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成長記之產品戰略再認知

哈嘍,Everyone~
晚上21:00點,燈火霓凰,用了好幾年的手機卻不合時宜地響了起來,剛準備收拾東西回家的螃蟹君接到了BOSS的電話。
“小蟹呀,公司要梳理戰略規劃以備業務轉型,下週三開會,產品是你分管的,你懂得哈。”
“好的,領導,我現在就整理下相關的資料,明天下班前先發給您一版。”
掛了電話,螃蟹君陷入沉思:一入產品坑萬千,坑坑相連不間斷,哥的夢想是成為鹹魚領袖,不是PPT領袖。
自從轉型產品經理,調研是我、規劃是我、分析是我、設計是我、催命是我、協調是我,怎麼產品戰略還是我...
等等!
產品戰略什麼東東,企業戰略和公司戰略倒是聽了不少,產品戰略這又是個嘛玩意?
好像在哪裡學過,就是想不起來了,抓耳撓腮般冥思了許久,不經意的一瞥正好瞅見了角落裡落了些許灰塵的NPDP指南,莫非我曾經學過?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螃蟹君順手抓起了它開始夜讀。
果不其然,當真是學過!看著一頁頁熟悉的內容,螃蟹君腦袋裡那些沉睡的記憶細胞慢慢開始甦醒。
新產品戰略包括三個內容:新產品開發戰略、產品創新戰略框架以及支援性戰略。
NO1.新產品開發戰略
同樣的思想,不一樣的戰略
新產品開發戰略:處於公司戰略層面之下的內容,在公司戰略提出大的方向後要對其起到一定的支援作用。
想要有成功的新產品開發就必須有明確的公司戰略指導,如果公司都不知道自己的發展方向是什麼,那新產品的開發路線該如何明朗( 好像是這麼個道理,可為啥我要先做PPT呢,難不成又是傳說中的炮灰 )?

新產品開發戰略的制定須得到組織的認同,這才是新產品開發戰略的核心。想要得到組織的認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參考:
組織戰略的指引。這個燈塔般的存在有著具體的目標,並且指明瞭相應的業務領域和競爭能力。無論是多元化戰略,還是那些獨有的戰略,最終都是要為整體戰略服務。
經營戰略的指引。它決定了新產品所要投放的市場,並確定新產品在市場上的定位,而市場的定位則決定了需要多少資源的輸出。
NO2 .產品創新戰略框架
為產品定位提供思路
產品創新戰略框架包括:波特戰略框架、邁爾斯&斯諾戰略框架以及創新畫布。
波特框架旨在把市場進行分類,它將市場戰略分為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細分市場戰略三種。
成本領先戰略:主要針對於效能差異不大的產品,這部分市場的使用者一般只關注產品的價格,對於效能的要求並不敏感。
差異化戰略:跟成本領先戰略正好相反,相對來說這部分使用者更看重產品的效能。
細分市場戰略:本身就是建立在差異化之上的戰略,只不過細分市場更深入客戶,對於自己的使用者領域理解的更深,客戶對其的依賴性也很強,所以競爭對手很難進入這部分市場。
邁爾斯&斯諾的戰略框架則針對公司的營銷戰略進行了區分,將公司分為探索者、分析者、防禦者、迴應者四類。
探索者: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在市場上處於技術或概念的領先地位,擁有最快的上市速度,追求最早的一塊市場,但伴隨著新領域探索的往往是高風險。
分析者:可以認為是山寨大拿,看到領頭羊有更新的東西就立馬去模仿,甚至優化的更好後緊跟上市。因為有人做引導所以風險略低,但是對於逆向工程的技術能力要求很高。
防禦者:更多的是守住自己的一攤子東西,如果沒有競爭對手來搶佔自己的份額時追求穩定發展,但如果有人觸及自己的市場則反應迅速,產品開發主要是對現有產品的改進優化。
迴應者則是沒有自己的戰略,隨波逐流隨緣佛系發展,沒有任何一家成功的公司會採用這種戰略。
創新畫布是我們制定產品創新戰略的時用來分析如何分配技術和商業資源的工具。
商業的創新或技術的創新屬於不同的模式,商業的創新更多的是技術上不做變動而引用了新的商業模式,進而開創一個新的市場。
NO3 .支援性戰略
一個好漢三個幫
支援性戰略更像是一個個的幫手,由它們來保障新產品戰略的成功,包含了 平臺、技術、智慧財產權、營銷、能力五種支援性戰略。
一個新產品並不是靠一個專案組或者幾個人就能憑空出現,組織內外部的資源將會是我們最好的幫手。
平臺戰略之下我們有著自己的通用架構,可以快速的在平臺上構建新的產品。平臺有著長期的規劃目標,可以快速的推出一系列內容。
技術戰略則需根據組織的技術水平來確定新產品的開發內容,擁有高技術能力的組織往往處於行業的領先地位,但是技術是不斷革新的,So老技術會衰退新技術也會興起。
智慧財產權戰略是組織可利用的獨特資源,比如商標、專利或者保密的商業機密,這完全是組織內部的資源利用,並且是唯一性的資源。
營銷戰略基於商業目標來進行產品開發,能夠更好的識別使用者的核心需求。只有明確了使用者使用產品的核心利益才能有針對的進行產品開發。
能力戰略需建立可以滿足新產品開發所需能力的資源,這種資源不單單是組織內部的,也有可能採取外包或者內外合作的方式來進行。
合上書,已過凌晨,表面看似高大上的職位,背後卻是看不見的無數深夜。
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頓悟。明天下班前還得填上PPT的坑...
不,已經今天了。
———— / END / ————
雖未見過你,但有我陪你。一個屬於PM自己的研習港灣,不會讓你孤寂~
產品戰略再認知,Are U get it?
我是社長大大,一個愛吃肉的老年PM~
PM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