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APEX 2019,打破智慧手機的條條框框
「拋卻繁複,渾然天成。」
這是 vivo 對未來手機的嚮往,或許,這也是不少人對未來手機的嚮往。
不過,這短短八個字似乎還有點難以想象,於是便有了 APEX 2019,一款來自未來的概念手機。
「正面是一塊接近全面的全面屏,物理按鍵統統消失不見,將它握在手上時猶如手捧一整塊晶瑩剔透的玻璃。」
這是我們初見 APEX 2019 時所留下的印象。
在此,我們應該為 vivo 豎起一個大拇指!不管今天大家所看到的一切何時才能正式量產,至少它的誕生讓我們看到了智慧手機的未來。
那麼,這樣一個未來究竟距離我們有多遙遠呢?又或者說,實現猶如 APEX 2019 這樣的手機,技術難點究竟在哪裡呢?圍繞著這個話題,我們想借此機會和大家深入進行探討。
一、是一部手機,還是一塊玻璃?
過去一年,我們看到了智慧手機在玻璃工藝上的重大突破,只是它更多是運用在色彩當中。而在 APEX 2019 上,我們看到了另一道風景:它還原了玻璃應有的樣子。
在我們的生活中,玻璃無處不在,只要看到或觸碰某一款物體時便能迅速察覺得到玻璃的存在。不過在智慧手機領域卻有所不同,儘管時下大部分手機的背面採用的便是玻璃材質,但觀感上和我們認知的玻璃還是會有些不同,其中最顯著的一點是玻璃工藝獨有的晶瑩剔透並沒有得到完美體現。
而在 APEX 2019 身上,vivo 巧妙的利用「水滴」形態,為我們展現了 APEX 2019 極具視覺衝擊力的設計。這使得它看起來猶如「水滴」一樣,尤其是仔細端詳過後,拿起它並透過光線一睹其背面時,那一瞬間真的相當奇妙。
「穿透了光線的 APEX 2019 散發出光芒,機身的線條清晰可見。將它握在手上時,更能透過玻璃看到自己的手心。」
vivo 將 APEX 2019 這套設計定義為 Super Unibody 形態,它有兩大特色,視覺上極致簡約,體驗上具備更強的防水防塵效能,並且它還實現了極具開創性的創新:開孔更少。
二、消失的開孔和按鍵。
在今年的 APEX 2019 上,我們看到了 vivo 以更加激進的姿態向世人展現他們的技術實力,其中「無開孔」的設計就是最典型的體現,這意味著它真正打破了智慧手機存在了許多年的條條框框。
1、再見,物理 SIM 卡插槽
當我們拿到一部手機時,通常是插入 SIM 卡使用,而在 APEX 2019 身上我們已經找不到物理 SIM 卡槽的存在,它被 eSIM 取代了。
eSIM 距離我們並不遙遠,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已經在可穿戴裝置上試點運行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在國外,eSIM 甚至已經開始在智慧手機上普及。毫無疑問,物理 SIM 卡槽將會在不遠的未來徹底消失。
2、消失的電源鍵和音量鍵
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智慧手機的物理 Home 鍵已經全面且徹底的消失不見,而電源鍵和音量加減鍵仍存在於幾乎所有智慧手機當中,不過它們的命運早晚會和物理 Home 鍵一樣被抹去。
這不,APEX 2019 就為我們展現了智慧手機取消所有按鍵之後的未來形態,它採用了「雙感應隱藏按鍵」設計,將電源鍵、音量加減鍵改成電容按鍵,並且還加入了 2 個可判斷按壓力度的新按鍵。
為了讓使用者清楚的知道這些按鍵的位置,APEX 2019 的側面保留了按鍵的印記,就好像在藉此告訴使用者:它們曾經存在過這個世界。
無按鍵可以帶來的好處不少,它可以讓整機設計更加簡潔,同時還能提升防水防塵效果,並減少機械按鍵的壽命問題。不過這項技術的難點也有不少,其中一項是必須模擬出真實的觸覺反饋,讓使用者感知得到並形成一種「真的按下去」的錯覺,為了達成這一點,APEX 2019 配備了足夠強勁的線性馬達,讓使用者在觸碰到「按鍵」的瞬間便知道這就是對的位置。
