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交易所都寄希望於IEO?來聽聽規則破壞者怎麼說
隨著 IEO 成為幣圈最大的熱點,各大交易所紛紛開始上線自己的 IEO 平臺,不少二三流交易所也開始濫用這一概念的時候,出現了少數利用 IEO 概念進行的騙局。
數字加密貨幣投資者紛紛開始思考下面的問題:
IEO 能否讓市場重新回到牛市?
交易所為了自己的聲譽,會優先上架哪些專案?
2019 年,頭部交易所如何選專案?
關於上面這些交易所潛規則,我們與近期上線了恆星計劃的 Bibox 交易所聯合創始人 Aries Wang 聊了聊。如果你只想炒幣賺錢,抱歉,這篇文章並不能給你所謂拉盤祕訣和暴漲神器,只能給你帶來行業思考。本文將帶你瞭解為什麼 Bibox 敢打破 IEO 常規,為什麼交易所會亂上代幣,頭部交易所目前更看重哪些專案等。
IEO 新潮流的突圍之路
今年 2 月份,幣安 Launchpad 上架了 BTT 和 Fetch.ai 兩個專案,在資本市場和媒體宣傳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IEO 的模式再次被人們關注,當然交易所也是不會放過這個可以吸引流量和資本的新熱點。
三月初,多家交易所幾乎在同一同時宣佈上線 IEO 平臺。火幣、OKEx、BitMax、Bittrex、ZBG、BW 等交易所都已經上線或者準備籌備自己的 IEO 平臺。區塊律動 BlockBeats 認為交易所追逐熱點,創造流量是業務需求,無可厚非,但如果上線的都是空氣專案,那麼 IEO 模式的濫用就值得再思考一下了。
3 月 14 日,原計劃在 IEO 平臺釋出 RAID 專案的 Bittrex 交易所突然宣佈放棄 RAID 銷售計劃,原因是 RAID 在 IEO 倒計時最後時刻出現了重大人員調整,不符合「信任和誠信原則」。媒體發現,RAID 專案方在 IEO 前 16 小時將一個名為 XRD 的 Token 改名為 RAID,專案官網上顯示的聯合創始人等核心團隊成員資訊造假,其他名人資料被該專案團隊盜用等。
誰能想到 Bittrex 都能在專案上幣上翻車?據區塊律動 BlockBeats 瞭解,一些中小交易所真在借 IEO 的機會上線空氣幣專案。國內某交易所上線一個空氣幣專案,在 IEO 完成開放交易後,2 天之內幣價暴跌接近 99%,投資者自嘲「1 萬進 100 出」。一些三流交易所正在利用大交易所剛剛樹立起來的名氣濫用這一現象級產品。
面對 IEO 亂象,Bibox 聯合創始人 Aries 的態度很謹慎,「IEO 並不是新生事物,目前各國對 IEO 的政策不明朗,機制尚未建立,所以還需要觀察。數字資產平臺還需要合理評估行業方向和專案質量,有自己的規劃,對區塊鏈行業有深刻理解,而不是盲目跟風。」
但 Aries 覺得在 IEO 熱潮中或許還有新的操作方式,於是乎我們就見到了打破常規的「4 個專案同時首發 IEO」的 Bibox 恆星計劃,即將登入這個 IEO 平臺的專案分別是:原力協議、Lodus、Staking 和 X-Block。網友稱這 4 個專案為恆星 F4。
這一舉動一反常態,Aries 卻在恆星計劃的社群 AMA 中表示樂觀,「恆星 F4 是我們在對專案庫進行篩選後結合市場同業表現得出來的方案. 這次恆星計劃公佈之後,我們收到了來自全球 100 多個專案的申請,最後挑選出了我們認為從不同維度中更為優質的專案呈獻給使用者。」
Aries 對於這些精心挑選的 IEO 專案質量並不太擔心,技術宅的他更擔心的是交易所技術上的壓力,「一次性上線 4 個 IEO 專案,相比之前一個專案來說,壓力增加了 4 倍。好在我們的技術團隊進過幾天的努力就把問題給克服了,專案整體面都不錯,使用者可能要在 4 個專案之間進行選擇。」
亂上幣最終傷的是交易所
2018 年 8 月底,區塊律動 BlockBeats 曾經總結過交易所上半年 ICO 上幣專案破發率,其中統計的 5 家交易所上架的近百個區塊鏈專案,破發率高達 98.8%。當年媒體和交易所大肆宣傳的區塊鏈創新專案,如今已經淪為空氣幣。
經過區塊律動 BlockBeats 的重新統計,有半數以上專案開發已經停滯,社群運營已經消失,社群成為廣告群。其中某個號稱區塊鏈內容生態的南亞區塊鏈專案已經全面停止運營,ICO 融資收割韭菜已經成為事實,然而投資者對此毫無察覺。
與此同時,退市潮也開始了。2018 年 8 月底,Upbit 下架了 LRC/ETH、GTO/ETH;2018 年 10 月初,幣安下架 BCN、CHAT、ICN、TRIG 的所有交易對;2018 年 10 月底,OKEx 下架包括 READ 在內的 58 個交易對;2018 年 12 月底,OKEx 下架了 35 個幣種的交易對;2019 年 2 月,幣安下架 SUB、SALT 等 5 個專案交易對。
