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增長:抖音遊戲推出三大扶持政策


據《新商業情報NBT》獨家獲悉,近日抖音推出了抖音遊戲MCN任務包、抖音遊戲星群計劃、抖音小遊戲測試期內容扶持計劃三大扶持政策來重點發力遊戲。
未來兩個月抖音將對抖音小遊戲進行新一輪推廣,目前Android版抖音已經上線抖音小遊戲專區。
根據《新商業情報NBT》獲得官方資料顯示,抖音小遊戲測試期內容扶持計劃測試時間為今年5月到6月。在此期間,抖音將對粉絲量不低於10萬,平均視訊播放量超過5萬的抖音賬號進行扶持。該扶持計劃目前僅對MCN旗下的賬號開放申請,且機構上報的賬號數量不能低於3個。
申請加入該計劃的賬號,每週需發一條關於抖音小遊戲的視訊,其中游戲推薦類達人不做欄目要求,熱遊解說、劇情類達人的內容需為獨立的欄目形式呈現。內容需要為抖音小遊戲內的遊戲,形式包括介紹遊戲特色或者吐槽遊戲。內容中需要強調遊戲是抖音小遊戲,並需要在內容中引導使用者點選視訊左下方元件檢視更多小遊戲。
為此,抖音已經在Android版預先上線了小遊戲專區。抖音小遊戲專區分為今日最佳、編輯精選以及更多遊戲等板塊,包括今日最佳、王者飛機保衛戰、最強炮塔、就愛打殭屍等小遊戲。使用者在抖音小遊戲專區點選右上角設定板塊的“拍抖音”就可以直接釋出視訊。具體釋出時間則需要根據抖音官方釋出時間排期。

抖音每週會對推廣小遊戲賬號推廣效果進行結算,所有視訊統計7日資料,第二週進行結算,現金獎勵將直接發放到抖音錢包。抖音官方預估小遊戲推廣視訊播放量達10萬的賬號將獲得200到500元的補貼。本次計劃參與達人實際效果也會被記錄,作為後續抖音小遊戲相關推廣計劃或其他商業化策略的優先合作物件。
在小遊戲推廣之外,抖音還面向針對頭部的遊戲MCN以及中腰部的遊戲類賬號分別推出了星群計劃和抖音遊戲MCN任務包兩大扶持計劃。
抖音星群計劃目前正面向入駐星圖的MCN機構開放申請。星群計劃的目的在於,“引導 MCN 培養遊戲達人矩陣,豐富各品類遊戲內容;為廠商匹配更合適的站內玩法和垂類達人,提升遊戲商業化合作效果;完善遊戲垂類使用者生態,為優質達人提供變現途徑。”利用補貼政策,抖音希望激勵更多的MCN在平臺上提供優質內容。
相較於專門針對推廣抖音小遊戲的內容扶持計劃,星群計劃的准入門檻更高。它要求申請該計劃的MCN機構需上報30個粉絲量均超過10萬的遊戲類賬號。此外,這30個賬號中還需要包含5個真人出鏡類賬號。加入星群計劃後,MCN需與抖音簽署內容獨家協議。抖音會為成功入駐的MCN機構提供遊戲類商單。
此外,抖音還推出了遊戲MCN任務包,其主要目的在於為中腰部甚至更小的遊戲賬號提供流量扶持。
抖音遊戲MCN任務包扶持時間同樣為今年5月至6月。參與申請的機構需滿足合規賬號不低於3個,每個賬號至少有5條遊戲相關原創內容。賬號粉絲數量需要在1萬到50萬粉絲之間。1萬粉以內的賬號達到一定標準可享受冷啟動扶持。
1萬到5萬、5萬到10萬、10萬到20萬以及20萬到50萬粉絲的賬號每月需要釋出不少於15條視訊,達到對應播放標準後,可分別獲得每條200元到1500元不等的dou+換算額度,換句話說,不是直接的現金獎勵,而是dou+的流量扶持。
為了擺脫對廣告收入的依賴並在今年達到1000億的營收目標,位元組跳動今年不斷在電商、遊戲、社交、廣告等多個領域做出積極嘗試。遊戲是其中變現效率較高的一項。
今年2月抖音上線了第一款小遊戲“音躍球球”。據Questmobile的資料顯示,在小遊戲的帶動下,抖音日活量出現明顯上漲。對於位元組跳動來說,它還需要更多像“音躍球球”這樣的小遊戲。
小遊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頁遊的一次升級。為此抖音在3月連續以收購或入股的方式拿下兩家在手遊、頁遊有經驗的遊戲公司。
在收購了遊戲公司後,抖音距離推出自己的獨立遊戲產品還需要一定時間,但藉助平臺上的海量內容,通過扶持遊戲這個垂直領域的短視訊內容,它能為抖音留住更多與遊戲相關的流量。
隨著抖音逐漸成長為日活過2.5億的流量平臺。它也在通過扶持策略豐富平臺上的內容多元化。遊戲是目前抖音上一個垂直領域,也是快速成長的一個內容類目。
此前一家專注遊戲內容MCN機構小象互娛的創始人竇雨瀟在接受《新商業情報NBT》採訪時曾稱,抖音會為遊戲類MCN機構提供冷啟動階段流量扶持、熱點話題運營建議等方面的幫助。現階段遊戲行業的短視訊產出量還遠遠不夠,對於這個垂直領域來說抖音在未來兩年都仍然會是一個低成本獲取流量的渠道。
這同樣也意味著遊戲內容能為抖音帶來更多廣告收益。
文:朱若淼@新商業情報NBT(newbusinesstrend)
首席增長官CGO薦讀小紅書推廣:
- 《 抖音運營–垂直內容是未來的平臺導流趨勢 》
- 《 抖音上熱門技術,賣貨漲粉賺錢 》
- 《 增長黑客:剖析裂變失敗的5個原因 》
更多精彩,關注:增長黑客(GrowthHK.cn)
增長黑客(Growth Hacker)是依靠技術和資料來達成各種營銷目標的新型團隊角色。從單線思維者時常忽略的角度和高度,梳理整合產品發展的因素,實現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帶來的有效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