更強勁的線性馬達將帶來大幅提升使用者體驗的觸覺反饋,這意味著我們執行每一項介面互動時、鍵盤的輸入時、甚至是玩遊戲,都能獲得更加接近真實的觸覺反饋。
3、無需插拔的充電介面
沒有按鍵,沒有開孔,自然也就沒有充電的介面。那麼 APEX 2019 該如何解決充電的問題呢?採用 Qi 協議的無線充電自然不太現實,畢竟無法邊充電邊使用。
為此,vivo 採用了一套改進過後的磁吸力方案,並首次實現平面對平面的精準定位,做到了無凹陷,無凸起,我們只需將充電線靠近觸點,便會自動吸附並開始充電,整個過程完全無需插拔。
4、無孔發聲設計
在我們的手機上,除了上面提到的三大「孔」之外,還有揚聲器和聽筒的開孔。這兩年隨著全面屏的誕生,智慧手機的聽筒和揚聲器一直在持續進化著,無論是開孔大小還是音質表現,或許在不遠的未來,我們便能夠看到它們邁向真正成熟的形態。
今天,我們提前看到了這一形態的到來:APEX 2019 實現了零孔揚聲器和零孔聽筒設計。
去年亮相的 APEX 2018 通過螢幕發聲技術,解決了聽筒的開孔問題。而今年的 APEX 2019 則在此基礎上帶來了零孔揚聲器,它的技術原理是利用震動傳遞聲音,並且還實現了大音量,並通過優化單元擺放位置、後蓋形狀、阻尼材料等實現了更好的音質效果。
三、指紋識別,從半屏到全屏。
就目前而言,螢幕指紋技術的突破點在於識別面積和靈敏度,其中後者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改進,基本可以做到媲美物理指紋識別的速度,而識別面積仍然還是目前行業正在努力的方向。
眾所周知,vivo 作為螢幕指紋技術的主要推動者,他們早在 APEX 2018 時就展示過半屏指紋技術,而這次在 APEX 2019 上則更加激進,整個螢幕都配備了指紋感測器,最終帶來了全螢幕指紋技術。
整個螢幕都能解鎖,這聽起來可以說是非常酷了,值得一提的是,全螢幕指紋技術還帶來了這些體驗上的改進:
- 加入「指尖點亮」機制,當手指距離螢幕大約 1.5 至 2 釐米時,附近的螢幕畫素便會自動點亮,作為光源獲得清晰的指紋影象。
- 單指和雙指均可在螢幕任意位置錄入或解鎖。
- 熄屏狀態下點亮屏幕後,即可用手指按壓鎖屏介面上顯示的 app,實現解鎖螢幕的同時啟動 app。
5G 時代,來了。
2018 年,我們看到了不少 5G 網路的最新進展:
第一個使用 5G 撥出的電話
第一條使用 5G 發出的微博
第一例使用 5G 進行的手術
與此同時,我們還看到了不少智慧手機已經支援 5G 網路,不過這些產品幾乎都是演示機,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內部調整,並非針對 5G 網路進行全新設計。
此話怎講?這裡我們拿驍龍 855 移動平臺跟大家舉例說明。
「雖然驍龍 855 支援 5G 網路,但它內建的是驍龍 X24 LTE 調變解調器,若要實現對 5G 網路的支援,必須通過外掛驍龍 X50 調變解調器才能實現,這意味著手機的功耗更大,對散熱要求更高,同時 5G 模組還佔用了更多內部空間。」
毫無疑問,這將迫使各大品牌不得不重新思考智慧手機的內部空間設計,假如他們想要推出 5G 手機的話。
APEX 2019 恰好就是一部 5G 手機,並且它可是有備而來的,因為 vivo 為它帶來了兩大全新設計:「3D 複式堆疊方案」和「液冷均熱技術」
我們先來簡單瞭解一下「3D 複式堆疊方案」。相比傳統方案在機身內部只能實現平面的單層堆疊,vivo 打破原有僅在 X、Y 向堆疊的思維定式,通過金屬架空、封裝 IC 等方式,充分利用機身 Z 向內部空間,從而增加了 20% 的 PCBA 可用面積。
接著再來看看「液冷均熱技術」。這次 APEX 2019 在高導鋁合金支架、多層石墨散熱片基礎上,引入了大尺寸液冷均熱板,這是目前手機業界最大尺寸的液冷均熱板,導熱係數可達萬級以上。
