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pp或是個偽需求,其面臨諸多問題將左右公鏈的存亡
“區塊鏈涼不了,但是DApp可能會涼”。
“啊? 真的假的?那豈不是這麼多平臺型公鏈也要涼涼?”
“額,你這麼一說,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01
DApp豐滿的願景與慘淡的日活
隨著 EOS 上排名第一位的 DApp日活從5位數跌倒4位數,ETH上排名第一位的DApp日活從4位數跌倒3位數,DApp進入了一個比區塊鏈更嚴寒的冬天。
▲ETH上的DApp日活,來源dappradar
更嚴重的是,在這所謂4位數或是3位數的日活裡,還有相當大的比例是羊毛黨。如果除去這些“動機不純”的使用者,單純只因為DApp好玩或是好用而留存的使用者,DApp的日活也許會低到兩位數。
那麼有沒有可能,目前市面上的99%的DApp都是偽需求呢?
也許不少讀者對此表示質疑,甚至嗤之以鼻。且看下文分析。
白話區塊鏈在半年前發過一篇文章 《V神預言將成現實,應用類區塊鏈專案歸零潮即將到來》 ,拿打車鏈為例,唱空過應用類專案。每每新的公鏈出來,都會直指當前的行業痛點,再宣稱自己高明且巧妙的解決方案,然後配合社群的營運,一時間圈內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後來的情況,大家也都看到了, 很多鏈一出生便是“鏈生”巔峰,往後餘生,毫無存在感。
再看看當前的DApp,和當時公鏈情形如出一轍。
讓我們來做一個場景假設:一個新的DApp號稱要做去中心化的微博或者抖音。
它的白皮書主要內容無外乎是這樣的:
2、去中心化的我就是來這些點的:不需要平臺,沒有抽成;更沒有內容審查和封號。 3、通證經濟,作者和使用者的行為都將得到相應的激勵。 ……願景十分美好,這很“區塊鏈”是不是?但這些願景經得起推敲嗎?
02 經不起推敲的美好幻想?
那麼接下來看看這樣一個內容類的 DApp ,會面臨哪些問題?
問題一:通證的價值體現在哪裡,是否真的需要通證?
區塊鏈通證,一般都被認為有以下應用場景:
2、點贊打賞 3、經濟激勵
目前內容類的DApp並不少見,但似乎並沒有看到某個通證在治理一事上發揮很大作用。
點贊和打賞,對於一個DApp而言,完全可以用自己所在公鏈的基礎代幣來現實,就此而言,完全沒有必要單獨發行一個通證來完成。這點上也許應該考慮奧卡姆剃刀原理: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經濟激勵?想想 FCoin 和Steemit,無論是 ”交易挖礦” 得到FT的礦工,還是Steemit上發表文章得到STEEM打賞的作者。我們會發現,他們絕大多數,都會把用得到Token獎勵換成法幣或是主流幣。這樣看來:這種激勵在一開始就是不可持續的,而且這也是被使用者認定的共識,所以才會有大家不約而同的急於兌換穩定幣或主流幣的行為。
問題二:怎樣的通證才真的具備價值?
這一點很重要,只有想明白了這一點,才知道下面問題的癥結所在。
先來看一下目前現實世界裡有價值的一些中心化的“幣”。
:可以買騰訊賬號內的各種會員和服務,而購買Q幣,需要法幣。
2、得到貝:白話區塊鏈不少讀者是得到的使用者,對得到貝並不陌生,拿法幣買了得到貝,才能夠訂購專欄,聽心儀老師的課。
3、交易平臺的平臺幣:如BNB等,除了可以減免手續費之外,交易平臺還會拿出自己的營業利潤進行回購,或是分紅。
要麼有你得買幣才能享受系統內的服務,比如成為聽付費歌曲、看付費文章或電影。要麼通過通過其他形式為其注入價值,比如分紅、回購。
我們再來看看當前號稱排名第一的內容公鏈Steem,雖然它是條鏈不是DApp,但所面臨的問題與DApp的問題並無二致。
如果問STEEM能幹嘛?Steemit系統裡有三種代幣:
STEEM:常規流通的代幣 。 STEEM Powe:鎖倉STEEM得到的股份。 STEEM Dollar:STEEM的債券,還有錨定美元的功能。
然而三種代幣對整個Steemit系統最核心的作用居然是點贊,或者說是投票。
Steemit的邏輯是通過點贊,篩選出最有價值的文章,同時讓作者獲益,STEEM越多,點讚的權重越高。
想法的確很好,然而目前的現實卻是:
2、靠大眾投票是選出的內容多數時候都過於庸俗;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點贊不是剛需。不點贊能阻止我看文章嗎?不能!不點贊能否阻止我寫文章嗎?不能!於是乎,整個經濟模型裡缺乏了最為重要的一環,使用者為Steemit注入價值。該如何注入呢?
從上面的分析可見,STEEM本質來講就是一個“內部死迴圈,完全無剛需”的幣種,因為作為內容社群,最簡單的引入外部世界真金白銀注入的方式有兩種:
2、付費閱讀,真正的好的,有價值的文章,需要花費一定數量的STEEM才能閱讀,這樣讀者為了閱讀就不得不購買STEEM,這種模式,有點像是得到的付費閱讀。
很遺憾,Steemit既沒有廣告位,也沒有付費閱讀, 兩條為STEEM注入價值的主要渠道都是缺位的。退一步講,現在為Steemit開放這兩條價值注入渠道:既有廣告位,也有付費閱讀,是不是問題就解決了呢? 然而並沒有!
問題三:廣告商和優質的內容創作者,憑什麼來你這?
