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成新戰場:道不同的手機廠商誰能走得更遠?
日前,IDC公佈的2018第三季度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排行榜顯示,第三季度全球所有廠商共計出貨3.552億部智慧手機,同比降低6%,這是全球智慧手機市場連續四個季度出現同比下滑。其中,中國智慧手機市場連續第六個季度出現下滑。2018年上半年,中國智慧手機市場下跌了11%,這種下滑態勢持續到了2018年第三季度。
與此同時,IDC的調研資料顯示,2017年全球智慧家居裝置出貨量達4.331億臺,比上一年增長27.6%,2022年市場出貨量達到9.397億臺,複合年增長率將達18.5%。預計到2020年全球聯網裝置數量將達到260億個,IoT市場規模達到1.7萬億美元。
至於中國市場,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公佈的《中國智慧家居裝置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報告》顯示,預計2018年,中國智慧家居規模將達到1800億元,到2020年,智慧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3576億元。
這一升一降,昭示的是產業趨勢的變化,而主流手機廠商自然不會坐視不理。在延續智慧手機市場的爭奪外(畢竟智慧手機是未來IoT的主要入口),紛紛加碼或者開啟IoT市場的戰略和佈局。
眾所周知,對於IoT產業來說,除了智慧裝置的連線外,更多的是生態之爭。事實上,在2018年以前,中國的主流手機企業就已經開始在IoT市場上跑馬圈地,並由此形成了封閉與開放兩種不同的發展模式。
以中國智慧手機第一和全球智慧手機第二的華為為例,其早在2015年底就釋出了HUAWEI HiLink平臺,進軍IoT市場。截至目前,華為智慧家居開放平臺HUAWEI HiLink APP已擁有1.8億裝機數量、與簽約合作伙伴200多個、接入80多個品類、覆蓋了700多款產品,實現了6000多萬APP連結。2018年,華為HiLink協議還成為了智慧家居國家標準的重要參考基礎。那麼問題來了,華為HiLink平臺緣何有如此的地位和表現?
我們認為,首先是開放。凡是符合HUAWEI HiLink協議的第三方廠商的IoT裝置的品牌和產品均可以接入HUAWEI HiLink平臺被賦予智慧功能,這一點非常符合IoT廣泛連線的特點,即連線裝置的數量越多越好,畢竟IoT的終極目標是萬物互聯。這點與國內某些友商發展IoT採取的封閉的生態鏈企業模式,即只有其投資的生態鏈企業的裝置或者品牌才可以連線其IoT平臺形成了鮮明對比。
對此,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戰略官邵洋進一步解釋稱,開放的含義是所有品牌都可以連入HUAWEI HiLink平臺,這個平臺當中可以互相聯動,不被品牌約束,比如我們看到過去智慧家居有很多是被品牌約束。其次一定要清晰自己的邊界,要約束自己,我們要做的是中間像連線一樣的東西,比如路由器、手機、平板這樣的東西,實際上是為家電做增持,而不是搶生意,這是我們和夥伴非常重要的約定,也是大家可以深入進行開放合作的前提。
提及連線,我們不得不提及HUAWEI HiLink平臺的又一優勢,即與友商相對封閉的平臺相比,HUAWEI HiLink解決了IoT中連線複雜性的痛點,提升了連線和使用的體驗。據相關統計,目前在銷售的IoT裝置中,有相當的裝置其實具備連線功能,但使用者苦於連線的繁瑣而最終讓這些裝置根本沒有連線,一來浪費了相關廠商的資源(為此付出的功能根本沒有被使用者使用),二來也讓使用者對於智慧家居的易用性和體驗產生了困擾。而作為通訊出身的華為,連線是其固有的優勢,這點通過HUAWEI HiLink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據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戰略官邵洋介紹,凡是符合HUAWEI HiLink協議的合作伙伴的裝置都可以一鍵接入HUAWEI HiLink平臺,從而利用華為的智慧手機中預先預置的APP或者語音助手進行裝置的控制,目前沒有任何一家廠商能夠做到如此簡單的連線體驗。此外,鑑於HUAWEI HiLink的開放性,任何廠商的裝置在連線性的體驗都是一致的。
除了上述開放和連線外,如何保證加入HUAWEI HiLink平臺上合作伙伴的產品本身的品質和體驗及推廣也至關重要。因為這不僅關係著使用者對於HUAWEI HiLink平臺的體驗,更關乎合作伙伴的利益。
為此,今年6月,華為智慧家居推出了“華為智選”獨立品牌和成立方舟實驗室,為智慧家居企業提供系統的從研發到市場推廣的流程。具體表現在,華為智選利用方舟實驗室,將從功能定義、ID 設計、質量管控、APP 一致體驗以及技術五個方面主導智選品牌旗下的智慧單品研發,加強與開發者、硬體廠商、服務提供商的緊密合作,為使用者打造更具品質的智慧家居產品。具體流程主要是智慧家居企業首先在方舟實驗室進行產品孵化,然後通過眾測進行使用者驗證,再通過商城主推進行宣傳推廣,最後藉助華為智選品牌獲得商業成功。
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保證“華為智選”的產品品質和體驗,其選擇合作伙伴的標準均是所處相關行業市場影響力排名前三的企業,目前包括美的、海爾、創維、科沃斯機器人、長虹、歐普照明、杜亞、格蘭仕、九陽、蘇泊爾、方太、老闆、TCL、飛利浦、雀巢、奧普、奧克斯、志高、艾美特、香山衡器、樂心、得邦照明等。這意味著從一開始“華為智選”的產品就擁有品質基礎和品牌影響力,加之華為的賦能,這種既有廣度,更有深度的強強聯合的方式,品質和體驗的保證自然是順理成章。這點與友商的投資生態鏈模式中的企業多是小品牌和小家電品類,水平參差不齊,很難打造一整套智慧家居能力,最終可能影響到使用者對於智慧家居的體驗等再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推廣和營銷上,華為針對HUAWEI HiLink打造了1+X銷售體系,其中“1”指華為覆蓋全球的自有渠道,據稱,目前IOT產品已經進駐1200多家華為門店。X指多種不同的銷售渠道,比如房地產商渠道、通訊連鎖渠道、生態夥伴渠道、家居家電賣場等,未來華為渠道覆蓋數量將會持續增加。由此不難看出,與相對封閉的友商相比,華為的渠道更加多樣和開放,也更貼近智慧家居使用者的消費場景。
對此,邵洋表示,通過1+X銷售體系,將會有越來越多支援HUAWEI HiLink協議的裝置進入使用者的家裡,然後通過華為的手機、APP以及路由器等產品引導使用者將這些裝置真正變成一個聯網的活的裝置,從而為Hilink生態夥伴產生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