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殺接二連三,如此脫離網際網路開放精神的競爭總是有失體面
文|鄰章
“開放是網路內在的精神;沒有開放,就沒有網路。”矽谷精神教父凱文·凱利在其代表作《失控:機器、社會與經濟的新生物學》中如是說。但反觀當下網際網路現實,卻能發現這種內在的開放精神似乎正與我們漸行漸遠,各大網際網路巨頭們都開始以資本、流量為紐帶,紮起一座座籬笆牆,形成一座座山頭,一個個派系,將彼此間的大門越關越嚴實,不互通成為了當下網際網路的顯著現實。
互築高牆,網際網路開放的大門正越關越嚴實
這種感覺在今年1月份,顯得尤為明顯。
坦率來講,今年一月份,可以說是近幾年來網際網路領域難得的熱鬧日子。前有2019微信公開課在廣州開幕,“微信之父”張小龍現身“微信之夜”並發表了長達4小時的演講,強調微信初心——一要做網際網路上最好的工具,二是要讓創造者體現價值;後有今日頭條(抖音)、自如科技、雲歌智慧三家公司選在同一天釋出各家試水社交領域的產品——多閃、聊天寶、馬桶TMT,試圖在新技術變革來臨之際,打破當下社交市場的板結化格局。
但陽光背後總有陰影隨行,看起來一片欣欣向榮社互動聯網市場,其背後也有所謂既得利益者微信“封殺”新生挑戰者的爭論喧囂於塵上。
剛剛在微信公開課上回首初心的微信扭頭就在微信平臺封殺了多閃、聊天寶、馬桶TMT這三款社交App的下載連結。
而後,23日凌晨,微信公眾號“抖音短視訊App”釋出《關於抖音使用者無法正常使用微信賬號登入的說明》公告,稱:1月22日晚19時接到大量使用者反饋,新使用者無法正常以微信授權的方式登入、使用抖音。經緊急排查後確認,抖音自身並沒有遇到技術故障,應是由於微信開放平臺提供的登入服務出現問題導致的結果。由於事先沒有接到任何來自微信方面的通知,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微信登入服務的技術故障,還是其他人為因素造成的結果。”
對於此次抖音新使用者無法使用微信登陸的情況,南都在一篇報道中稱:有微信內部人士向南都記者表示是基於保護使用者體驗及使用者隱私安全的考慮。”
從雙方言語來看,顯然是在自說自話,一面是高呼微信封殺,而一面卻是說為了保護使用者隱私。坦率來講,作為局外人,我們很難判斷誰在撒謊。但微信近一個月來接二連三的“保護使用者體驗、保護使用者隱私”的舉措,在某總程度上也的確有著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的嫌疑,誠如自如科技(聊天寶)投資人羅永浩在微博回嗆騰訊公關總監張軍對於微信封殺的迴應時,就以“反正windows他們家用MSN跟QQ競爭的時候,沒有封殺QQ”,來暗指騰訊微信正在以其所佔據的絕對優勢打壓試圖挑戰其社交霸權的產品。
封殺核心在於保護使用者使用時長不被蠶食
從現實來說,微信的種種舉措,其核心或許在於保護自家產品的使用者使用時長不被競爭對手蠶食。畢竟,誠如羅振宇所言:網際網路產品的競爭其實質就是一場使用者對其產品使用時長的競爭。而在使用者使用總時長恆定,並且網際網路人口紅利增速迅速下滑見底的現實下,保持自家使用者使用時長不被對手蠶食就是最大的成功。
但從現實來看,騰訊系產品的使用者時長在過去一年正引來一場前所未有的下降,而其使用者時長的主要蠶食者就是成功抓住了短視訊風口的頭條系。
據第三方移動資料公司QuestMobile釋出的《QuestMobile中國移動網際網路2018半年大報告》顯示:2018年頭體系成為了使用者時長爭奪的最大贏家,其使用者總時長佔比從2017年的3.9%躍升到了2018年的10.1%,同比增加6.2%,而騰訊系卻成為了2018年使用者使用總時長佔比的最大輸家,從2017年的54.3%下降到了47.7%,同比下跌6.6%。

