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販毒式理財騙局:偽裝新能源專案 年化率高達1825% 聯手公號大V割韭菜
網友整理的部分非法集資詐騙平臺。
文 | 鉛筆道記者 石榴
最近不少不知名的理財APP橫空出世,號稱年化率高達365%~1825%,堪稱販毒式理財。他們的獲客方式和高收益手段如出一轍。註冊就送現金28元,每日簽到能獲得2元,3分鐘就能提現,邀請好友還能獲得收益分紅。
然而殘酷的現實是,已有上千名理財投資者在投入資金後血本無歸。鉛筆道粗略統計,此前一個283人的維權群,受騙金額就約達500萬,現在這個數字在不斷增加,截至此文發表日期,已有上千名受害者湧現。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些理財APP廣告是由微信頭部大V“故姐”所發。它是一個擁有90W粉絲,能輕易寫出10W+爆款情感文的公眾號。11月6日至24日之間,該公眾號陸續推送了6個理財APP的廣告連結。
這些APP都打著新能源的旗號,為不同專案集資。而這些專案的資訊簡單到令人難以置信,沒有公司名稱,沒有工商註冊名,只有一個個簡單的專案名稱。這些受騙者大部分為故姐忠實粉絲,都是出於對故姐的信任下載了這些理財APP。
令人感到蹊蹺的是,在故姐推薦的一款叫做“協成新能源”的理財APP中,一個絕緣連電插排集資專案與成都一家科技型創新企業撞車,創始人與專案介紹都極為相似。到底是理財產品非法盜用其資訊,還是這家公司與此款理財產品有關?答案不得而知。
鉛筆道調查發現,近年來,這種打著新能源、新科技創業專案集資或是影視專案集資的投資APP騙局,層出不窮。APP開發者從開發到跑路,用不了一個月,換了名目又可以重整旗鼓。受騙者往往投訴無門,只能成為“被割的韭菜”。
注:本文內容主要來自鉛筆道記者採訪和網路公開資訊,論據難免偏頗,不存在刻意誤導。
受騙人已達上千名
珊珊(化名)是一名大三學生,就讀於長沙。4月份時關注故姐,她時常會在得空時點開故姐的公眾號。誠服於故姐對情感的犀利點評,她覺得故姐三觀很正。就是這個讓她在心裡一點一點埋下信任種子的公眾號,卻讓她在這段時間感受到了欺騙。
珊珊成為故姐的微信粉絲,緣於一場營銷。今年4月,她在一家奶茶店“被關注”了故姐。當她在使用這家店提供的免費照片印表機時,要求必須先關注公眾號“故姐”。此後,她便常常收到故姐的文章推送。
故姐文章中那些引人側目的情感標題和犀利的情感評論,讓珊珊逐漸瞭解到許多情感問題的原因,並在價值觀上開始認同故姐的觀點。類似“女人要增值,要有自己的事業和經濟支撐”這樣的價值觀,讓她和其它粉絲深以為意。
珊珊回憶,上個月6日開始,故姐前前後後在公號文章中共釋出了6款理財APP的廣告,分別為“漲紅投資”“元心新能源”“天袋星新能源”“睿威”“圭玉”“協成新能源”。
除了故姐,還有一個叫“洋蔥叔”的公眾號,與其定位相似,也在相同時間廣告推薦了其中幾款理財APP。由於二人常常互推公號,在文章中也有表明二人是夫妻關係,於是他們有不少相同粉絲。
珊珊表示,在故姐推的第一個理財APP“漲紅投資”時,她就下載了。“故姐推的不會錯,畢竟她是個大號,三觀也很正,不可能騙粉絲的。”當時的她篤定地認為。
這些理財APP獲客手法趨同。往往以“新能源”“高科技”眾籌專案為噱頭,用高收益作為誘餌,並在一開始的時候給一些小利來吸引使用者加大投入資金。
故姐和洋蔥叔推送的理財APP的廣告文章。
在故姐推薦這些理財APP的文章中表明,使用者下載註冊就能送28元現金,每日簽到可以領2元,滿200即可提取,3分鐘到賬。邀請好友投資可以獲得對方每筆投資金額的3%,多介紹多得。
珊珊在下載“漲紅投資”APP的第一天就獲得了30元,為了湊夠200元,她往賬戶打了170元,確實在幾分鐘之內就提現成功了。
嚐到這個甜頭後,她覺得可以信賴,便在11月13日投進4000元,又在次日投進1000元,共計5000元。“投進5000元,3天就能獲900元,7天就能收益1600元。”珊珊說。她表示這些錢都是自己的獎學金、做兼職留下的私房錢,而其他受騙的粉絲中不乏大學生。
