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小程式:尋找微信生態裡的下一個拼多多
作者:薛芳 編輯:範曉東
2018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最大黑馬是拼多多創始人黃崢,身家776.3億元排名第12。短短三年多時間便坐擁三億使用者和百萬商家,拼多多的成長奇蹟,和同時期微信的崛起密不可分。
如今,小程式的興起正試圖廣泛複製微信生態的力量。黃崢認為,每一個電商都應該做小程式。
“2017年5月拼多多成立小程式團隊,到2018年5月已服務3.6億使用者。小程式不僅具有強的社互動動性,更重要的是體驗便捷。”拼多多CTO陳磊在一個公開會議上表示。
拼多多是小程式裡面的佼佼者。7月11日,微信官方披露了小程式成績單:已上線小程式100多萬,有超過150萬的開發者、5000個第三方開發平臺。
GGV投資副總裁李浩軍在饅頭商學院的分享中解讀說,蘋果2007年釋出第一款iphone,約11年後App store總的應用數量在300萬左右,但小程式只花了1年半,應用數量就達到了100萬。
商業世界的運轉變得越來越快,而這種快背後隱藏著最簡單商業邏輯。騰訊2018年第二季度季報顯示,微信和WeChat的合併月活躍賬戶數達到10.58億,比去年同期增長9.9%。
網際網路創業從上世紀90年代興起,從PC時期到到移動網際網路時期,誕生了一些超級App,微信,淘寶,今日頭條,京東,美團等等,幾乎分流了當下網際網路所有的流量,新來的創業者獲取流量的成本越來越高。
微信生態中,小程式的漸次開放使得創業者們看到了機會。有了梧桐樹,自然會吸引來資本。創業者們希望在小程式裡中尋找水草肥美的屬地,而資本則希望能在小程式中找到下一個拼多多。
尋找機會的年輕人
連續創業者、輕芒創始人王俊煜發現一個事實,從使用者的維度來看,微信、朋友圈、抖音、得到、知乎爭搶的都是使用者一天24小時的注意力。儘管他做的事情目前在商業上沒有對標物件,但其實競爭已經白熱化了。
2018年7月3日,二環內東四五條衚衕,安靜,悠閒。北京城的喧囂與忙碌在這個星期二的早晨似乎隱匿了,輕芒的辦公室就位於此。三層小樓,沿著樓梯上屋頂,幾隻貓在自由的穿梭。
娃娃臉、黑框眼鏡、身著T恤牛仔褲的王俊煜說,“我告訴選址的同事,找一個門面房,朋友、合作伙伴、使用者來,能夠直接推門進來。”
今年是王俊煜創業的第八個年頭,這也是他自創業以來第六個辦公地點。王俊煜,85年生,畢業於北京大學元培學院,曾創辦《元培時訊》,後就職於Google。2010年創立豌豆莢,這是一款類似於小程式的手機管理軟體,側重軟體和遊戲的分發。
2016年7月,“豌豆莢”被阿里收購後,王俊煜在琢磨新的創業方向,因此對業界的一些新的動向他頗為關注。
微信之父張小龍當年初曾公開透露,微信內部正在研究新的形態,叫“微信小程式”。8個多月後,微信小程式正式開啟內測。在微信生態下,觸手可及、用完即走的微信小程式引起廣泛關注。騰訊雲正式上線微信小程式解決方案,提供小程式在雲端伺服器的技術方案。
9 月 22 日,微信對外放出了 200 個小程式內測邀請名額,王俊煜的好朋友阿禪獲得了邀請。阿禪,創辦“有可能學院”,也是極客公園的前CEO。當時王就跑去找阿禪,想了解下小程式。
三個月後,王俊煜正式對外宣佈輕芒品牌,開始二次創業。輕芒通過智慧化興趣推薦和搜尋引擎,幫助使用者在其關注領域尋找到高質量的內容。當年的媒體釋出會上,王俊煜談及,輕芒品牌目前尚沒有看到颶風型的風口,所以這將是一個較慢的、線性的、持續的過程,團隊首先需要的是耐心。
此時,王俊煜顯然並未在小程式裡看到太多的機會。
奪冠互動創始人王文龍不一樣,他的團隊在小程式的公測裡便嗅到了機遇的味道。
