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抖音爆紅的俄羅斯外賣——“餓死了麼”
當中國的外賣商家,抱怨送餐速度太慢、配送暴力、快遞員不夠給力時,有沒有想過,其實相比國外,我們已經很幸福了。要是在國外叫個外賣,恐怕得感嘆一句:“餓死了麼”?最近,一群在抖音走紅的俄羅斯外賣小哥,讓商家不禁感嘆——“要啥自行車”!
因為“送餐慢”而走紅
都怪他們沒有電動車!
最近風行抖音的“抖紅”們又換了一批,其中竟然混入了來自“戰鬥民族”的神祕力量。
他們是漫步在莫斯科街頭的一群外賣員,所服務的俄羅斯外賣平臺被中國網友戲稱為“醜團”和“餓死了麼”外賣。
走紅的原因,是他們與眾不同的送餐方式。
當中國的外賣小哥騎著電動車風馳電掣,拎著外賣在寫字樓電梯間橫衝直撞時,這群外賣小哥揹著大大的箱子,在莫斯科街頭閒庭信步。
由於電動車這種交通工具在俄羅斯並不普及,外賣員們送餐“基本靠走”。
靠著兩條腿在冰天雪地的莫斯科街頭趕路,速度可想而知。
有時候他們也會搭乘公交或地鐵等公共交通,一個個揹著外賣箱的小哥們淡定地上了公交車,也是在國內看不到的風景。
有網友稱,看到他們上了公交車之後並沒有買票,也許是為方便他們送餐,外賣平臺和公交公司簽了相關協議。
如果實在著急,外賣小哥們也會想點辦法加快速度,用上各種戰鬥民族專屬的“趕路神器”——雪橇和滑板車。
正是這些奇特的送餐景象,引起了抖音網友的關注。
最讓中國網友產生優越感的是外賣的送餐速度,有網友戲稱,在莫斯科叫了一份外賣之後,你最好先做一頓飯,防止外賣送來之前餓死。
配送時間普遍在一到兩個小時,天氣不好的時候等上四五個小時也是正常的。
身在莫斯科的留學生小羅在外賣平臺上叫了位於阿爾巴特街上的中餐館“中國新聞”,送達已是兩個半小時之後了,她表示“餓死了麼”外賣果然名不虛傳。
抖紅背後是正在崛起的俄羅斯外賣市場
上海某高校俄語系的外教馬克西姆對內參君表示,大概在2017年的時候,莫斯科逐漸出現了這樣的外賣小哥。
而隨著去年夏天俄羅斯世界盃的舉行,大量遊客湧入莫斯科、聖彼得堡等主要城市,外賣需求的激增使得這些外賣小哥的身影真正被大家注意到。
在俄羅斯主要的外賣平臺Yandex.Eda的網頁上,還掛著外賣員招募廣告,上面稱外賣員的日薪可達到2000盧布(約合人民幣200元)。
相對於莫斯科的平均工資,這份工作的收入談不上可觀。
俄羅斯著名的電信運營商BeeLine日前釋出資料分析稱,本國的外賣單量正在爆炸式上漲。
BeeLine大資料顯示,與2018年11月相比,12月俄羅斯天氣愈加寒冷,外賣的訂單數量大幅增加。
外賣平臺Delivery Club的訂單數量比上月增長了21%,而Yandex.Eda訂單數量則增加了34%。
而在2018年全年,Beeline使用者的外賣訂單數量增加了7.9倍。
“儘管如此,相對於中國,在俄羅斯點外賣還是麻煩得多,可選的餐廳太少。外賣菜品比堂食的量少,價格還貴。”馬克西姆說。
兩大外賣平臺爭鋒,這劇情你是否看著眼熟
俄羅斯外賣小哥們一身黃色的送餐服,讓許多中國網友以為美團已經殺入俄羅斯外賣市場,其實他們來自眼下風頭正健的外賣平臺Yandex.Eda。
Yandex是俄羅斯本土網際網路巨頭,所提供的服務包括搜尋引擎、新聞、地圖和百科、電子信箱、電子商務、網際網路廣告及其它服務,在俄羅斯本地搜尋引擎的市場份額遠超Google。
Yandex近年來一直在嘗試佈局外賣業務,於2017年底收購了foodfox,並將其改造成Yandex.Eda,成為2018年來增長最為迅猛的外賣平臺。
除了一身黃衣的Yandex.Eda外賣小哥,網友們還經常在抖音上刷到一身綠衣的外賣小哥,這是俄羅斯老牌外賣平臺Delivery Club,2014年被德國網際網路企業FoodPanda收購併孵化。
在2016年,FoodPanda將其出售給俄羅斯的另一個網際網路巨頭 Mail.ru,交易價格為1 億美元。
Mail.Ru擁有俄羅斯最受歡迎的電子郵件客戶端(mail.ru)和被稱為 “俄羅斯的 Facebook ”的社交網路 VK.com,進軍外賣是其營收渠道多樣化的又一表現。
Yandex.Eda和Delivery Club是目前俄羅斯外賣市場上份額最高的兩大外賣平臺,其背後站著俄羅斯的兩個網際網路巨頭。
這個模式不禁讓內參君感覺似曾相識,也許在未來,發生在中國的外賣平臺大戰,也會在俄羅斯上演。
“世界第九大奇蹟”:中國外賣
這股外賣風已經刮向全球
相關資料顯示:中國外賣的滲透率為6.1%,線上化率為74%;而美國的外賣滲透率為12.5%,線上化率約為6%。
美國的外賣滲透率比中國高一倍多,但是線上化率遠遠不如中國。
資料首先直接反應的是,在外賣領域,中國的網際網路應用遙遙領先全球的趨勢。
中國外賣模式作為一種創新標杆,正在被國外模仿,如美國的Doordash、Uber Eats、英國的Just Eat等等都在試圖建立配送機制。
這也就不難理解,俄羅斯等國內的外賣業務方興未艾,而且模式和中國幾近相同。
當外國人紛紛盛讚中國外賣快捷方便時,中國的外賣平臺已經開始親自出動,試圖拯救外國吃貨。
其中,美團將目光聚焦在了具有類似特性的東南亞和南亞國家。
當前,美團投資了兩家海外公司,分別是印度最大的外賣平臺Swiggy和印度尼西亞最大的O2O平臺Go-Jek。
Swiggy在去年完成了1億美元融資,由騰訊的大股東Naspers領投,美團參投。
“中國創新公司正在把活力帶到美利堅,美國多個企業正在享受這樣的‘美遇’”。正如美聯社所說,如今“Copy to China”已升級為“Copy From China”,國內企業已逐步從模仿轉變為世界領先。
由衷為中國所有做外賣的商家、騎手、平臺、供應商,以及忠實使用者們說一句:你們真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