一個是主機板的堆疊設計,一個是散熱結構的設計,這些看起來很厲害的技術,實際上也間接說明了 APEX 2019 所面臨的挑戰有多麼困難。畢竟,這可是一款採用了 Super Unibody 設計,並去除了機身所有開孔的 5G 手機,加上它還是玻璃材質,想要徹底解決散熱問題,無論怎麼看都是充滿困難。
令人欽佩的是,vivo 最終真的做到了。
五、vivo 和它的 APEX 未來手機。
自全面屏誕生以來,各大手機廠商在這方面的設計創新就沒有停歇過,滑蓋的、雙屏的、升降的,看得消費者們大呼過癮。
說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重新提起去年在 MWC 2018 展會上驚豔亮相的 APEX 2018,它憑藉升降式攝像頭的設計為我們展現了真正接近全面的全面屏方案,而就在人們認為它不會被實現的時候,vivo 宣佈了 APEX 的量產機型 NEX,它的誕生直接改變了人們過去對 vivo 一貫的認知,毫無疑問,NEX 所承載的意義不僅是產品層面,更有彰顯品牌技術實力,提升品牌定位的特別意義。
在 NEX 上市半年過後,我們又迎來了 NEX 雙屏版,它不再採用升降式攝像頭,而是在背面加多了一塊螢幕,滿足使用者需要使用前置攝像頭的場景,同時藉助更加強勁的後置三攝像頭,使得自拍等方面的表現更加出色,並且背屏還能實現虛擬手機殼等趣味玩法。
從 NEX 到 NEX 雙屏版,我們不難看出 vivo 一直在想方設法解決前置攝像頭的問題。且不論方案的優劣,至少對於使用者而言前置攝像頭依然是量產機必不可少的存在。
有趣的是,前置攝像頭卻在 APEX 2019 身上消失不見了,對此我們向 vivo 官方提問,得到的回覆是他們已經有了更好的前置攝像頭方案,預計將在今年對外公開。
看來 vivo 這次在 APEX 2019 上還留了一手,今年有好戲上演了。
不過即便如此,APEX 2019 的誕生依然對行業意義深遠,影響重大。正所謂萬事開頭難,vivo 能夠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自然是和品牌發展多年以來的技術儲備,以及背後強大的供應鏈息息相關。
就拿 APEX 2019 猶如「水滴」般的「Super Unibody」工藝舉例,vivo 告訴我們,這次選定的非連續曲面,不等厚玻璃的外觀形態迄今未在手機領域實現,這意味著它沒有現成的工藝可供利用,整個過程充滿挑戰,原因是傳統熱彎成型工藝無法滿足要求。最終,vivo 選擇了熱彎成型配合 CNC 精雕的複雜工藝,從而造就了今天我們親眼見到的 APEX 2019。
可以這麼說,這是屬於 vivo 與整個供應鏈體系共同努力之下的成功,假如背後沒有如此強大的供應鏈支撐,vivo 設計師的想法或許要留到多年之後才能成功實現。
2019 年初,手機行業的各大選手們開始秀起了「肌肉」,在如此瞬息萬變的大環境,原地踏步就是退步,註定會被市場拋棄,尤其是中國市場已經完全變成了頂尖高手之間的較量,而分出勝負的關鍵祕訣卻始終不變,畢竟優秀的產品會自己說話,認真的品牌會得到市場的認可。
vivo 在過去一年裡憑藉全新的 NEX 系列打動了更多潛在的消費者,而這次 APEX 2019 的到來則看得出他們給今年的自己定了一個極高的起點。與此同時,vivo 還在 APEX 2019 正式釋出之前宣佈啟用全新的品牌視覺形象。
從產品升級到品牌升級,過去一年裡各大手機廠商都在經歷同樣的過程,唯有如此,中國手機廠商才能更好的站在世界的舞臺。
我們很好奇,也很期待 vivo 會如何實現 APEX 2019 的量產。
最後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最想看到 APEX 2019 的哪些功能在量產版中實現呢?
本文拍攝的 vivo APEX 2019 為早期工程機,與最終公開版不同部分照片由@羅萊爾特 拍攝
:copyright: DGtle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