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長效機制 鞏固不停車非現場執法治超成果
近年來,藍山縣委、縣政府按照“政府主導、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原則,堅持依法治超,規範執法行為,治超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擴大。
領導重視 政府主導抓治超
縣委、縣政府按照省、市部署,積極推進治超工作。成立以縣長為組長,分管副縣長為常務副組長的領導小組,由政府辦副主任擔任治超辦主任。縣長排程日常治超和集中整治工作,並調整預算,確保治超執法工作經費到位。分管副縣長每月組織召開一次治超成員單位聯席會議,討論解決治超工作中的難題、措施,研究解決辦法。為推進治超非現場執法試點工作,縣政府常務會議進行專題研究,將科技治超工作納入議事日程,明確了經費保障,制定了時間表、任務圖,確保了試點工作順利進行。
監管到位 源頭治理抓治超
全面落實重點源頭企業“進駐”工作制度,進駐監管企業45家,源頭監管企業相關責任人54人,召開貨運源頭專項整治工作會議15次;簽訂合法裝載承諾書120份、重點源頭企業責任狀40份。採取定期不定時對全縣貨運源頭企業進行督查,指導企業完善治超“七有”建設(有監管的公示牌,有車輛進出企業、廠礦過磅登記本,有監管人員巡查記錄本,有治超宣傳欄,有治超責任牌,車輛認定標準,有監管人員職責),築牢安全防線。同時,結合“貨運車輛非法改裝專項整治”、罐裝車超限超載專項整治”等行動,公路、交通、交警等部門聯合執法,對華森、鑫湘、鼎盛混凝土(瀝青)攪拌場、楠市均德石場、祠市旺成石場等重點貨運源頭企業非法改裝、罐裝車超限超載進行拉網式排查,認真查閱貨運車輛檢測數量、噸位和進出臺賬,對違法超限超載企業現場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此外,源頭企業電子監控與治超資訊平臺聯網,縣監控中心指揮平臺實現對源頭企業全程監控,從源頭上遏制了超限超載行為。
路面執法 部門聯動抓治超
整合公路、交通、交警、農機等部門力量,組建常態化治超執法隊伍,重點對全縣幹線公路、高速公路出入口、省縣邊界公路加大流動執法頻率,對違法超限超載和非法改拼裝車輛就地解除安裝和現場切割,做到“發現一起、處理一起、絕不手軟”。加強區域聯動,開展“普通公路與高速公路聯合執法”、“省際行動”、“貨運車輛非法改裝專項整治”,與廣東連州、郴州嘉禾、臨武以及寧遠周邊等地實行聯動治超,建立聯動互通機制,查處衝關、繞道和逃避檢測的違法超限超載行為。
科技領先 創新手段抓治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