首要任務。未能實現產品和運營模式轉型的企業,無論規模大小,將來只能在傳統市場上爭奪日益縮小的市場份額。
如今,最有效的數字計劃能夠不斷優化數字業務,並通過數字業務轉型創造全新的業務模型。重塑核心業務模式將更具挑戰性,但每一家企業都必須接受這一挑戰,否則它們可能會失去三分之二的潛在市場。

預測2:超過90%的企業
將構建數字化原生IT環境
到2023年,75%的IT支出將花在第三平臺技術上,超過90%的企業在數字經濟中構建“數字化原生”IT環境以支援在高速發展中領先。
在最近的調查中,近半數受訪企業表示了他們的數字化決心,即他們已經決定製定在很大程度上模仿“數字化原生”組織的綜合數字戰略與架構:即以雲端計算為中心的服務交付、充分利用敏捷/開發運營(DevOps)實踐、融入數字創新平臺/社群,以及專注於整合化資料管理和貨幣化。
預測3:雲與AI擴充套件到邊緣
人工智慧將成變革性公共服務
到2022年,超過40%組織的雲部署將包括邊緣計算,25%終端裝置和系統將執行AI演算法。隨著雲基礎架構以及企業應用程式與服務向靠近裝置(感測器、電話、攝像頭等) 和資料來源的邊緣位置轉移,“數字覆蓋面”正在大規模擴張。人工智慧服務將成為分散式/邊緣雲部署最具變革的公共雲服務。

預測4:微服務架構佔主導
向敏捷應用程式雲原生技術轉變
到2022年,90%的新應用將採用微服務架構,以提高設計、除錯、更新和利用第三方程式碼的能力,35%的生產應用將是雲原生的。
數字經濟要求以商業速度交付高質量應用程式,這推動了向“超敏捷應用程式”(即高度模組化、分散式、持續更新、充分利用容器和無伺服器計算等)雲原生技術的轉變。結合敏捷/DevOps方法,企業可以顯著提高其推動數字創新的能力——速度達到傳統方法的50-100倍。

預測5:研發更加靈活高效
新的專業開發階層湧現
到2024年,一個新的專業開發階層將出現,其可以在不需要定製指令碼的情況下生產程式碼,這將使開發人員數量增加30%,加速推進數字化轉型。
由於組織很難提高數字解決方案的交付頻率,因此它們將轉向充分利用視覺化指導開發工具、低程式碼開發平臺、無程式碼開發平臺和模型驅動開發工具來建立和改進數字化解決方案的新型開發人員。到2024年,這類新型開發人員將使全球開發人員的數量增加近三分之一。
預測6:數字化創新規模
與速度將成競爭新標杆
從2018-2023年,隨著新的工具/平臺、更多的開發人員、敏捷方法的出現,將會建立5億個新的邏輯應用程式,相當於過去40年建立的應用總和。
這種應用程式與服務開發及部署速度和規模的爆發式增長得益於向超敏捷應用程式技術、架構和方法的轉變,以及低程式碼/無程式碼工具開發人員的增多。加快數字化創新規模與速度的能力是組織在數字經濟中有力競爭最關鍵的新標杆。

預測7:AI並行處理
與專有SaaS應用將倍增
到2022年,25%的公有云計算將基於非x86處理器(包括量子計算);到2022年,企業在垂直行業上的SaaS應用花費將超過水平應用。倍增創新意味著IT可以提供服務的用例數量將顯著增加,這將創造更廣泛的專業IT需求。在基礎架構層面,AI的並行處理需求將推動處理器異構。類似地,企業選擇行業專有SaaS應用程式的機率是水平應用程式的近兩倍。
預測8:AI是新的使用者主介面
到2024年,支援人工智慧的使用者介面和流程自動化將取代目前三分之一的基於螢幕的應用程式;到2022年,30%的企業將使用對話式語音技術開展客戶互動。人工智慧最明顯和最具變革性的影響之一將是日益成為越來越多應用程式和服務的主介面。
自然語言理解(NLU)技術呈指數級增長,谷歌助手、Siri、微軟Cortana和亞馬遜Alexa的流行為人工智慧介面的未來指明瞭方向,同時,將NLU與翻譯、搜尋、分析、人工智慧和語音技術的結合,將徹底改變人們與計算機的互動方式,後者將越來越多地模仿人與人之間的對話體驗。
預測9:安全與信任延伸
1.5億人將擁有區塊鏈數字身份
到2022年,50%的伺服器平臺將在其硬體和操作環境中嵌入靜態資料加密技術,超過50%的安全警報將由人工智慧自動化處理,1.5億人將擁有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身份。
安全與信任將不斷提升,以滿足倍增創新的需求。各種下一代產品將提高資料(通過普遍加密)和數字身份(在區塊鏈上註冊)的信任度,並帶來利用分析、機器學習和其他資料科學模型的實時威脅管理。

身份是任何企業新的安全防線。基於驗證每個使用者的身份、驗證每個裝置、限制訪問和特權以及依賴機器學習來分析使用者行為並從分析中獲得更深入的見解,Zero Trust Security證明了它在阻止入侵嘗試方面的有效性。在這一領域值得關注的公司包括Centrify、Idaptive、Cisco、F5、Palo Alto Networks等。
預測10:多雲/混合雲技術
將在未來支援不同應用場景
到2022年,排名Top4的雲“巨型平臺”將容納80%的IaaS/PaaS部署,但到2024年,全球1000大公司的90%將通過多雲/混合雲技術和工具降低鎖定一家的風險。四大巨頭中至少有兩家將擴充套件其混合/多雲功能,為客戶提供跨多個公共雲供應商平臺的無縫部署和管理。

未來4-5年裡,企業將採用整合的混合雲/多雲工具和戰略來支援不同的應用程式和應用場景。缺乏綜合戰略將導致資源分配不佳、獲取現有最佳技術創新受限、問題識別與解決時間較長,以及供應商利用受限。
【科技雲報道原創】
微信公眾賬號:科技雲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