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獨角獸Traveloka將上市,獨家解讀它跟亞航之間的恩怨情仇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7點5度” (ID:Asia7_5) ,36氪經授權釋出。
傳印尼獨角獸Traveloka將在本土上市
最近坊間傳出印尼線上旅遊獨角獸,有印尼攜程之稱的 Traveloka 有計劃在印尼證券交易所(IDX)上市的傳聞,這個訊息還沒有獲得 Traveloka 方面的確認,但是其表示上市是目前企業一個比較積極的發展計劃之一。這個訊息跟去年3月傳 Go-Jek 要在印尼上市的傳言如出一轍,但是到現在過去一年多,Go-Jek 那邊仍舊沒有要短期內上市的苗頭,所以小羅盤推斷這次 Traveloka 在印尼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傳聞可信度不高,很可能只是跟 IDX 的人有過相關的討論,但離真的上市還有一大段距離。
但既然提到了 Traveloka,小羅盤也想給大家找出一些關於這家公司的料,看看這家印尼第一家“獨角獸”的現狀。

線上旅遊平臺 Traveloka 是印尼第一家“獨角獸“,總部位於首都雅加達,2012年成立。Traveloka 為印尼、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菲律賓等六個東南亞主要市場的客戶提供線上旅遊一站式服務了,截至目前,其應用程式已經擁有超過3000萬的下載量,與全球50多家國內和國際航空公司合作,並與東南亞、香港、韓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將近10萬家酒店達成合作。2018年5月,Traveloka 還推出了租車,TravelokaEat 餐飲和 PayLater 借貸等業務。
Traveloka 的早期投資來自投出過多家獨角獸的印尼早期風投 East Ventures,其他投資人還包括高瓴資本、京東和紅杉等。在2017年,美國 OTA 巨頭 Expeida 給 Traveloka 注入3.5億美元資金。而就在本週,Traveloka 宣佈完成了最新由新加坡主權基金 GIC 領投的4.2億美元融資,現有投資人也跟投了本輪,Traveloka 目前估值約41億美元,僅僅排在出行巨頭 Go-Jek 之後。
但就在上個月,Traveloka 幾十家合作的航空公司中,少了一個名字:亞洲航空( AirAsia,簡稱亞航)。為什麼呢?

跟亞航之間的風波
今年春天,亞航和 Traveloka 之間的合作走到了終點。
事情的起因是在2月14日至17日數天時間,Traveloka 和印尼另外一個網上購票平臺 Tiket.com 下架了所有亞航的航班。雖然2月18日使用者又能在這兩個網站上找到亞航,但是3月2日又迎來了第二次下架。
於是,亞航怒了。直接宣佈從今往後停止在機票銷售上跟 Traveloka 合作,同時亞航印尼總裁DendyKurniawan 還表示了對此次事件的失望。
其實 Traveloka 和亞航之間還是有很大的淵源的,這要說到一位關鍵人物—— DaraKhosrowshahi。

Uber 現任 CEO, Dara Khosrowshahi
Dara 最近肯定是忙的不可開交,他要忙著給華爾街的金融大鱷們路演,因為 Uber 經過了10年長跑後,終於要在他手裡上市了。
這位名震矽谷的傳奇人物,在2017年8月成為 Uber 的 CEO 之前,當了12年 Expedia 的 CEO。而投資 Traveloka 是 Dara 在 Expedia 操刀的最後一次大型投資,而座標正好落在了東南亞市場。
而 Dara 領導的 Expedia 跟印尼亞航也有很深的淵源,2011年就已經成立了合資公司 AirAsiaExpedia(後改名 AirAsiaGo),專門做東南亞地區的訂票服務。而 Expedia 也陸續在2015年2月和2018年8月宣佈兩次對 AirAsiaGo 加大投資,最終完成了100%控股,而亞航也成功套現退出。
Dara 帶領的 Expedia 在東南亞的雙向佈局很可能是亞航和 Traveloka 產生矛盾的導火索。
雖然不知道上面提到的亞航跟 Traveloka 之間的矛盾是不是跟 Expedia 有關,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的,在亞航失去了 AirAsiaGo 之後不久就開始跟幾家大的 OTA 公司產生了矛盾(2019年2月),而4月3日就爆出了亞航已經自己成立了一個 OTA 站點: Airasia.com。亞航的集團 CEO Tony Fernandes還在 Twitter 上面表示通過亞航多年積累下來的資料和客戶資源,Airasia.com 一定不會比諸如Traveloka 和其他東盟的 OTA 平臺小,而且關注的還不只是單一國家市場,這顯然是對 Traveloka 的喊話。