去中心化的DApp內容平臺,和中心化的內容平臺如微博或抖音相比,其除了抗審查和不可篡改之外,幾乎在所有其他項上都被中心化內容平臺秒殺,而且 這種落後會呈現一個死亡螺旋的狀態,一路向下。 去中心化的DApp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1、成本和效率問題。V神曾經自己說過,亞馬遜EC2(具有彈性計算的雲服務)中等規模計算成本是每小時0.04美元,而在以太坊上執行相同任務的成本約為每200毫秒13.4美元,這比亞馬遜的價格貴140萬倍。
即便將來區塊鏈擴容問題得到解決, 其成本和效率同樣無法與中心化內容平臺相提並論。
2、使用門檻問題。現在的區塊鏈使用門檻有多高無需解釋,因為使用門檻高,很多使用者擋在門外。理論上DApp可以不斷優化,但是最好的情況,可能也就是和中心化的App在同一水平,到這一步DApp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僅是DApp要升級,還有使用者教育等問題。
3、體驗與版本更新問題。這個問題更為致命。中心化App,原本體驗就很好。因為是中心化的,遇見問題或是好建議,能快速進行版本升級和迭代。
如果某個DApp為了突出區塊鏈的特點,像公鏈一樣引入的鏈上治理,那麼問題就來了,當一個DApp真正開始使用者參與治理之後,若是對一個核心功能產生了分歧,有些使用者或是社群成員想要留下,另一些建議刪除,是不是要搞個投票,半數通過了這個功能才能改動?即便通過了,每次版本更新難不成都要來一輪投票?DApp更新一個版本的時間,對於中心化的App來說,早就完成了多個版本的迭代了,於是兩者的體驗差距越拉越大。
4、使用者數量問題。這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因為前面三個問題,DApp內容應用憑什麼能吸引使用者?體驗不好,沒有刺激到使用者的剛性需求,就無法獲取使用者,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更不用說現在很成功中心化內容平臺搶奪使用者了。
使用者數量少,大V就更不會入駐,沒有大V入駐,自然就更難產生優質的內容,就更難吸引使用者,就更難獲得廣告主的青睞,內容付費及廣告收益這兩個為內容DApp注入價值的渠道,在目前看來都是“有渠無水”的情形。這又是一個“死亡螺旋”。
在這個“死亡螺旋”下,別說去中介化不抽成,就算平臺給予一定的補貼,對大V來說,其中心化的平臺上的投入產出比肯定也要比去中心化平臺高吧。在中心化平臺一個月掙10萬,平臺抽走3萬還有7萬,而在DApp平臺,一個月掙1000,即便不抽成,沒有手續費還是1000呀,所以, DApp的使用者收益不抽成的邏輯經不起推敲。
問題四:如果樹葉凋零,樹幹也將死亡
如果我們剛才推演的邏輯是正確的話,目前市面上的絕大多數的底層公鏈的都將面臨死亡威脅。TPS再高,破除不可能三角的設計再巧妙,如果 DApp不能找到合適的、有足夠剛需的場景,效能再好的公鏈都將無濟於事 。 因為大部分公鏈的發展是以DApp的繁榮作為假設和前提的,而這個假設和前提目前看來,對於很多公鏈而言也許一開始就錯了。這就好像,一顆樹的樹幹是健康的,樹葉也是繁茂的,但是長時間沒有陽光,這顆樹最終將走向死亡。
03 DApp出路在何方?
看到這裡,我們不禁要問, 難道DApp真的是一個偽需求嗎?
不一定,DApp出路也許在這幾個方向:
1、讓區塊鏈的DApp以外掛形式輔助中心化產品。比如,在 以太坊 或是其他的公鏈平臺上以API接入類似魔獸世界類網遊, 將道具和裝備上鍊 ,遊戲依舊中心化,而不是做一款“區塊鏈遊戲”。在遊戲的可玩性和體驗不打折的情況下,所有的道具資訊都上鍊,讓價值變得公開透明。
2、暗網模式,服務小眾。不是讓DApp去做暗網,而是像暗網學習,精準定位小眾人群,為他們提供特定的服務。比如內容平臺,不要想著做成去中心化微博去服務大眾,而是為一小部分解決剛需,比如搭建一個抗審查和完全言論自由的極客論壇。如果定位精準,其使用者也會是一個很可觀的量。
3、突出DApp的特點,提供差異化的服務。提供目前中心化體系完全做不到,或是邏輯上很難自證清白,需要信認的服務。比如Fomo3D、博彩類DApp,就是很好的嘗試。
04 結語
對於大眾來說,要使用一個產品,要麼它做到了之前產品做不到的事,要麼它讓之前在做的事變得更省錢,更方便,更高效。而現在的DApp都做到了什麼?(不僅是內容類的DApp,是幾乎所有DApp都有類似的問題)。
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然後 以極差的體驗玩一個毫無可玩性的DApp。這過程中也許因去中介化省去了抽成,獲得公開透明的信任 ,但 代價確實是體驗極差,價效比極低,以及黑客攻擊等風險。
總的來說,目前的DApp,在使用者體驗、使用門檻、更新迭代、使用者基礎上都無法與中心話的App相比,而DApp宣稱的能解決的無中介抽成、抗審查、公開透明等,在現階段來看,都經不起嚴謹的推敲。近期來看,DApp的出路可能會是, 以外掛的形式輔助中心化的DApp、精準定位小眾使用者、提供中心化機構難以做到的差異化服務。 當然 DApp是一個新生事物,未來也許有廣闊的應用場景和與之高度契合的商業模式,但目前來看,這還僅僅是一個期待。 各位老鐵,你覺得短期呢最具剛需的DApp在哪個領域?歡迎在留言區討論。
來源:白話區塊鏈
作者:五火球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