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就要做“很髒”的事
現在有很多人整天說找創業機會,其實,創業不用刻意去尋找機會,在生活中、工作中總會遇到有些事情不夠完美,那麼就可以試圖想辦法去彌補這些缺憾,儘量使它變得完美,這就是創業的機會。
■ 文 / 姚勁波 58同城創始人兼執行長
前段時間我看了《神鵰俠侶》,感覺自己過往的經歷和電視劇裡的一個劇情很相像:有一天,自己被迫跑到一個山谷碰到了一隻大雕,後來在山谷裡苦練了幾年的武功,當我再重出江湖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江湖上的這些江南七怪、金輪法王們是能被打敗的,這種感覺很奇妙。
創業總會經歷很多特別艱難的時候,58在發展過程中也經歷過特別艱難的時刻。2009年我遇到一個同學,他知道我在做58。見面以後,他問我在做什麼,我回答說在創業做58同城。
“不會吧,你還在做58同城?”我的同學,當時蠻吃驚的。
實際上,那個時候我感覺自己挺好的,對於同學的詫異,我也有點兒納悶兒:“他難道不知道58同城做得還可以嗎?”
很多時候,外部覺得你很慘,而內部的氛圍是完全不一樣的。特別是一個創業公司有點知名度以後,不管是行業還是媒體,外人的評價會和自己的感覺不一樣。
即使在最慘的時候,58內部的凝聚力,內部的方向認可、看好程度,其實是越來越好的。在我看來,創始人要能夠做到把願景、資料、趨勢及時和內部分享,這樣跟你志同道合的人,就會凝聚在一起。
永遠要做未來的事情
58最開始模仿的是Craigslist。美國的DIY文化盛行,家裡的汽車壞了,自己去修,中國則存在著遠大於美國的準中介服務群體,有100萬個房產經紀人,僅北京就有超過1000個搬家公司。所以我們做了兩年後基本上不再看Craigslist。而且Craigslist一直是公益性質的網站,我們則是拿了投資成立的公司。我需要獨立把贏利模式給探索出來。
免費可以把人吸引到你的平臺上來,我們早期的口號就是免費釋出資訊。
58的使用者量每年都在漲,早期很多廣告商找我們談首頁廣告,我們並沒有興趣。廣告是不可持續的,而且會把你的心態搞壞。
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當時都知道分類資訊可能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但這些巨頭也知道這個市場要起來可能需要經過10年或8年,需要去教育市場,可能還會面臨虧錢。
我們的商戶比百度的更小,可能連電腦都沒有,是支付網際網路廣告費的最微小單元。
百度內部曾經討論過三四次要不要做分類資訊這個業務,在什麼環節打住了?58同城還在虧錢,我們需要進去嗎?要做分類資訊就必須有線下,但巨頭們想用某種合作的方式實現它。
幾年前,我去跟別人談加盟,別人說58同城是什麼呀?那時候只能自己幹線下銷售。我們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做的,不是我多偉大,而是自己提前5年就想明白了線下的重要性。
我當時見了許多投資者,沒有人投我們,後來還是我自己投了一些錢活下來了。當然那些投資人後來見到我也裝作不認識我。所以,創業永遠要做未來的事情,不要嫌早。
“作為創業者,沒有什麼可失去的,如果相信未來,創業越早越好。只要早做了,會走很多彎路,知道什麼路是不通的、什麼路是有效的,別人進來的時候,不管多有資源和背景,先行的優勢會給自己加分。”
要選一個你未來認可的行業或者商業形態,認準了,越早做越好。
當所有的人都看好你的商業模式和發展前景的時候,往往並不意味著你能獲得最後的成功,巨頭可能隨之進入;而當別人不看好一個創業專案時,尤其是你乾的是髒活、累活,反而有更多的機會生存壯大。
服務使用者這個層面我學了Craigslist,但面向商戶的贏利模式就完全是我們的創新,至少在這個行業原來是沒有人這麼做的。
我們在2010年以前也有收入,只是不成規模,但我們的流量、使用者數從來沒有落後過。廣告大戰是對手先挑起來的,然後我們用兩倍的力度打回去。投資人說,他們投1塊錢,你們就投2塊錢。
我記得打廣告戰的時候,沒有找到一個詞可以概括我們所做的事情。生活資訊平臺?
我們調查過,只有媒體圈和從業者才知道什麼叫“平臺”,而當時老百姓認為“平臺”大概就是一個展臺。所以我們最後才用了“一個神奇的網站”來概括自己。
那一年為什麼打廣告戰?因為融資太容易了。我們2011年的廣告量在網際網路公司裡是排得上名的,這迅速改變了本地生活服務業的市場格局。
58能走到今天有很多原因,總結創業經驗,我有四點心得。
選定方向就堅持下去
有一段時間外界一會兒說我們燒錢,一會兒說我們沒有贏利模式。一開始我看到質疑我的文章會很生氣,我想要不要把我的存摺打印出來給你們看一下?