超百個專案因為交易量過低,無人問津而被交易所下架,他們幾乎清一色的在牛市上幣,在熊市退幣,最短的 READ 從上幣到下幣,只用了不到 9 個月的時間,幣價一路下滑,投資者如果在牛市買入 READ 幣,那麼他現在已經損失了 98.5% 的資產。從上幣到退市,專案方几乎沒有任何動作,沒有開發任何產品,沒有釋出任何宣告,只有退市時為了維護交易所顏面,釋出了一則「主動退市」宣告。
在我們與 Bibox 聯合創始人 Aries 交流時,他向我們解釋了退市邏輯,交易所決定一個專案是否下線,會從幾個維度來判斷:是否存在安全問題,專案及團隊是否有重大變更或造假以及核心團隊是否有重大負面新聞,Token 以及交易分配方案是否存在問題,運營和推廣是否不到位等。Aries 說,「如果專案方出現上述任何一條,我們都會考慮下架。」
區塊律動 BlockBeats 發現,不少交易所都曾因為突然宣佈代幣退市而引發市場波動,對投資者造成更大的損失。幣安趙長鵬也曾因為草率下架多個代幣而遭到網友炮轟,隨後道歉並表示會預留更多下架時間。
洶湧不斷地退市潮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交易所上幣時標榜的專案稽核形同虛設,所謂的投資者保護也是無稽之談。垃圾專案、空氣專案進入大型交易所進行交易,讓不明真相的投資者誤以為專案經過交易所專業團隊的稽核,最終買入後造成資產損失,其實受傷害最大的是交易所本身。
通過恆星計劃,一次性向市場推薦 4 個優質的區塊鏈專案,Aries 對這 4 個專案的質量特別有把握。它對區塊律動 BlockBeats 說,「我們的定位一直是數字資產交易平臺的天貓或京東,為使用者嚴格篩選優質專案,就算是寒冬也不例外。對待垃圾專案,我們從來都是零容忍。」
面對輿論認為的「IEO 專案過多或分散流量,影響市場行情和投資者信心」的觀點,Aries 在社群 AMA 中繼續舉天貓的例子:「天貓不會因為品類豐富而導致流量分散,我們做這個的初衷就是希望可以豐富使用者的選擇,把選擇權交到使用者手中,而且這四個專案的認購也並非是排斥關係,使用者如果都看好,也可以都認購。」
交易所合規或有突破,使用者資產有保障
IEO 帶來了市場的新繁榮,讓投資者信心大增,但也讓市場對此更加謹慎。本週五,在微博上一份偽造的互金協會《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的檔案開始在行業內大肆流傳,其中提到了「杜絕一切 IEO、ICO、IFO」的公告直指近日非常火熱的 IEO 市場。
區塊律動 BlockBeats 認為,2019 年區塊鏈數字資產平臺將會在合規性上取得巨大進展,它不僅對於使用者投資合法性給予確認,還能對使用者投資的合法權益加以保護,任何試圖在數字資產市場上「收割韭菜」的專案方或交易所都將無處容身。
對數字資產平臺監管和創新,Aries 認為交易所的機會主要集中在兩個方向:技術創新和增量使用者。
所謂技術創新,也包含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獲得監管層面的認可,比如要求新入廠的數字資產交易平臺按照傳統交易平臺的要求來開發底層技術架構,一旦完成就可能獲得監管層的首肯。
另外一方面就是底層技術革新,包括撮合引擎、安全效能、資金託管等方面,換句話說,交易所要建立一套獨立的業務邏輯,這一套邏輯既可以被監管機構認可,又可以獲得知名託管機構的背書。
目前美國監管層面有積極動向,SEC 已經單獨開闢專門諮詢小組來徵集 ICO 專案建議和行業反饋。「全世界都在關注美國,SEC 想把目前的數字加密貨幣產品歸屬到舊體制下,有些無法歸類的創新產品,可能需要更多時間來研究和制定相關政策」,Aries 說。
此外,傳統金融機構也正在加速入場試水,比如摩根大通發行 MJC、Bakkt 獲得鉅額融資。「對於傳統金融機構來說,試水數字資產只是他們的正常操作,先投石問路進行佈局,如果激起水花,監管機構也願意配合行動,如果沒有掀起波瀾,那麼投入的資金也不算多大的損失。」
第二個方向是增量使用者。儘管當下市場寒冬凜冽,但從現階段跳出來看,市場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目前看似穩固的格局隨時都有可能會被打破。沒人能想到 Fcoin 所引領的潮流,也沒人能看到大交易所的隕落。
「在我看來,2019 年將會是做增量使用者最好的切入點,也是關鍵的一年。Bibox 未來一年會將重點集中在歐洲國家,比如英國。也會爭取在關鍵國家或地區拿到牌照,爭取新的增量入口,比如美國、日本、倫敦等。」
選對賽道更重要