這些APP普遍標榜收益日化率在1%以上,年化率達365%以上,有的日化率甚至達到了4%以上,在網路上被形容為“比販毒還賺錢”。
12月2日,珊珊向鉛筆道表示,很多在理財APP中投資的人表示,本應在當日提現的投資金額並未到賬。當日下午,他們發現漲紅投資APP已經無法正常登入。受害人組成了一個280多人漲紅投資微信維權群中,鉛筆道粗略計算,涉及金額約達500萬元。截至本文發稿,受害人群不斷增多,現已有5個維權群,人數上千,涉及金額龐大。
由於珊珊此前在微博搜尋過這個應用,有不少人評論說這是個騙局,於是她趕忙在第三次投資之後把錢提了出來。“在我提完之後,很多人想提就提不出來了,據我所知,最多有人投了20萬元。我們都是故姐和洋蔥書叔的粉絲,看到他們推送的廣告後才買的。”
太陽能路燈工程,專案規模1.5億,每日分紅236元。
汙水系統專案集資,專案集資70天,每日分紅3800元。
鉛筆道瞭解到,這些所謂的投資專案,實際上只是一個配有圖片和文字的簡要解說,文中甚至並未出現真正的公司名稱和工商註冊名。
然而,“漲紅投資”撞上了上海漲紅網際網路金融公司的名稱。11月21日,上海漲紅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已在《新民晚報》和《新聞晨報》釋出宣告,澄清與該APP並無關聯,以防其他投資者繼續上當受騙。
新型科技公司“被理財”?
在故姐推薦的第六個理財APP“協成新能源”中,有一個絕緣插排眾籌專案,其中並未寫明公司名稱,但是點出了專案創始人叫周剛。
故姐文章點出周剛。
鉛筆道發現,有一家被稱為“成都重點民營企業”的成都阿爾剛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爾剛雷)與以上資訊相吻合。
據這家公司官網新聞動態顯示,11月20日,該公司還參加了四川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會。根據阿爾剛雷官網介紹和網路新聞資訊,故姐所說的這個FS絕緣插排專案就是這家企業的專案。
文章表明周剛回絕了一家日本企業的巨資收購。
在2017年9月一則來自《成都商報》的報道中講述,公司創始人85後的周剛自主研發了FS絕緣連電技術,解決了傳統裸露連電技術“漏電、短路、電弧”三大安全難題,發明了既絕緣、又通電的不怕水插座。
該文表示,當時阿爾剛雷的廠房已經建設完畢,生產線正在組建,將在2017年年底前後試執行投產,首批訂單已經達到5000多萬元,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已開始與其恰談合作。
在企查查中顯示,阿爾剛雷的營業狀態是存續,公司成立於2009年。
在工商資訊中,阿爾剛雷的資產狀況均為未公開。
在阿爾剛雷的官網上,介紹其產品包括3孔和5孔牆面插座、地面插座和插線板三類。在今年7月28日《成都商報》的一則報道中又寫道,阿爾剛雷在此日首發了全球第一款“不怕水”絕緣連電廚衛專業插座。
專案已投產一年,今年7月還首開產品釋出會,然而,鉛筆道記者在網上並沒有找到該公司的此款產品。鉛筆道電話諮詢了阿爾剛雷公司的工作人員,對方表示,每款防水插座售價為一百多元,並未上市,產品將於本月在山東、河南兩地開始銷售。
阿爾剛雷官網上展示了公司的三款產品。
在故姐的文章中表示,這項專利技術已由“協成新能源”獨家贊助,開啟了眾投模式。鉛筆道記者在各種手機應用市場中搜索,並未找到此款APP,只能在百度中能搜尋到一個協成新能源的理財介紹網頁。點進去之後,首頁就顯示了FS(fence out something)絕緣連電技術的發明專利書,書中顯示發明人為周剛。但是鉛筆道記者就該專利號在國家智慧財產權局檢索,發現專利號錯誤,沒有搜尋結果。
展示的專利書
國家智慧財產權局並未檢索出上圖專利。
此外,網頁中顯示,此專案規模顯示為2.8億元,1.5萬元起投,賬期為120個自然日,還送50g金條,日化收益為4.58%。當前的投資進度為62.11%,也就相當於1.7億餘元。其中顯示擔保機構為香港友邦保險公司。
