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檢察官用上區塊鏈取證裝置
現場拍攝的視訊和圖片是否一定完全真實?有沒有經過篡改?
如今,不管是公安、法院、檢察院還是工商、城管的執法人員,在現場執法必備拍攝工具。手機、攝像機、執法記錄儀這些普通裝置能記錄執法過程,但在司法證據認定上仍可能存在隱患和瑕疵,它們解決不了影像資料無剪輯無篡改的問題。
不過,當這個困擾司法界的難題遇到區塊鏈 ,一切便迎刃而解了。最近,西湖區檢察院的檢察官們率先用上了檢察區塊鏈 取證裝置,只要是它拍下的東西,做任何改動都會被記錄在鏈,哪怕是旋轉一下圖片。
區塊鏈+物聯網 開啟司法取證新時代
“檢察區塊鏈取證裝置”的外觀與手機一般大小,融合了物聯網和 區塊鏈技術 ,可以根據辦案人員需求自動生成包含時間、地點、資料格式、校驗碼等取證要素的取證報告,所有電子資料都會被直接上傳並存儲到支付寶專門為檢察院等司法機關所定製的“法證鏈”上。
“檢察區塊鏈取證裝置外表看起來和普通的執法記錄儀沒有什麼區別,但它就是那個透明可信的見證人。”據西湖區檢察院檢察幹警介紹,首先,該裝置能為電子資料的完整性、真實性進行區塊鏈認證。其次,它還能自動生成包含時間、地點、資料格式、校驗碼等取證要素的取證報告。電子證據所有的改動,哪怕是圖片被旋轉,都會被一一記錄在鏈。該裝置不僅保證取證結果的客觀真實,還促使辦案人員自身的取證行為更加規範合法、公正透明。
據瞭解,“檢察區塊鏈取證裝置”源於西湖區檢察院檢察官在日常辦案所遇到的司法難題和技術痛點,由西湖區檢察院和支付寶合作研發。
“司法取證+區塊鏈”解決了司法證據採集的可信問題,資料一旦上鍊,在區塊鏈加密演算法和 共識機制 的作用下,任何一個節點都無法單獨修改資料,確保了證據的真實可信。該裝置在實際應用場景中能為取證資料的完整性、真實性進行有效認證,實現了電子證據採集的規範可信和儲存的防篡改。該技術不僅在行政執法監督方面有巨大應用價值,在刑事、民事、公益訴訟各項司法領域都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區塊鏈將突破線下規模化應用瓶頸?
業內人士表示,如何錨定物理世界的資料,並打造一個連線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管道,讓線下資料可信上鍊一直是鏈圈 面臨的挑戰。這一取證裝置正是錨定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介質,融合了物聯網技術和區塊鏈技術,為物理世界資料來源頭的安全可信問題提供瞭解決方案,也為區塊鏈突破線下規模化應用的瓶頸提供了新思路。
支付寶的物聯網資深技術專家林鋒介紹說,這一物聯網可信感知裝置在應用中被充分驗證後,還將進一步拓展商品溯源和冷鏈物流等區塊鏈應用場景。
區塊鏈相關專家認為,《區塊鏈藍皮書:中國區塊鏈發展報告(2018)》指出目前區塊鏈技術應用面臨的五大瓶頸,“檢察區塊鏈取證裝置”的投入使用,對突破“缺乏可規模化推廣的區塊鏈典型創新應用”和“鏈上資料與鏈下資訊一致性難以保障”兩大瓶頸有非常重要的借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