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設輕訪談!6位頂尖設計師的獨家工作習慣分享
@N可可洛N、@爆炒地瓜:新的一年,優設邀請到了一撥超優秀的設計師,每週與我們一起探討設計師關心的話題,有 Dribbble 的第一人氣設計師 Mike、產品視覺設計大神 Gleb Kuznetsov、頂尖品牌設計團隊 Ramotion、頂級UX設計團隊 Cuberto、火遍追波的設計工作室 Zajno Crew、Behance 人氣設計師李宜軒,希望他們的思想碰撞能為大家帶來設計生活和工作上的幫助。
今天是優設輕訪談第一期,我們的話題是——「回顧過去一年,你覺得有什麼工作上的好習慣值得分享?」
Mike
△ Dribbble 人氣第一名設計師 Mike
Dribbble: https://dribbble.com/creativemints
好習慣嘛,我總是習慣把筆和筆記本放在手邊,即便我只是在床上看書或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時,我都常備紙筆。
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現一個靈感!所以能夠及時的捕捉和記錄這些想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另一件事就是尋找自己的理想環境。它能讓你感覺舒適,在這裡你經常會想到好的主意,讓你的創意源源不斷。聽說很多設計師的創意都來自洗澡的時候。
至於我,我經常會在客廳的沙發上產出絕妙的想法。如果我開始覺得自己失去了創造力,我會泡一杯茶窩進沙發,然後裹著毯子,很快我就會放鬆下來,很多想法也會自然湧現。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地方。就像我的朋友查克曾告訴我,他的一些創意想法誕生於一個嘈雜的咖啡館,是他在吧檯的餐巾紙上勾勒出來的。
Gleb Kuznetsov✈
△ Fantasy 產品設計總監 Gleb Kuznetsov✈
Dribbble: https://dribbble.com/glebich
在我開始做任何設計之前,我會先做好計劃,並按照我的計劃進行,直到一天結束。每天的第一件事都是開會、UX回顧和業務目標討論。
接下來就是進行設計工作和日常的實際工作。當我開啟Photoshop 製作 UI 或互動原型時,我首先會在記事本中繪製草圖和方案,以確保一切對產品都有意義。這樣才能確保我應該做什麼樣的東西,然後再開始探索具體的設計實施。
其中一個主要原則始終是探索,我從未為自己設定目標,或者立刻做出最終結果,因為只有在探索過程中,你才能找到真正令人驚歎的UI設計解決方案。
Ramotion
△ 為Adobe 做過品牌設計的頂尖團隊Ramotion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ramotion
Dribbble: https://dribbble.com/Ramotion
Behance: http://behance.net/ramotion
我不能低估每天確定優先事項的重要性。聽起來很簡單,有些人可能會說它沒用。但請相信我,事實並非如此。
我要說的是,2018年我每天的工作生活中都有一份優先事項清單/我每天必須做的事情清單。
自從我開始經營 Ramotion 設計工作室,每天都有大量的實際業務開發工作,有一些工作每天都在重複,每次我分心時,清單都會幫助我縷清思路和確定當前應該做的事情。它真的非常強大。
Cuberto
△ 數字創意機構藝術總監 Cuberto
Dribbble: https://dribbble.com/cuberto
來自我們藝術總監的幾點建議:
- 預留一些時間來瀏覽最新的設計作品,如Uisdc,Behance或Dribbble,我們可以進行批判性地思考,找到好的和壞的點子。它將使您能夠提升自己的技能,併為將來的工作儲藏出更多的想法。
- 一次只專注於一項任務(雖然非常明顯,但依舊是很重要的一條。)
- 不要習慣每天準備詳細的日常計劃。創造性的工作需要一些創造性的自由,在任務或活動之間切換,靈活一點。
- 不要害怕重做一些設計,即使你已經認為它很酷。但它可能會變的更好。
Zajno Crew
△ 專業設計工作室 Zajno Crew
Dribbble: https://dribbble.com/zajno
官網: https://zajno.com,https://grid.zajno.com
Medium: https://medium.com/zajnocrew
我們是專業設計工作室Zajno,我們熱愛設計與創意,現在我們和你分享一些日常工作中能讓我們保持創意感、高效性和積極性的好習慣。
每日早會。不要覺得這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兒,我們覺得這是一個必須被提及的習慣,因為它真的很重要。自從 Zajno 的14人小團隊成立,我們就開始決定,出席每日早會,這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很好,這裡我們可以分享每日訊息、計劃、我們進行的案例和其他需要跟進的事情,這樣每個人都會清楚公司發生的事情和資訊。
幫助別人。感謝早會,使得我們與每個人都保持聯絡,所以我們總是知道什麼時候有人需要幫助。每個人都樂於幫助需要的同事,幫助分享的同時,也是學習的過程。開明和樂於助人是良好合作關係的關鍵。
分享你關心的事物。我們特別喜歡每天探索新事物、學習酷知識。在我們碰到特別不一樣的東西,我們有個習慣——把它分享出來。我們覺得如果有這麼個地方,能夠方便快捷地與大家分享這些好東西就太棒了。於是我們開設了 Zajno Weekly Music Playlists 與大家分享,當然只有這個是不夠的,我們後來開發了 Zajno Grid ,在這裡,我們分享了一些我們深受啟發的超棒的設計、網站和流行的、閱讀量高的作品。
放鬆。我們不只是同事,我們也是朋友。我們享受在一起的時光,不只是在一起工作,還有工作之餘的快樂時光。除了時不時的轟趴,幾乎每週五我們都會在下班之後,一起玩音樂,度過美好時光,我們辦公室裡也有電吉他和電子鼓哦!
