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特別觀察四:反向春運與外出旅行大勢不減
摘要:
近年來“反向春運”旅客比例逐年提高,這一情況在2019年尤其明顯。受“反向春運”這一特殊現象影響,春節期間留在北京的異鄉人正逐年增多,春節期間的北京也終於有了更多人情味,不再是一座空城。
按照歷年慣例,春節期間最為核心的主題就是闔家團圓,這也是諸多在外打拼的“漂族”心中最重要的情懷。
往年,“回家過年”是春節前人們交談時最高頻的詞彙;而近年來,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出行的方式更加多樣,反向春運與外出旅行逐漸替代“回家過年”,成了新時代的別樣團圓路。
實際上,近兩年“反向春運”一詞被多次提起,它指的是在外工作的年輕人在春節期間不回家,而是將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來工作地一起過年。2019年春節期間,在記者生活的北京,反向春運、外出旅行的趨勢依舊十分強勁。
“反向春運”成潮流,逆行大軍受關注
日前,交通運輸部表示,近年來“反向春運”旅客比例逐年提高,這一情況在2019年尤其明顯。
“今年過年我不回老家啦,每次回家就那一套,吃飯喝酒聚會串親戚,關鍵是那些親戚也不熟,在一起尬聊私生活真的很煩。”在北京工作的徐某對藍鯨TMT記者表示。
近年來,日益便捷的公共交通有效地縮短了城市之間的距離,反向春運也隨之興起。記者發現,與徐某持有相同觀點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春節,由低線城市的父母組成的“反向春運”大軍成為了眾人關注的焦點。記者明顯感覺到,在北京採購年貨的人潮中充斥著各地鄉音,在北京預定年夜飯的也不再只是北京人。
大年三十晚上,北京各大餐廳幾乎都爆滿,一位開川菜館的老闆告訴藍鯨TMT記者,今年的年夜飯預訂除了“嚐鮮”的北京人外,選擇在北京過年的川渝人也比往年多了許多。
“今年我們餐廳的年夜飯有一半都是四川人、重慶人預定的,回不去就在北京吃家鄉菜嘛。”老闆如是說道。
受“反向春運”這一特殊現象影響,春節期間留在北京的異鄉人正逐年增多,春節期間的北京也終於有了更多人情味,不再是一座空城。
出境遊熱度持續,北京人成出境遊消費力榜首
回家過年似乎已經不再是中國人度過春節假期的唯一選擇,攜家人一起外出旅行的現象近年來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尤為突出。據記者觀察統計,由於最近多年來,春節期間高速公路實行免收費政策,更多的旅客便會選擇個性化更強、自由度更高的自駕遊方式。
另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是,在越來越多異鄉人選擇來北京過年的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北京人選擇出境旅遊度過春節。
今年春節,據記者觀察,身邊的一些親戚朋友就選擇了去溫暖的國家或城市,度過一個與眾不同的春節。
一位老北京人對藍鯨TMT記者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對我們家來說,春節只要家人在一起,在哪裡過都行。每年都在北京過年,今年我們打算來點不一樣的,帶著父母和孩子去其他城市感受年味兒。”
這一趨勢與旅遊平臺公佈的出遊資料不謀而合。近日,攜程旅遊釋出了《2019春節出遊消費和人氣排行榜》。資料顯示,2019年春節全國有超4億國人出遊,足跡遍佈全球97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北京人在出境遊方面花費最高,人均近9000元。
至於出境遊的目的地,根據攜程跟團遊和自由行訂單資料,若按熱度排名,人氣最高的目的地依舊是泰國,其次是日本、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超30%出境遊客會選擇泰國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