王文龍,河南許昌人,北漂十年,曾是高德地圖街景引擎的負責人。2014年高德被阿里全資收購,已經在外漂泊十年的王文龍,離開高德回到鄭州。2014年也是移動網際網路的黃金一年,滴滴快的合併,美團、餓了麼打的不可開交。
從一線城市回到老家的王文龍,不甘心退出已打拼了十年的網際網路戰場,王文龍決定創業。王文龍和幾個合夥人把創業的方向定在了圍繞微信生態創業,當時圍繞微信創業的有兩撥人,一波是自媒體公號,一波是提供技術服務。
王文龍屬於後者,蝸居在鄭州的居民樓裡,創業的路走的艱辛,兩年時間,花光了十年的積蓄,他積累了2000多客戶。王文龍一直在等一個機會,他想做一個Saas服務平臺,但至於方向,他也沒想的太清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對2014年開始創業的王文龍來說,移動網際網路時期儘管也誕生了不少獨角獸,投資風口也一茬茬的換,但他們真正能把握的機會其實很稀少。
“小程式公測的當天我們召開了一次內部會議,我們的優勢是兩年服務號的開發經驗、數十人的團隊、幾千家客戶,技術合夥人也擅長Saas平臺的產品架構。”王文龍告訴《深網》。
2017年1月9日,微信第一批小程式正式上線,王文龍的奪冠魔方小程式製作平臺也同步上線。奪冠魔方便是一個小程式Saas服務平臺。
不過,從小程式上線到第二年5月份,是小程式市場的寒冬,很多分析人士甚至認為小程式不如微信之前推出的服務號,註定是一個會失敗的產品。
堅持、懷疑和觀望
王文龍把自己公司的生與死都與小程式繫結在一起了,但緊接下來,他創業生涯中最艱難的一段歲月也開始了。身邊的客戶和朋友都紛紛勸王文龍,儘早收手,不要再繼續投入了。
儘管備受質疑,但在王文龍看來,跟公眾號相比,他感覺微信官方一直在控制小程式的節奏,公眾號是後置稽核,如果違規就會被封號,而小程式是前置稽核,一個小程式在向官方提交的時候,功能、測試、是否違規官方會仔細稽核。
王文龍得出結論,小程式是一個穩步向前的事物,它在一點一點向市場釋放其能力,“從開發的維度來講,是一個巨大的變革,因此從技術上來說,它也是一點點成熟的,並不是一下子什麼能力都具備了,任何一個產品的開發都是如此。”
儘管小程式迎來的是長達3個月的遇冷,當時微信也並未開放模糊和關鍵詞搜尋、群分享等入口,但王文龍依然很自信,他擴充團隊,帶領團隊進行線下分享,一次次告訴潛在客戶小程式可以為他們帶來哪些便利。
2017年5月份,微信官方“附近的小程式”等功能開放,人們發現了小程式的潛在價值,大量使用者和開發者迴流。
王文龍的堅持迎來了曙光。5月8日晚上八點多,正在辦公室加班的王文龍收到一條資訊,內容是微信官方監測到奪冠魔方小程式平臺的接入量很大,邀請奪冠團隊到微信總部做調研討論。內部炸了鍋,半年多的堅持似乎得到了迴應。
2017年5月9日,對王文龍來說意義重大。這一天,王文龍和奪冠魔方的技術總監吳亞賓來到了廣州微信總部。兩個非常開心的年輕人在廣州IT產業園門口拍照留念。
三個小程式的產品經理在一個會議室接待了他們。王文龍聽說,這個會議室也是微信教父張小龍使用最多的會議室,廣州之行,王文龍瞭解到小程式是微信的戰略級應用。懸在王文龍胸口的一塊石頭落下來了。
但對創業者嚴明來說,起初小程式的很多功能不成熟,體驗也不好。
嚴明,復旦大學文學碩士,曾就職於南方報業,前網易體育總監。此前幾年,他一直關注的是中國城市女性消費領域消費模式和行為變化帶來的機會。
2016年1月,嚴明成立了言之有物公司,試圖在內容和商品之間做一個連線。嚴明此前開發了一個Look App,其模式類似天貓模式的時尚電商B2C平臺。嚴明和時尚美妝的公眾號拿下文章轉發權,不同的是,在Look App裡,讀者看到文章中的商品點選圖片就可以直接購買。
Look App在獲客方面,也跟時尚美妝類公號合作,越往後,嚴明越覺得獲客艱難,每一個公號的合作方都希望讀者能在他這裡從閱讀到購買形成閉環,不願意把客戶導流到Look App上。
