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制度及運作方式可能消失,大部分人可在家上班 | 互鏈時間膠囊
文丨賽迪區塊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劉曦子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互鏈脈搏按: 區塊鏈究竟會給世界帶來哪些變化?這是所有人都期待的答案。
在農曆新年即將到來之際,互鏈脈搏邀請區塊鏈的從業者、觀察者、研究者描述未來的區塊鏈世界,有點科幻。這樣,對於不太瞭解區塊鏈的人也可以很具象的知道區塊鏈能為我們帶來什麼。我們計劃將您的描述記入到區塊鏈上,形成“時間膠囊”,等待未來您的開啟與回顧。
這是“時間膠囊計劃”的第一篇文章,劉曦子給大家描繪了一個區塊鏈讓基於數字內容的產品和服務真正實現共享和共治的美好世界。
正文:
拿到時間膠囊計劃這個話題,感覺一時間很難猜想未來區塊鏈場景或者應用,儘管之前我會做區塊鏈這樣或那樣的預測或趨勢分析,但那多數基於當前的區塊鏈技術與應用現狀做一個延展性的分析而已,且延展分析的時間範圍不會超過2年。實際上,沒有人能說清楚未來會怎麼樣,我們必須承認人類認知能力的侷限性和技術創新的不可預測性和不確定性。

人無法成為先知,也沒有上帝視角。但是,人們總是喜歡用過去的事物來預測未知的東西。比如,人們通常拿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技術革命—網際網路革命來和區塊鏈相比。我們先看網際網路的邏輯。網際網路讓資訊突破“時空”的界限在數字空間自由流動,抹平了資訊溝壑,讓資訊隨手可得。與此同時,基於資訊生成、資訊流動、資訊交換、資訊搜尋的邏輯誕生了催生資訊化的商業活動,以及當今諸如阿里、騰訊、百度等網際網路巨頭。
實際上,阿里可以被認為是連線了人與物,或者說連線了人類的生產者和消費者,通過中心化信用,實現了資訊交換,降低商業活動供需資訊不對等;騰訊可以被認為是連線了人與人,降低了人與人之間資訊溝通效率和成本;百度可以被認為是連線了人與資訊,降低了人們獲取離散資訊的成本。
可以看到,降低資訊獲取、交換、流動以及辨別資訊真實成本成為網際網路時代主要的邏輯之一。通過降低成本,極大促進的人們的生產生活,改變人們生活方式。
很多人說,網際網路存在一個問題,就是資訊的真偽無法保證,而區塊鏈能夠保障資訊的真實可信的自由流動。因此,區塊鏈被更多認為是價值網際網路,實現價值確權,且能夠自由流動。
區塊鏈加速數字經濟到來。數字經濟時代,資料、資訊和知識是基本要素,資料包括簡單的數字、文字、影象等,是對客觀事物的數量、屬性、位置及其相互關係進行抽象表示;資訊是具有時效性的、有一定含義和邏輯的、經過加工處理的、對決策有價值的資料流。比如市場需求資訊;知識經過加工後的資料,是經過提煉、推理和解讀後形成的有規律和經驗的資訊,如電子書籍、軟體系統等。
在人類向數字世界遷徙的過程中,資料、資訊和知識共同組成了生產資料,成為數字經濟活動的“物質”基礎。數字經濟時代,人們的大部分生產生活活動將圍繞這些基本要素而執行。
網際網路使資訊在全球範圍內自由流動,區塊鏈技術構建了可信的環境,人們不需要再為資訊和知識的真實性和產權焦慮,使得資訊、知識等價值的生成、傳播、協作,以及產權歸屬得到完全的改變,讓人類基於數字、資訊和知識的產品和服務相關的大規模協作成為可能。
區塊鏈通過共識機制、激勵機制和密碼學技術,極大降低了資訊不真實帶來的資訊辨別成本,解決了經濟活動的可信任和組織激勵問題,有可能使人類大規模協作更加普遍和深入,甚至顛覆傳統的組織結構,實現陌生人之間、自由人之間的共同治理和協作。
未來,每個人既是數字內容的生產者,也是消費者,同時也是受益者。比如,某人在自己朋友圈發表一段有深度的分析,有趣的視訊,並宣告的版權,別人引用後獲得一定收益。
區塊鏈讓基於數字內容的產品和服務真正實現共享和共治。比如某一篇文章、某一份戰略研究報告、某一類軟體開發由全球範圍內部門感興趣的人員共同完成,並根據工作量進行量化,同時得到相應的報酬。那個時候,公司集中辦公的方式甚至公司制度可能會消失(公司存在於降低市場交易費用,區塊鏈驅動的數字經濟時代邊際成本趨近於零,可信環境實現零摩擦交易),人們也許不用去任何一家媒體公司、研究機構或者網際網路企業任職,不用去寫字樓上班,通過智慧合約等方式約定參與者的職責和義務,甚至通過強約束力進行約束,在家就能完成上述工作,完成任務後,即可投入下一專案中去。
如果因為個人原因,完不成任務,可能個人信用受到影響,無法進行未來更多專案,甚至因為專案和合同或約定會被扣除個人抵押資產或入獄。
此外,價值流動會跨越國界,使得價值跨國流動相對容易。區塊鏈網路中,可以一鍵購買其他國家地區的資產,比如房產、汽車等等。購買後,資產的產權通過區塊鏈輕鬆轉移,並通過某種安全技術控制房屋鎖、控制汽車發動機等,保證資產的獨佔性等。未來,還可以方便的進行賣出給其他買家。
區塊鏈未來如何,只能做大體判斷,一切靠時間來驗證。
“時間膠囊”計劃啟動中,歡迎大家投稿:
徵稿要求:
1. 題材不限,可以描述一個場景,也可以是一個推導的論文
2. 未來時間節點不限,可以是紀元式的,也可以具體到未來某個時點
3. 長短不限,可以是幾句話,也可以是長文
4. 表現形式不限,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一幅手繪畫
5. 生產方式不限,可以是您親自動筆,也可以您說我們記錄
6. 生產時間:2019年1月11日起,長期接受投稿
7. 發表時間:1月28日起開始發表
綜合各位描述的場景,我們會邀請讀者參與,猜測達成時間,成為讀者的時間膠囊,等待未來開啟。
投稿地址:
投稿標註【時間膠囊投稿】