一起旅行。沒有變化就無法取得進展,所以有時候我們就會時不時地揉著下巴,遠遠望去,我們意識到是時候體驗新事物了。這時,我們站起來,打包並搬到一個不錯的遙遠的地方,有時會在地球的另一邊,在那裡一起工作大約一個月。這種做法使我們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新方法,讓我們精神煥發,充滿活力,讓我們在旅途中想到一些新的創意想法。
最後,一個創意來自健康的身體。工作中的身體健康對於提高工作效率至關重要。長時間對著螢幕對身體不好,但這又是必要的,所以找到解決方案至關重要。我們決定聘請專業的按摩師,說實話,這是一個絕妙的主意。要愛你周圍的世界,你必須先學會愛自己。
李宜軒
△ 曾獲金點設計獎的90後新銳設計師李宜軒
Behance: www.behance.net/yihsuanli
隨著從事設計產業的時間拉長,越來越體會到設計方法的重要性,剛⼊⾏時原本以為設計只需要會⽤軟體,有足夠的美感就可以了,但之後發現⼀切不只是這樣。魔⻤藏在細節裡,要有效率的做好一個設計作品,其中牽涉到很多的⽅法和技巧,以下是我個⼈覺得蠻有幫助的幾個習慣,我的習慣不⼀定會完全適合每個⼈,各位可以酌量參考使⽤。
1. 將提案儘可能整理成⼀份簡報,⽽不是直接丟完成的圖⽚
「要如何提升提案成功的機率?」這是之前常有設計師問我的⼀個問題,我認為其中⼀個必要的關鍵就是要讓客戶感受到設計師很專業,因為當客戶⼼裡覺得設計師很專業,就會產⽣信任感,這個信任感會讓說服的過程容易許多。
要讓⾃己看起來很專業的⽅法有很多,但我認為其中很重要的⼀個關鍵就是千萬不要在提案時只給客戶設計圖。例如:客戶找你做Logo,提案時你只給客戶一張或數張上面有 Logo 的圖片。我們都知道每一個 logo 或設計稿,都是設計師絞盡腦汁,費盡心思收斂後的成果,這個影象在創作者的腦中有很完整的創作故事和邏輯,但問題是,客戶並不知道,設計太主觀了,就算你花了一大段時間設計,在他眼裡,或許認為你一⼩時就做完了。因此,我認為把自⼰的邏輯簡單的整理至簡報內非常重要,以我來說,我的提案內⼀定會有幾個部分:
- Coverphoto – 有工作室 Logo 的⾸頁
- Agenda or purpose – 簡報的流程或目的
- Moodphoto – 代表設計視覺的情感氛圍照片
- 創作介紹
- 設計圖
- 下⼀階段的任務說明
其實這些內容並不難整理,只要有了基本版型,之後每份簡報都可以沿用。這些內容除了可以讓你的專業感提升外,還可以幫助你理清設計邏輯,當然我會依據不同的案子增加更多的設計提案內容,但無論如何,這些部分是一定會有的。
△ coverphoto(有工作室logo的⾸頁)
△ agenda or purpose(簡報的流程或目的)
△ moodphoto(代表設計的情感照片)
2. 擁有⾃己的設計師資源庫
在執行每⼀個設計案前,我認為了解在該產業頂尖的設計案例是⾮常重要的,因此我在 Behance 或IG 都有整理一群我非常崇拜的設計師或設計工作室,這群人不能太多(我認為200-300⼈差不多,可以快速的找到⾃己想看的風格),⽽且要擁有足夠的風格區分度。例如當要做⼀個咖啡廳品牌時,我可以先在我收集的資源中找到特別擅長此領域的設計師(ex:savvy或bond),先從他的作品中了解到⼀個好的咖啡廳品牌要到達的⾼度,這可以讓接下來的設計規劃更有目標。
以下是我的Behance及 Instagram 的關注,裡面的資源是我花了許多時間所收斂⼜收集的設計師,歡迎大家在其中找資源。
- Behance: https://www.behance.net/yihsuanli/following?background=%2Fyihsuanli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tudiopros.ig/following/
3. 在做完每個專案後的一個⽉內快速整理好作品集
將⼀個作品整理好對我而言是一個蠻大的壓力,就算客戶買單,在心裡還是會擔心放到網路上受到的迴響不大,因此我都儘可能將要放上去的作品整理的很完整,希望在網路上有最好的呈現,這個壓⼒會讓我⼀直想拖延。之前曾經⼀個作品拖了了快⼀年才整理好,拖得越久,就越沒有動力整理,⽽且還會忘記設計理念,更有可能發現自己想到的新概念別⼈早你⼀步發表了。所以我現在都規定⾃己盡量在⼀個⽉內把作品整理好並放到網路上,就算沒有很完整也沒關係,可以慢慢的優化和修正。
4. 檔案做好分類,檔案夾內的設計檔以檔名+時間命名
檔案是否好好整理直接影響了工作的效率,剛做設計時常會低估客戶的改稿需求,完成作品後就會直接命名final,客戶一直改,文件後面就會有很多final,然後桌面上就出現⼀大堆檔案,不確定哪個是終稿,得花時間一個一個開啟確認。因此,目前我的工作檔案都是統一以檔名+種類+⽇期命名(ex:projectname_logo_190101),這樣除了可以⼀眼了解檔案的先後順序,還可以讓資料夾整齊許多。如果在之後的過程中需要某一張圖,就可以方便找到。⽽為了快速找到最終的設計稿,我會再另外開⼀個 final 資料夾,將所有的送印檔案放在一起。
非常感謝6位優秀設計師帶來的精彩分享,每期一個設計師關心的話題,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