因此,對嚴明來說,小程式誕生時,他很欣喜。小程式一出來Look就推出自己小程式相關的平臺,但很快,嚴明就棄用了。嚴明舉了個例子,原來都是用閱讀原文承載很多商業化的能力,但後來發現閱讀原文在小程式行不通,也沒有好的替代方案。
嚴明跟大部分人一樣,從最初的看好逐漸走向懷疑,整個2017年上半年,嚴明和他的合作伙伴們都依然在用H5頁面來完成交易。
嚴明選擇觀望,而此時的姜文一正在創業中煎熬。
爆款夢
姜文已經焦慮了快整整一年,他是黑咔相機創始人,這已經是他第三次創業了。黑咔相機是一款科技驅動的照片、短視訊特效APP,於2016年10月上線,能將2D圖片轉化出3D效果。
2004年,姜文一拿到了哈爾濱工業大學軟體工程碩士學位。一畢業,姜文一就踏上了創業之旅,他選了手機客戶端方向創業,做了一款類似於今日頭條的產品。但那會既沒有蘋果手機,也沒有安卓系統,第一次創業失敗了。
姜文一的第二次創業始於2010年,撞上了移動網際網路,創立了中國最大的移動資料分析和開發者服務平臺友盟,經營了幾年,姜文一發現友盟除了不賺錢外,其它都很完美。2013年底,友盟被阿里巴巴一億美元收購。
姜文一做了一年阿里巴巴的員工,就辭職了,再次踏上了創業路。他做了一款短視訊工具,類似於小咖秀,失敗了;第二款產品類似於抖音,強化了剪輯和拍攝,再次失敗了。
姜文一創業的第三款產品在前兩款產品的基礎進行了迭代和更新,用了AI技術,既能拍照片,又能看視訊,且能把照片和視訊轉換成動漫。在姜文一看來,這是一種很獨特的視覺體驗,並做了APP。
姜文一做APP的時候粉絲增長已經很難了,團隊通過早期在微博做話題積累了3000萬用戶,一個使用者獲客成本一塊錢。尷尬的是這個產品沒有形成爆點,也沒有很好的使用者留存。
整整一年,姜文一和團隊裡的30個夥伴只有一個目標,做一個爆款。大概6個月的時間,姜文一和團隊研究了所有的爆款模式,他發現成為爆款有三個要素:簡單、效果驚豔、易於傳播。
姜文一和他的同事們嘗試了所有爆款的打法,每兩週打出一個爆款的點子推向市場,大家不眠不休的加班,但所有的努力如一滴水掉進了大海里,波瀾不驚。團隊裡的狀態都很疲憊,找不到突破點。
作為掌舵人的姜文一壓力很大,決定嘗試下小程式。“經歷過兩次失敗的產品,第三款產品苦苦探索但依然找不到路徑,這個時候我就想到了小程式,雖然當時大家似乎都不看好小程式。”
彼時的小程式,已經不同往時。微信官方已經陸續開放大大小小100多項功能,從一開始的沒有入口即用即走,到後來的50多入口。
2017年6月9日,小程式開始支援自定義關鍵詞搜尋,開發者可以選取10個關鍵詞,引導使用者通過搜尋進入自己的小程式;7月底,微信在搜一搜中開放小程式關鍵詞搜尋;8月初在微信群的聊天資訊介面設定了新的小程式入口“群小程式”;9月初試點針對附近的小程式的“LBS推廣”,嘗試在小程式生態內引入競價排名的入口搜尋機制。
創業者紀元在去年7月份的時候,把公司業務的重心放到了微信小程式的生成上。紀元所做的業務和王文龍類似,但創業的地方在北京。
紀元從2007年就創業了,一直做淘寶的第三方軟體供應商。淘寶上開店的店主,需要一些外掛和應用,而這些軟體都不是淘寶提供的。“比如天貓淘寶都有一個工具市場,比如促銷的工具,比如顯示庫存的工具,店主都需要採購,”紀元說。
紀元告訴《深網》,“淘寶上的API介面是需要收費的,成本越來越高。淘寶和天貓是廣告整合商,主要依靠流量。店家得到的流量越多,它付出的份子錢就越來。新商家進駐的成本就變得很高,因此他公司的業務呈下降趨勢。”
這個時候,紀元注意到小程式在2017年7月開放了API的介面,在推廣公司業務的時候,經常有店家問紀元這樣一個問題,“小程式能幹什麼?小程式能給我帶來流量嗎?”這幾乎是所有客戶都會問紀元的一個問題。
“很多人都把小程式理解為O2O,實體往線上轉,但其實不是,小程式相當於企業把店開到微信裡了。企業以前打造客戶池的方式,是購買流量,一旦不買流量業績受很大的損失。”
