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立下的 flag 總是完不成?
編者按:你是否也經常在朋友圈立下各種Flag呢?開始一件事情簡單,但完成一件事情卻很難。文章告訴你這是為什麼,以及怎麼辦。本文譯自Medium原標題為" How to finish what you start "的文章。
當我繼續前行時,我心口因恐懼而繃緊。爬到一半時,我停下來,筋疲力盡。我附身可以往下看一萬英尺,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沒有安全感。
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後不久,33歲的養蜂人埃德蒙·希拉里(Edmund Hillary)和尼泊爾夏爾巴人丹增·諾爾蓋(Tenzing Norgay)一起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這是人類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1953年5月29日,經過幾個月的艱苦跋涉,冒著狂風和嚴寒,兩人終於登上了29,028英尺的頂峰。
這次攀登是對兩人力量和毅力的考驗和證明。
希拉里曾經說過:“我們要征服的不是高山,而是我們自己。”
我最近一直在想那次攀登,思考是否有什麼祕訣可以讓我們完成那些開始做的事。
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家,我們常常雄心勃勃的開始一件事情,立下Flag,卻發現我們真正“到達頂峰”之前,動力早就沒有了。
但是也許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完成那些開始的事情,為我們自己在完不成的事情上節省時間和精力,停止為半途而廢而感到愧疚。
沉溺於立各種Flag
大多數人都喜歡開始一件新的事情。我們很容易對新事物的開始感到興奮。事實上,我們大腦的“獎賞中樞”激勵我們去尋找新的刺激。
“關於大腦對新奇事物反應的動物研究表明,在新奇的環境中多巴胺水平會增加,”《生活駭客》(Lifehacker)雜誌的作家貝爾·貝絲·庫珀(Belle Beth Cooper)寫道,“所以大腦對新奇事物的反應是釋放多巴胺,多巴胺讓我們想要去探索以尋求獎勵。”
我們渴望新奇,因為我們渴望與之相關的美好感覺。然而,一旦新鮮感消退,我們就會失去興趣。
事實上,我上面引用的研究還發現,只有全新的事物才會啟用大腦的獎賞系統——僅僅是不太熟悉的事物不會產生這樣的效果。
人們也傾向於低估完成一件事情需要的時間。《本質主義》(Essentialism)一書的作者格雷格•麥基翁(Greg McKeown)表示,這種規劃謬誤“導致我們過高估計完成一件事的概率”。
立下Flag之後會發生什麼呢?如果專注於我們已經完成的部分,而忽略剩下的事情,就會阻礙進步。 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過多的關注完成的事情會導致人們過早產生成就感——然後懈怠。例如,如果一名大學生聽到自己還有52%的內容沒有複習,那麼他/她會明顯更有動力學習準備考試,相比之下,如果這名大學生聽到自己已經完成了48%的複習任務,就會不那麼努力的複習準備考試。
然後還有經常阻礙我們的完美主義惡魔:渴望完美地執行一個專案,因為我們害怕被人認為不好。懷疑的聲音說我們的文章不會像其他人的文章那樣有洞察力;我們的更新內容不會像競爭對手做的那樣時尚。所以我們會避免得到不完美的結果——在別人評判我們之前就辭職。
如何完成你開始的事情
完成你開始的事情涉及到兩個方面。
首先,我們決定要開始一件事情時要更有選擇性。當我們受到內在激勵時(激情或者興奮),而不是金錢或外部滿足感的激勵時,我們更有可能堅持到底。
其次,我們需要應用正確的方式方法來保證我們的成功。這裡有五個工具可以幫助你完成下一個Flag:
1. 寫下你的目標。在你開始一個新專案之前,把你的目標寫在紙上。這種方法增加了我們執行計劃的機會。在一項針對哈佛MBA畢業班的研究中,那些同時寫下目標和實現目標的計劃的學生,在畢業10年後的平均收入是其他校友的10倍。
2. 正確估算時間。在你計算你需要多少時間之前,做一些盡職調查。其他人在試圖達到同樣的目標時經歷了什麼?一些研究可以幫助你預見自己可能遇到的障礙,並教你如何克服它們。當我在2006年建立JotForm的時候,我就知道這個產品不會一夜之間爆紅。這也是我一直沒有辭去全職工作,並在自由時間一直在發展副業的部分原因。我同時也做了相關研究。我慢慢地摸索出瞭如何引導這家公司的方法,我試著估算了一下把這個副業變成一份全職工作需要的時間。我堅持了下來。現在我們有420萬用戶和130多名員工,我很感激我做到了。我們都傾向於低估完成一項任務需要的時間。這就是為什麼Greg McKeown建議將你的估算值乘以3——並且他發現這種方法在估算時是“絕對”準確的。
3.拒絕完美主義。如果你認為結果達不到標準就放棄你正在做的事情,那麼你應該試著降低你那極高的期望。例如,假設你因為懷疑自己的觀點而推遲了一篇文章,一直在思考自己的結論是否足夠有說服力。那麼你或許應該先起草一份草稿,即使它並不完美。每當我遇到寫作瓶頸時,我就會承諾只完成一份草稿——即使它還沒有準備好出版。把事情寫下來感覺很好,寫下來這種簡單的行為常常激勵我繼續下去。
4. 跟蹤專案進展。建立一個專案表來記錄事情完成的狀況。首先,這有助於將大專案分解成更小、更易於管理的任務。其次,它有助於避免自己過早享受成功的喜悅,這可以讓自己保持對剩餘工作的掌控。
5. 勞逸結合很重要。“只工作不玩耍,聰明孩子也變傻。”現在工作,以後玩”的心態會讓我們感到疲憊和不滿。我們要學會把工作和愉快的活動互換,而不是把快樂推遲到我們完成任務的時候,這可以幫助我們堅持更長期的目標。研究表明,如果我們在完成之前就去做休閒活動,也不會減少我們的樂趣。
用心去做
我決不會勸阻某人開始一個新專案。創新和試驗的慾望是真正進步的動力。但重要的,如果想提高堅持到底的機會,還是要從內在的動力中汲取營養。
不要讓對失敗的恐懼阻止你前進。Twitter聯合創始人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時裝設計師王薇薇(Vera Wang)、企業家阿里安娜•赫芬頓(Arianna Huffington)和《每週工作4小時》(the 4-Hour Workweek)的作者蒂姆•費里斯(Tim Ferris)在成功之前都面臨過失敗。
即使你失敗了,你仍然可以學習如何將挫折轉化為下一個專案的動力。而且,你還有很多同行人。
享受攀登的過程,保持向前看!
原文連結:https://medium.com/swlh/how-to-finish-what-you-start-16ab0412e4d1
編譯組出品。譯者:劉麥麥 Jane,編輯:郝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