正如上面提到的一樣,交易所上幣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其嚴格程度應該不亞於傳統證券市場股票上市,甚至應該因為 Token/Coin 的高流通和高風險性而更加嚴格。
但資本市場的逐利特性,會要求交易所迫不得已上線一些風險極高的專案,或者某個已經上市幣種遭遇資本爆炒、拉盤。不過,市場熱門專案之所以熱門是因為它那條綠色的上漲曲線給人帶來的興奮感,實際上市場的絕大多數流動性依舊保持在傳統幣種和優質專案上。
Bibox 聯合創始人 Aries 告訴我們,理性的交易者追逐價值投資,因為真正想在投資市場上獲得長遠利益的投資者,都需要有理性客觀的思維方式幫助其分析數字資產市場。仔細考量專案的長遠價值才是投資之道,因為沒有人能夠長期在高風險中勇立潮頭。
與全球其他 TOP10 的交易所一樣,Bibox 也有極其嚴格且複雜的上幣規則。在我們和 Aries Wang 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這批沒有負面新聞的交易所對於專案的篩選標準表現出了幾乎一致的標準,那就是——發現優質賽道。區塊律動 BlockBeats 認為區塊鏈創業投資與傳統的網際網路創業投資一樣,都在追求賽道,在目前市場冷靜階段,將這一理論提出猶為合適。
為了實現從投機到投資的理念變化,交易所需要向投資者灌輸理性投資的理念,其中一個最佳的方式就是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需要長期持有、偏價值投資的區塊鏈專案。優質賽道理論要求參與者發現未來的趨勢,而不是亂投資,在精不在多。
我們看到一些流量大的交易所會不定期上線很多新專案,以此激發市場交易和流動性,以實現交易所業務的持續,但這種行為是違背賽道理論的。交易所亂上幣的行為只是在滿足投資者的投機需求,大量專案下架退市已經充分說明亂上幣是一種危害性極高的行為。而且這樣畸形的業務,也在迫使交易所不斷走偏路。
對此,可交易幣種數量較少的 Bibox 或許能作為一個參照。Aries 說,開啟 Bibox,你會看到 BTC 交易對下只有寥寥 70 個專案,還不如一些交易所的零頭,但 BTC 交易對交易額達到 1.9 億美元,躋身行業前列。這足以說明,優質區塊鏈專案和傳統專案依舊是市場的絕對主流,負責投資者價值投資的準則。
2019 年區塊鏈市場方向預測:公鏈有機會,支付最看好
在對話的最後,我們問了一個幾乎所有采訪物件都閉口不答的問題:如何看待 2019 年的區塊鏈市場方向?區塊律動 BlockBeats 此前採訪的多個物件對此問題都擺架子,保持一種「我是公眾人物,我不能對市場進行預測」的態度。
Aries 思考了一會,回答了和區塊律動 BlockBeats 團隊幾乎一致的觀點:看好公鏈和支付。
正如區塊律動 BlockBeats 開年來的多篇文章所預測的那樣,2019 年是公鏈元年,大量許諾 2019 年上線主網的公鏈專案正在緊鑼密鼓地安排主網上線事宜,光是前 3 個月就有 Cosmos、Irisnet 等多個區塊鏈專案完成里程碑任務。
摩根大通發行穩定幣所用的是聯盟鏈,有人因此認為公鏈可能會失去機會,但下這個結論還為時過早。對此,Aries 表示認同,「目前來看,公鏈的發展還有一定的限制,聯盟鏈是比較好的解決辦法,但並不代表公鏈就不是未來。」
Bibox 也確實在佔領這些新的賽道。例如,Bibox 恆星計劃第一批中的 Staking 就是一個為 PoS 公鏈提供抵押服務的專案,它屬於公鏈生態中的決定性要素。Aries 對於 Staking 專案的抵押挖礦服務、DeFi 去中心化金融、資產託管等業務也十分看好,所以在最近的一次 AMA 活動中也帶領著 Staking 專案方做宣傳、路演。當然,PoS 代幣抵押業務未來的競爭也很激烈,Staking 專案未來進展如何,我們仍需要進一步觀察。
除了仍舊看好公鏈外,Bibox 聯合創始人 Aries 最看好的領域是數字加密貨幣支付領域。「它(支付)相當於底層架構,是所有場景的融合劑。因為支付是一切交易的基礎,只有打通了支付環節,讓支付真正的切入到日常生活的產業裡,才可以讓區塊鏈普及到更多的使用者。」
區塊律動 BlockBeats 團隊自從嘗試使用閃電網路並承辦了 Zap 錢包的活動之後,變成為了比特幣閃電網路的忠實使用者,我們認為數字加密貨幣在經過一年的概念吹捧後必須迴歸商業社會實用,能夠實現這一實用價值的必須是能夠儲備真實、穩定價值的數字貨幣,其中比特幣和閃電網路將成為業內重點。
目前國內的位元派、虎符錢包、幣信錢包等都已經加入了對閃電網路的支援,可以看到「支付」已經成為目前熱點。
行業內的理性參與者,所見略同。IEO 或許能救一時之急,但向市場注入優質專案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