紀元認為,小程式打造客戶池的方式,購買流量的成本也會大大地降低。隨著使用者池的擴大,對於沒有自己的使用者池或者使用者池不夠大的企業,應該在打造好自己小程式的同時,也要傳播自己的小程式,購買流量是一種方式,但跟以前不一樣的是購買的流量會留存。
姜文一和黑咖相機幸運的趕上了小程式使用者裂變的紅利。
2017年9月份的時候,姜文一和團隊上線了可以把天空變成動態的小程式,黑咔相機剛上線後,他花了五萬的推廣費。上線一週後並沒有什麼效果,但是第八天,病毒式的裂變就開始了,使用者一天就新增了10萬。
聖誕節和元旦的時候,黑咔相機每天達到了1000萬的日活使用者,10多臺伺服器直接爆掉,後來臨時增加了120臺伺服器。
元旦之後,黑咔相機在小程式上有了2500萬用戶,姜文一覺得很誇張。費盡周折,姜文一終於找到了實現了他做一個爆款產品的初心。
從遲疑到ALL IN
不僅僅是姜文一在小程式上找到了感覺,輕芒的王俊煜也上線了小程式。
2017 年 7 月輕芒小程式+上線了,有五大主打功能——知識答題、社群互動、內容聚合、內容分享和內容付費中,內容聚合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輕芒對小程式的理解,越來越傾向於做公眾號的輔助,而不是替代。
輕芒調研了微信公眾平臺的大概 100 個頭部帳號發現,這 100 多個號的總粉絲在 6 億左右。此類頭部賬號中大概 60% 左右的創始人有記者、編輯等媒體從業經驗。但目前的內容創業者 90% 都是沒有技術團隊。
調研結束後,他改變了幫這些公號的創業者做App的想法,App的生態世界裡,只有使用者忠誠度高的頭部媒體才能生存下來。而跟App相比,小程式的長尾非常長。
王俊煜認為,微信內容生態的流量分佈偏長尾,在這種長尾生態下,爆款並不重要,而輕芒也想真正賦能深耕品質內容的中小團隊,給他們提供低門檻、高品質的工具。
“現在在整個市場上還是有大量的好內容沒有被看到。” 王俊煜告訴《深網》。王俊煜一直試圖努力將好的內容和人連線起來,當下他只想做盡可能多的連線,商業化方面考慮的並不多。
嚴明也在小程式上找到他想要的,通過好的內容把人和物連線起來。2017年下半年,伴隨著微信給小程式的賦能不斷增加,嚴明和他的合作伙伴們放棄了H5,重新切回了小程式。
Gogoboi是LOOK最大的大客戶之一,被稱為宇宙第一時尚博主,擁有160W+公眾號粉絲。Gogoboi曾在電商領域做過諸多嘗試,2016年第一條推廣微信帶來70萬小白鞋的銷售,和紀梵希合作上線賣包,30分鐘主推款售罄,3天內全線售罄。
LOOK剛開始為 gogoboi 製作了 H5 的微信店鋪,隨後又為其製作了小程式商城“不大精選”。合作中,Gogoboi團隊負責挑選上架的商品,剩下的如店鋪開發、客服、物流等應鏈管理等均由LOOK團隊來負責。
嚴明發現,從公眾號內容連線到小程式的點選率比之前 H5 的時候增長了兩到三倍。“一篇公眾號文章,可以穿插20個小程式連結,這個比H5用文末加二維碼的方式好。我們在那個時間點選擇了小程式。”嚴明告訴《深網》。
與此同時,嚴明還發現,2017年11 月不大精選商城的使用者來源中,文章連結的比例降到了 50% 以下。“這說明小程式越來越具有獨立入口的價值,小程式越來越成為一個不完全依賴於微信公眾號的流量入口。”
春江水暖鴨先知。上半年的時候,嚴明團隊幾乎找不到有合作意向的時尚美妝的公號,但到了2017年下半年,很多公號來找LOOK合作。LOOK前10個合作伙伴花了5個月時間,而從10到100家,僅僅花了三個月時間。
整體是一種趕著進場的狀態。嚴明感知到了趨勢,因此2017年10月份,Look在小程式上就是一種ALL IN的狀態了。LOOK定義其為時尚美妝公號的電商合夥人。