網頁中顯示,當前的投資進度為62.11%。
專案介紹中詳細演算了收益計算,這意味著四個月的收益率達550%。
在網路上,有網友發帖稱,“江湖一直都有防水插座板這個騙局”。2007年時,就有臺灣的嵐威防水插座,忽悠一部分人;湖南長沙和河南鄭州有部分人在操作,最後銷聲匿跡了。2012年時,通領科技曾經也出過防水防觸電插座,忽悠了一群人,最後也死翹翹了;後來也有深圳、山西的企業打著這個旗號出來忽悠;而成都的周剛或許也是騙人的。
阿爾剛雷的工作人員向鉛筆道表示,公司與協成新能源此事無關,並已向公安局報案。然而,對方並沒有提供相關報案證據。
阿爾剛雷是否授意協成新能源將絕緣插排專案做集資眾籌,答案不得而知。然而,日化率高達4.58%的理財產品與上面提到的漲紅投資,這樣的投資騙局卻基本上可以被認為同樣是一場天方夜譚。
網際網路投資騙局花式翻新
11月24日,“因犀利解答情感問題而聞名”的人氣情感諮詢大號故姐被封號7天。珊珊表示,自己在得知受騙後就舉報了故姐。
此後,她加入了一個防騙培訓班,並在此群裡認識了不少和她一樣,受故姐和洋蔥叔的廣告煽動去下載了理財APP的人。
“漲紅投資是推的第一個理財APP,去的人最多,到後面推了好幾個了,大家已經不相信了。”不到10天,好幾個理財APP相繼出現登不進去,聯絡不到客服的情況。
然而,就在漲紅投資失聯的那天,故姐的公眾號重獲新生了,又開始更新文章。當日,其頭條文章是關於某當紅明星,閱讀量輕鬆鬆達到了10W+。
那些買過以上理財產品的使用者都聚集在“防騙大聯盟”公眾號組織的“防騙培訓班”。防騙大聯盟的博主袁雨(化名)向鉛筆道介紹,這些欺騙手法並不新穎。袁雨是民間反傳銷組織中的一員,他從2009年就開始接觸類似傳銷、欺詐這樣的騙局,對該騙局有一定了解。
他發現,大約自2016年起,就有許多打著“新能源”“新科技”幌子,利用網際網路進行非法集資的騙局。“賣插座板是幌子而已,這就是非法集資。這個玩法和最新的區塊鏈發行虛擬貨幣的騙局都是一個模式,換湯不換藥,都是在玩概念。”
網友收集的打著“新能源”旗號的非法集資詐騙平臺。
袁雨常常分析這些騙局,也總是接觸到受害者。他發現,這些騙局都有一整套產業鏈,包括包裝宣傳、網站、APP製作、製作分發給公眾號的廣告等。“這些APP都為外鏈APP,在正規應用商城根本搜不到,都是靠公眾號或者網頁推廣。在連結裡附上二維碼,再利用熟人間的邀請拉人分紅,去傳播連結。”
一些軟體系統開發商的廣告表示,能做眾籌分潤等模式系統。
鉛筆道記者嘗試聯絡了一家系統開發商瞭解到,製作一套這樣的APP系統大概需要2萬元。他們常常有通用模板,在對方提供的APP製作模板中,有二維碼、邀請制、利率換算等功能。
袁雨介紹,故姐和洋蔥叔推薦的理財APP都屬於“新能源投資”詐騙。此外,今年還新出現了“影視投資”騙局。
與“新能源投資”“新科技投資”騙局的方式一樣,“影視投資”騙局不過是將專案集資換成為電影募資。據袁雨介紹,此前出現過“國元影視”“美緣影視、“順佳影視”“錦城影視”等電影投資APP,一個個都紛紛跑路,只留下一群又一群投訴無門的受騙者。雖然他們都已經報案維權,但案件始終進展緩慢,收回損失遙遙無期。
蔣元是一名位於廣東的52歲的中年男子,不久前,親戚向他推薦了錦城影視的推廣文章連結,稱雙十一有優惠。他便下載了這個APP,並投進去3萬元。不到十天,這個APP就已經無法登陸,介面失效。
“面對這種騙局,年紀大一些的人常常會出於對親戚的信任,無法甄別網際網路的花樣騙局。”袁雨說。目前,錦城影視有135人正在報案維權。
11月,錦城影視APP已經打不開。
由於這些理財APP中的資訊過於簡單,APP的開發商並無實質可查的資訊,轉賬時也只留下銀行賬戶。當APP打不開時,受害人便投訴無門。
“這些騙局就像是幣圈的割韭菜一樣,速度很快,一波又一波。”袁雨感慨,這些投資APP從推廣到跑路,通常不會超過1個月,快的十多天就煙消雲散了。
/The End/
編輯 | 吳晉娜 校對 | 王子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