2008、2009年勝負未分的時候我很受影響,看完後都睡不著覺。後來我看見這種新聞就趕緊翻過去,別影響我心情。最近這2年,我看都不看了,心如止水。
為什麼它不影響我的心情了?
我從來沒懷疑過我們的方向,這個體系裡的人也沒有懷疑過。我們的投資人也比較放手,58從來沒有腥風血雨。我沒做把錢揣自己口袋裡這種不靠譜的事,也沒讓公司面臨很大的危機。
市場也在表揚我,從來沒有哪一年的收入增速是低於100%的,就這樣連漲了7年。批評你的文章誰看?使用者不看,客戶也不看。
質疑出來有一個好處,當外敵入侵的時候,公司的凝聚力是很強的。
不要做太容易的事情
微信看起來就太炫,剛出來,所有人就在談論它的千萬種可能性,這個事情就不適合創業者做。
其實有缺點的東西才容易成功,你把這些缺點彌補上了,那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很髒”的事情才不會有很多人跟你搶,“很髒”就是壁壘。
58始終在主動做各種嘗試。現在有很多人整天說找創業機會。其實,創業不用刻意去尋找機會,在生活中、工作中你總會遇到一些事情不夠完美,那麼你就可以試圖想辦法去彌補整個缺憾,儘量使它變得完美,這就是創業的機會。
認準人才就即時激勵
要讓你的人拉著公司往前走,而不是被業務推著走。
我是個人站長出身,不確定我的能力能不能跟上這個公司的發展,我們前4年是公司推著人走。後來才是人拉著公司走。一方面我們原先的人變強了,一方面引進了一部分人。
做這件事最好的人在哪裡,就去拉這個人過來。陳小華當年在趕集網,我跑到他們公司樓下給他打電話,我說你不下來見我,我就上去見你了。
我會花20%的精力在團隊優化上,有些有厲害的人,也許挖不到他,但是可以長期保持聯絡,他會給你提建議,或者推薦他身邊合適的人。
我的桌上記著我下面兩級的員工的名字,大約四五十人,爭取這兩級(中高層)沒有短板,關注他們的成長,不斷地跟他們聊,有問題的就轉變思想,不然就換人。
什麼時候給員工股份?58上市後,公司的10%的股份都在團隊裡,相當於3億美金。
當我公司的高層裡有人要辭職的時候,我基本不會留,只會客氣一下:“要不再考慮一下吧!”中國人有一個心理,如果你不是把他的心傷透了,他不會提出離開,等你這個時候提出加薪加期權已經來不及了,不如把功課做到前面。
給什麼樣的員工期權?當你認準一個人,想一下,五年以後,他還會不會很重要,會不會在你的公司,想清楚了就馬上給,不能拖,不用找諮詢公司諮詢,簡單一點,馬上執行。
我的對手應該沒有這麼做,所以他的很多員工現在就到我這裡了。期權是最貴的獎勵,這是在你成功了的情況下,如果你失敗了,這就是毫無成本。不好的員工,如果是老員工就養起來,不加薪,放在一個不重要的位置,這可以體現公司的文化。如果是VP,轉到不重要的職位上,還要加薪,讓他心理平衡。
說白了,公司是你的理想,結構一定要時時優化,否則會有很大的問題,處理這個其中也許會遇到很大的對抗,甚至需要外部的力量,一條理論:如果不合適,給他等價的回報,讓他退出。
隨時向投資人做彙報
好的融資機會有兩個:一個是市場最熱的時候,第二就是你最好的時候。資本只會錦上添花,如果你在不恰當的時間選擇融資,不是找死嗎?
跟投資者的關係,應該像兄弟,一榮俱榮。其實投資者很被動,他把錢投給你了就沒有主動權了,此時你的成功就是他的成功。投資人的資源為你敞開著;在公眾場合,他們會幫助你;當你懷疑自己的時候,他們還會鼓勵你。
和投資人保持高密度互動。他給你投了錢以後,只有從媒體渠道瞭解你,如果你三個月不跟他互動,就容易產生誤解,進而關係惡化。
所以我會跟投資人保持私信、微信互動,沒事就會翻開電話薄給他們電話,把每一次進步都告訴他們。58沒有董事會,溝通就是發個郵件,約一起吃火鍋碰一下。他知道你在幹什麼,這樣才不會產生誤會,這樣他們才會繼續支援你,甚至下一輪融資,他們會領投。
創業者不能把長跑當短跑來跑,不能做機會主義者。融到錢之後不應該做6個月的計劃,而是做3年的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