相關資料顯示,2017年中國時尚博主收入第一名為黎貝卡,年收入5500萬,這個資料足以讓自媒體同行羨慕。進入前三名的時尚博主還包括gogoboi和Freshboy,而他們的收入來源主要為社交媒體廣告、活動出場費以及電商收入等。
LOOK這類搭建小程式和電商供應鏈的第三方平臺,勾連起了時尚博主和傳統品牌商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公開資料顯示,“石榴婆報告”去年底上線的小程式,第二個月銷售額就達到了500萬元。
過去的一年,LOOK 與 gogoboi、石榴婆報告等100多家頭部時尚大號簽約,為他們搭建小程式平臺,伴隨著小程式功能的成熟,嚴明與合作伙伴打通了此前合作中的一些斷裂與障礙,“你最想做的那個生態,它自己打通了。”嚴明說。
夢想成真的不僅僅是嚴明,還有姜文一。今年春節期間黑咔相機在阿拉丁小程式總榜最高排名第二,僅次於跳一跳。
2018年春節期間,小遊戲“跳一跳”侵佔整個微信群,顛覆人們對傳統手遊的看法。“地鐵上、電梯裡、餐廳及衛生間裡,全民“跳一跳”儼然成為一種潮流。
研究公司QuestMobile的資料顯示,這款只有4MB大小的遊戲截至今年3月份已經積累了3.9億玩家。據騰訊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微信平臺目前已經有超過500款迷你遊戲,擁有了4.57億使用者。
在2018年的微信公開課上,張小龍表示,希望小程式成為一個通用的平臺,不斷豐富APP的很多場景。同時,小程式也不會有中心化的導流入口,會保持“即點即用、用完即走”的訪問方式。
這種去中心化的理念意味每一位開發者都有機會在小程式上獲得成功,因此小程式也被視作個人創業的起點。而這種去中心化對每一個開發者來說,他們都有可能接近自己想要的成功。
截止2018年6月份,黑咔相機的使用者有1.3億,使用者畫像40歲以上的佔50%。現在黑咔相機僅僅依靠每個月幾百萬的廣告收入,就可以覆蓋掉公司運營所有的成本。
奪冠魔方的王文龍也在感慨自己很幸運,當下的奪冠魔方已經全國有800餘家代理商,上線小程式超過6萬個,服務商戶20萬餘家,累計使用者5000萬;團隊從最初的十多個人變成了100多個,收入也從最初的一個月營收10多萬變成了現在的一個月幾百萬。
今年的618,嚴明小試牛刀。LOOK的總銷售額超過1200萬元。單個公眾號銷售額最高183萬元,單篇推文帶來的商品銷售最多2813件。使用者在這100多個媒體小程式店鋪裡購買了超過1500個包,平均售價1821元。
資本追逐
小程式創業者們如此亮眼的資料,自然也使得風險投資人青眼有加。在嚴明看來,資本的進場和媒體的關注,相對於整個行業的進場,還是要晚一些。
統計資料顯示,去年進場的投資小程式的資金約7個億。而阿拉丁2018年的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進場的資金超過30億人民幣。
目前包括金沙江、紅杉中國、險峰長青、IDG、真格基金在內,80%的一線基金已經進入小程式賽道。
4月底,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在阿拉丁小程式創新大會的演講中談及:“小程式將給很多創業者新的顛覆性機會,包括顛覆以前PC網際網路和移動互聯巨頭。而小程式流量紅利就是在今年一年,創業者能否抓住今年的紅利非常重要。”
朱嘯虎在演講中還表示,今年所有的投資都是跑步進場的。
事實也的確如此。3月份,LOOK 完成了 2200 萬美元 A 輪融資;5月份,黑咔相機完成千萬級美元的 A+輪融資;5月22日,加推宣佈獲IDG、紅杉等機構1.68億元投資;享物說完成超過6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輕芒也獲得了IDG的投資……