一個是增長6.2%,一個是下降6.6%,趨近相同的增降資料,明晰的標註出了頭體系使用者總時長佔比增長的源動力——吃掉騰訊系的使用者時長。而頭條系用來吃掉騰訊系使用者時長的產品,就是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訊。在QuestMobile釋出的《QuestMobile中國移動網際網路2018年大報告》中其表示:2018年,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從圖文向音訊視訊轉變明顯,進一步搶佔即時通訊、閱讀等領域的使用時間。
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說,微信取消抖音短視訊直接分享朋友圈、遮蔽多閃App下載連結、取消新使用者微信授權登陸,而後又相對應的重推微視短視訊、在朋友圈釋出入口限時推廣、在7.0版本中推出視訊動態,追逐短視訊風口,我們就能夠看出,二者的競爭核心在於短視訊賽道,騰訊無法忽視以抖音為代表的頭條系產品如此大幅度的蠶食掉自家使用者的使用總時長。更何況,抖音在今年又推出了主打社交的多閃App,即使多閃App其成敗還未可知,但錯失短視訊風口的騰訊,顯然不會允許自己再犯一次錯誤。
所以是防禦也好,是進攻也罷,騰訊都需要有所動作來阻止頭條系這架使用者時間吸食機器繼續前進的步伐。
故此,從商業競爭的層面來說,做為主要競爭對手,微信取消抖音直接分享朋友圈,封殺多閃App下載連結,其實也可以說是無可厚非的,畢竟殘酷性才是商業的本質。而這也不是國內網際網路所獨有的特徵,國外科技網際網路巨頭同樣如此,諸如谷歌為了在智慧音箱的競爭中戰勝亞馬遜,在此前就直接從Echo Show下架了YouTube,如此種種皆是例證。
競爭可以理解,但脫離網際網路開放精神總是有失體面
但在網際網路開放精神的初衷下:微信的遮蔽做法卻難免有著利用網路霸權阻礙創新、打壓對手、逃避競爭的嫌疑,是有失體面的。而這對於在3Q大戰之後,好不容易才洗脫壞名聲的騰訊而言,可不是一件好事兒,與其在近幾年來一直對外宣揚的“連線一切”也是在背道而馳,可以說微信的遮蔽做法,對外傳遞的訊號不是“連線一切”,而是“連線與自己沒有競爭,願意臣服於自己的一切”。
即使從微信每每封殺都說是為了使用者體驗的角度來說,其實遮蔽、封殺這種行為非但沒有帶來所謂的使用者體驗提升,反而是大大的不利於使用者體驗的提升。畢竟提升使用者體驗最有效的辦法,需要的是將使用者操作的步驟降到最少,而不是變著方法讓使用者進行更多的操作,將簡單的事情複雜化。
但顯然的是:微信取消抖音短視訊直接分享到朋友圈,轉而需要使用者下載儲存而後上傳的這種操作,明顯的增加了使用者的使用成本,無端的消耗量使用者的時間。而這對於一個月活躍使用者已經超10億量級的國民應用而言,如此一番操作所浪費的使用者累計時間,若是將其量化恐怕將會十分嚇人,而若用雞湯文中常見的這句“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來評價,那麼微信這樣一個小的舉措可以說已是“謀財害命”不計其數了。
事實上這也讓微信在某種程度上陷入了兩難局面:一方面,其作為市場參與主體,必然要應對來自於各方的競爭,否則它就會成為下一個被打垮的物件;但另一方面因其所具備的龐大使用者基數和廣泛的連線性,使其移動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的角色已不可否認。這使得微信不僅僅需要考慮自己所面對的競爭,更需要承擔其做為移動網際網路基礎設施服務而應盡的責任義務——不能以其領先優勢打壓、抹殺競爭對手,這就好比中國移動不能以使用者體驗之名,遮蔽來自中國聯通、電信的使用者來電。
在此,面對來勢洶洶的競爭者,需要的是騰訊拿出更為“優雅”的方式予以應對,而不可萬事兒皆以遮蔽封殺了事。誠如齊魯晚報在評論文章中所言:“每個網際網路巨頭,都想追求市場的優勢地位,築起屬於自己的高牆,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有一點,不得綁架使用者,應該是商戰的底線。”
注:本文所有圖片源自網路。
文|鄰章【微訊號:ZLxgic,微信公眾號:TMT317】歡迎新增關注!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