亞航的集團CEO, Tony Fernandes
下面小羅盤嘗試把亞航、Expedia 和 Traveloka 之間的恩怨捋一捋:
-
首先是2011年,Expedia 作為外資公司要打入東南亞市場,於是決定跟亞航進行合作打造一個由機票入手的合資公司 AirAsiaExpedia。
-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後,這個平臺的發展速度比起 Traveloka 和 Tiket.com 等創業公司慢了非常多,原因可能是 Expedia 對東南亞旅遊市場瞭解不深,而亞航更是因為老牌公司的路徑依賴而導致跟不上市場的腳步。
-
2015年,Expedia 眼看 AirAsiaExpedia 發展情況不佳,決定增持獲得控股權並且重新打造AirAsiaGo 品牌,但是結果仍然一般。
-
於是 Expedia 在2017年7月轉向,選中了獨角獸 Traveloka 並且投資了3.5億美元。
-
Traveloka 成為 Expedia 在東南亞最重要的佈局後,雙方聯合成為了東南亞 OTA 行業的絕對巨頭。
-
亞航出局之後,不甘於讓中間商賺差價,於是開始佈局自己的 OTA 平臺,這也是的 Traveloka 和 Tiket.com 這些合作方感到不安,於是絕對聯合下架平臺裡的亞航航班,雙方矛盾產生。
-
2019年3月,亞航宣佈不再跟 Traveloka 等 OTA 合作,4月宣佈推出自家的 AirAsia.com
以上劇情串起來後,典型是一個 Expedia、亞航和 Traveloka 的三角戀故事,老套但是有跡可循。當然,這是小羅盤猜的,合不合理要船長們自己理性分辨。
說回東南亞旅遊市場,6億多的人口,快速增長的移動網際網路和智慧手機普及率,同時伴隨的是中產的爆發,OTA 行業早就已經打的不可開交,根據谷歌和淡馬錫的報告,OTA 是緊跟在電商之後的最大行業,2018年達到230億美元,預計2025將達到780億美元,是線上打車行業規模的3倍,難怪各路豪傑為此大打出手,如亞航這樣虎視眈眈的玩家大有人在。 不過,有人搶的行業才是香餑餑,Traveloka 是否能穩住目前的龍頭地位,還有待觀察,但目前看來,資本彷彿有意將籌碼壓在它身上。
編輯:魏佩琳@36氪出海
-----------------------------
Hi 我是36氪出海的魏佩琳,關注出海。目前36氪出海社群已建立,歡迎出海圈人士加微信 pauline_Lund 交流,入群交流煩請備註:姓名+公司+職位。36氪出海同時也歡迎更多精英夥伴提供出海類優質原創稿件,郵箱 [email protected],郵件備註:投稿-標題-作者姓名,感謝!
出海日報由36氪國際站 KrASIA 出品。
別錯過
1.“36氪出海”微信公眾號現已問世!掃描下方二維碼,或者微信搜尋“36氪出海”(ID: wow36krchuhai),關注起來吧!將為大家集中地提供出海的好內容。多謝關注,請多多推薦!
2.“出海頻道”也在36氪app上開出來了!這裡有數百篇出海主題的好文章,有一大批是在微信上沒有的喔!來,跟著小動畫,三步置頂出海頻道,一鍵直達關鍵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