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氧美國上市背後:網際網路平臺要終結醫美行業暴利
雷帝網 雷建平 5月2日報道
網際網路醫美企業新氧科技今日在納斯達克上市,發行價為13.8美元,募集資金1.79億美元。新氧也正式成為中國網際網路醫美行業海外上市第一股。
當前,新氧平臺上的付費醫療機構數量從2018年一季度的1966家增長37.4%至2019年一季度的2701家。
平臺上支付資訊服務費的醫療機構數量從2018年一季度的784家增長136.4%至2019年一季度的1853家。
平臺上促成的醫美服務交易額從2018年一季度的4.12億元增長68.4%至2019年一季度的6.94億元。
新氧2019年第一季度營收2.06億元(300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1.8%;新氧第一季度淨利4590萬元(670萬美元),同比提高49.9%。
網際網路平臺終結醫美行業暴利
隨著新氧的上市,圍繞著醫美行業的討論也在增加,在人們的心目中,醫美行業就是一個暴利行業。
醫美行業人士怎麼看待新氧上市,又怎麼看醫美行業是暴利行業的說法?
現在麗格旗下有40家醫美機構,覆蓋中國全部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這些醫美機構全部都入駐了新氧平臺,最長的合作時間已經有5年。
聯合麗格集團董事、總經理慕安說,從品類上來說,新氧上市代表著中國消費醫療行業垂直品類的一次爆發。中國之前上市的平臺,或者是像阿里、騰訊這樣的大流量平臺,或者是像好大夫、微醫這樣的嚴肅醫療平臺,還從來沒有一個真真正正屬於消費醫療領域的品牌。
“隨著人們收入的增加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消費醫療成為我國醫療服務行業當中獨特的品類,也是未來市場潛力最大的品類。”
但慕安不認為醫美行業是暴利行業,原因是醫美機構現在的利潤率很低。
慕安說,過去三年中國醫美機構開業數量太快了,但是優質醫生供給嚴重不足,所以導致沒有質量、沒有技術的機構惡性競爭。營銷、人力成本畸高,面向消費者還打價格戰,所以機構普遍不存在暴利。
今後隨著中國醫美市場滲透率的提高,更多人開始消費醫美,醫美專案的銷售價格一定會趨於理性,最終向價格與價值對等迴歸。
宜採目前是最大規模的赴日醫美一站式服務提供商之一,2018年底,新氧與宜採開始建立合作。
宜採CEO汪千晴表示,新氧上市會給資本寒冬下的醫美行業注入一針強心針,讓從業者看到醫美行業真的是個朝陽行業,醫美領域的企業可以上市,並且可以以網際網路企業的性質來上市。
“網際網路企業上市比線下醫院要難很多,因為它始終沒有實體,而且平臺要獲取上下游夥伴的認可和支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非常強的專業度。”
汪千晴認為,新氧上市以後,會吸引到更多資本,可以涉足更多上下游的方向,成為醫美行業的領軍企業,去推動這個產業的一個發展,建立一個更規範、專業、公平的市場。
汪千晴也不認同醫美暴利的觀點。其認為,傳統醫美給人暴利印象的原因是資訊不對稱。以前消費者做醫美不會在意執照和規範,只會聽人說好還是不好,在這個過程當中,有很多人獲利,最受傷的是消費者。現在已經不是那樣的時代了,而是所有東西都透明的時代。
以機構為例,機構是由以醫生為主的人組成的,一位醫生能夠做的客人數量是有限的,所以賺的錢也是有限的。醫生好,定價高;醫生不好,定價低;其實是靠自己的努力賺錢。
醫美行業屬於服務行業,好的服務就是需要高水平的人去實現,必然帶來高成本,好的醫生也是稀缺資源,成本較高是這個行業的現狀。”
“未來醫美消費的價格會往更透明方向發展。比如說藥品成本500元,賣給消費者600-800元,消費者認;賣給消費者20000元,他就不認了。這是因為現在的使用者已經很理性了,傻子不夠用,自然騙子也不會多。
汪千晴說,通過近期賓士女車主坐在車上哭的事件可以看出,消費者不會因為品牌是賓士,就覺得東西是好的,而是會看到手的東西是什麼。“可以預見,未來的商業環境會更願意坦誠,服務商就賺服務的錢,只有兢兢業業地做好品牌,沒有暴利的空間。”
整形外科博士,怡脂創始人兼CEO許美邦說,“醫美行業暴利的說法一直存在,但事實上,這絕對己成歷史。”“現在的情況是,隨著行業發展,財務、稅務、業務方面都越來越規範。加之,毛利越來越低,獲客、人工、材料成本越來越高。”
許美邦說,因此,做醫院越來越難賺錢,很多醫院都在虧損。所以,現在不是10幾年前的暴利行業了。
—————————————————
雷帝觸網由資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若轉載請寫明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