當然,資本熱衷於小程式投資跟中國創投圈近兩年的環境有關係。對向來不喜歡錯過賽道的投資人來說,小程式成了2018年的選擇。
真格基金投資了小程式公司有憶年共享相簿、小打卡、享物說等。真格基金合夥人兼 CEO方愛之認為,小程式是一個入口,使得啟動一個遊戲、一個工具、一個社群變的很容易。小程式會成為一個新型創業公司發展過程中的加速器。
“小程式是一個可以把使用者快速、高效吸引過來的工具,但要長期把使用者服務好,往往要依賴線上公眾號/App/社群的產品矩陣,或者線下實體店、後端供應鏈的共同作用。”方愛之詮釋。
方愛之告訴騰訊《深網》,小程式不是一個完全的新物種。小程式與公眾號強關聯,可以便捷地輔助公眾號開啟電商模式,比如有好東西就是以小程式為主要載體之一的電商平臺,小程式已經逐漸變成了主要流量入口。
而在現階段微信的內容生態裡,自媒體創業者紛紛開始嘗試小程式。對於內容運營本身而言,小程式到底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輕芒的王俊煜觀點明確:小程式和公號做得一模一樣沒有意義,它應該作為公號的補充而存在,可以延展內容圖文的展現形式,內容生產者可以在公號文章中插入小程式,引導使用者觀看視訊,或者通過閱讀更多而一鍵轉碼、排版更為精良的圖文等。
青山資本創始人張野告訴騰訊《深網》,“小程式就是典型的行業和產業變革中帶來的機會,小程式在最早期的時候,微信官方一定會用大量的流量紅利來推進,讓很多創業者把握這波流量機會,創造出一些原本專案的增量。我們投資的花點時間,找靚機,在小程式上做的都不錯。”
關於這點,方愛之與張野所見趨同。但不同的是青山資本並沒有重金砸入小程式賽道。目前為止,青山資本只投了一個小程式公司,”小程式是零售企業零售方式的補充,因為小程式的門檻更低,轉化使用者成本低,但目前通過小程式來實現規模性商業化的機會,我們看到的不多。”張野表示。
九合創投董事總經理華茜認為,微信整體的流量紅利來自微信使用者人群的下沉、增量人群的變化和去中心化的分發,這些大的趨勢並未改變。
“在經歷了大規模的使用者下沉和支付手段的成熟後,小程式正處在一個成熟和沉澱的階段。目前,小程式的整體數量、使用者數和付費使用者的比例都在持續提升。”華茜詮釋。
華茜表示,內容服務、場景化的垂直服務和會員運營是九合創投最看好三個小程式創業領域。遊戲和工具儘管同樣適合小程式發揮,但遊戲市場已是一篇紅海,工具應用則面臨長期變現的問題。
九合創投在小程式專案的選擇上最看重專案的方向和變現模式。電商、二手物品的交換和買賣、線上教育、內容付費、金融保險和本地服務是九合當前最看好的細分領域。
而沸點資本創始合夥人於光東認為,“對創業者而言,小程式讓移動網際網路創業進入到2.0階段,App創業之後,小程式自身靈活可延展的特點和微信紅利,給創業者提供更多的機會。創業者需要有更多創新的意識,在生態中佔領商機。”
投資人態度不一,但在LOOK的創始人嚴明看來,資本整體的敏銳度要比創業者晚半年。
QuestMobile資料顯示:從2017年1月9日正式釋出,到2018年一季度月活躍使用者突破四億,擁有超過微信活躍使用者的40%的小程式,已經成為了微信生態中的重要一環。
陰明,畢業於劍橋的 90 後創業者,創辦了一個開發者社群 ——掘金,小程式釋出後,有一個特別火的小程式操作教程,最初就是從掘金社群傳播出去的。“現在的微信看起來越來越像一個作業系統”,他告訴《深網》。
微信小程式釋出僅一年多的時間,小程式已經生長出一個相對完整的生態,通過底層技術與微信流量入口雙管齊下,深入到電商零售、社交、內容、交通出行、生活服務等各個生活場景。
至於小程式的未來是什麼,或許創業者們走到哪裡,路就會延伸到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